【经济逻辑】:解读当前经济现象,剖析背后经济本源,寻找宏观与微观的必然逻辑,只做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的深度阅读,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宏观研究,产业链调研,产业链基本面深度研投,致力于大商品衍生品领域内最具价值自媒体研投平台
本文来源徽商期货研究所,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经济逻辑公众号。
11月20-23日我们进行了华北玉米及淀粉市场考察,重点关注当前玉米市场供需及淀粉生产及消费状况,为研判年底阶段行情发展提供依据。每日考察纪要如下:
20日上午,考察队一行到访邹平A企业。
玉米原料库存方面,目前处于低位,只有5-7天的粮食。
往年正常是两周左右。原本认为8-9月玉米是一个相对高点,10月份会有回调,但现实却让企业措手不及,看似回调,但实际上是大家把采购标准降低了,变相涨价。导致各个企业都没有粮食,河北也来山东抢粮,加之国储10月底停拍,导致山东地区严重缺粮。
质量方面,今年山东玉米质量比去年要好,但低于往年平均水平,
当天收购价1.04元(水分18),山东的农户没有大面积的土地,
今年普遍有惜售情绪
。究其原因,负责人说“现在农户种玉米没有看成本的,都是看市场”,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都准备等到12月或者明年6月再卖粮。
单产方面,实际上今年的亩产没有去年高,主要原因是土地流转后,人均耕地面积增加导致的,好一点的在800斤左右,差的只有400斤左右。
原材料方面,山东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使用本地玉米为主,很少使用东北玉米。因为东北玉米是烘干塔烘干,这样生产的玉米淀粉要比自然晾晒的出粉低1-2个百分点。进口方面,配额玉米来自乌克兰,大约15万吨,均属于来料加工,加工产品全部出口。乌克兰的玉米也是烘干塔的玉米,目前单价近0.9元,质量不如山东。
运费方面,东北的粮食运到山东的运费在每吨200元左右,但是目前好的玉米库点基本上没货,目前实际运费是在400元/吨。山东当地的玉米价格,比鲅鱼圈港的玉米每吨高200元左右,而目前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在1.1元每吨。企业介绍:现在一天能收两万吨左右,少于8000吨就开始要收东北粮了。
深加工扩张方面,国家为了扶持东北经济,深加工产能扩张主要在东北地区,山东地区今年深加工产能扩张不多,可能是审批严格的原因。下游需求不太好,上游开工率只有60%左右,拍卖对华北价格不划算。
目前,东北的淀粉价格在2500元每吨,山东必须在2700元每吨。而葡萄糖的成本方面,企业介绍:“必须在2700元每吨的基础上,再加上500-600元每吨,也就是3300左右,这是保本的价格。” 另外,淀粉和玉米的差价在500比较合理,东北现在在750左右。
下午到访滨州B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山东现货市场的玉米行情受到明显的惜售心理影响,市场不缺玉米,但是老百姓惜售心理严重。
目前企业加工的玉米,主要来源是东北的拍卖粮。
而东北的新粮,受到老百姓惜售心理影响,目前粮食过不来。
往年收东北玉米,价差在400-600,
目前都是一个价,收粮紧张。
厂方认为下游不缺玉米,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玉米本身是供需平衡,同时国家还有一部分库存。
目前收购玉米价格的变动比较频繁,今天14个水的价格是0.992元,该企业收购的价格相比较其他企业要低2-3分钱,一方面是因为运距优势,另一方面是企业是会在24小时之内结款。目前该企业玉米的库存容量够用7-10天。东北粮的运费到这边大概在300元每吨,基本是汽运。
目前的玉米淀粉销售属于旺季前夕,春运汽运很紧张,下游会在过年前11底到12月份集中采购备货,当日企业的库存仅有2000吨,相比较正常的产量将近2000吨每天,目前属于没有库存。近期经销商也没有淀粉库存,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玉米淀粉的需求旺季提前了,木薯淀粉的进口减少是玉米淀粉需求增加的原因之一
”。
当日玉米淀粉的出厂价2650元。加工成本在500元左右,主要包含电费和电厂的热蒸汽。该企业生产的淀粉主要是销往江浙沪,福建两广地区不多。去年玉米淀粉出现了一波短时间内的快速拉升,当时主要是因为环保的因素。
环保的“一刀切”政策,导致企业处于敏感的位置,热电被限制了,所以造成了去年的缺货。当时企业因为环保因素,导致限产20多天。
时至今年,环保对产能的影响不明显了,
“该上的设备也上了,上面也不会对我们进行一刀切了,企业明显感觉会舒服很多”。
未来玉米淀粉新增产能方面,负责人认为:“新增产能还是会有,但是配套热电很难批下来,未来新增产能会不会增加,还是要看配套热电这一块。目前热电的审批可能需要国家级批准”。
欢迎商品,债券,宏观,投资总监,研究员,分析师,大宗商品各产业链研究员入群(汇聚全国3000名公募,私募基金经理,3000名产业链高级研究员,1000名宏观研究员,10000名大宗商品现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