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了很久之后,在2019年、2020年,阳萌从华为的案例中得到一些启发:我们不能改变这个行业的特性,但是旧的品类在代谢掉的过程中,残存的概念留下的养分往往能滋长出新的品类。
众所周知,安克创新以充电类产品起家,之后横向延伸至充电类、智能创新类、智能影音类三大产品线,形成产品和品牌矩阵。这个过程确实代表了新旧品类的代替更迭。
直到近日,“安克创新加速布局储能与机器人业务”的消息再次让行业预测其能否在新品类势如破竹。此外,“追觅科技进军大家电领域”也被称道,其最新研发的空调、冰箱、洗衣机/干衣机、洗碗等高端家电品类已经在AWE2025上亮相。
难道“搞副业”正在成为跨境电商品牌的新风向?会有更多品牌印证阳萌所说的“代谢”与“滋长”吗?
【学习大卖运营思路,与各路大卖面对面交流,
点击报名2025出海日韩卖家峰会·宁波站,亚马逊、Coupang、日本乐天、SHEIN四大官方亲临现场
,结识精英同行。】
“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的含金量一直在上升。
如果说“在垂直领域深耕”还是过去几年多数跨境电商品牌的基调,发展到现在,只靠单一品类反倒很容易被后浪拍在沙滩上,市场饱和、技术红利逐渐消退、供应链优势趋于同质化也在迫使企业寻找新的增长曲线,这时,品类扩展几乎成为必选项。
而且一旦把目光盯上跨品类竞争,踏入正确的赛道,有能力者很快就能做得风生水起。
像安克创新一直以来以充电类产品见长,但是其2024年半年报显示,智能创新类产品实现营收23.60亿元,营收同比增长35.33%,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4.46%,智能影音类产品实现收入 23.09 亿元,营业同比增长 30.84%,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3.93%。
这组数据很耐人寻味,智能创新类和智能影音类这两条产品线的营收近乎占总营收的一半,逼近充电类产品,或许当充电宝、耳机、安防、家庭影音等产品形成生态闭环时,消费电子领域的边界开始逐渐消融。
3月19日,安克创新发布公告称,确立“践行长期主义,做大做强主业”为主的多项重要举措,主业是什么自然不必多说,公告第一条最醒目的却是“加速布局储能与机器人业务”。
安克创新于2023年推出家庭能源子品牌Anker SOLIX,其在公告上透露,2024年,Anker SOLIX品牌业务全年营收规模预计有望突破30亿元大关,这比不少跨境电商公司的全年GMV都要高!更值得一提的是,Anker SOLIX取得该成绩的背景是在全球储能市场产能过剩的当下。
相比储能业务,安克创新的“机器人战略规划”再次暴露了跨品类的野心。安克创新称,计划通过“二维感知、三维移动、三维交互”三步走的规划,从智能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起步,向未来家庭智能服务机器人形态发展,一步步搭建场景化产品矩阵。
要“践行长期主义,做大做强主业”,安克创新却强调了“副业”的发展规划,看似矛盾的策略其实已经被不少企业通用,也就是主业在大后方做好现金流供应,再用副业的增长赋能产品开发。
安克创新要从智能扫地机器人起步,已经在扫地机市场站稳脚跟的追觅科技转头宣布要造冰箱、空调、洗衣机,石头科技也一样,2024年在扫地机器人全球市场斩获全球销量销额双第一后,转眼就在AWE2025上推出万元以下双绿标洗烘套装。
所以在诸多扫地机品牌中,要做大家电的不仅是追觅科技,石头科技在2023年就推出了首款分子筛洗烘一体机H1系列产品。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曾表示,石头科技已经到了从追求高利润率转向追求高营业收入增长的契机,而洗衣机品类的崛起无疑为这一战略转型提供了强劲动力。
尽管没有具体的销量数据,不过石头科技透露,截至2024年上半年,洗衣机产品已成为其重点关注的新增长引擎。
对比追觅科技和石头科技进军大家电领域的特点,前者的产品线更丰富,推出了从客厅、厨房到全屋覆盖的全场景智能解决方案,后者入局时间早,且仅在洗烘品类展开竞争。
再看华为、小米这些科技巨头,手机卖成销冠只是基本操作,还要拿下汽车、PC、平板、智能手表、穿戴设备甚至是家居用品,硬生生从“跨品类”做到“全品类”。
在垂直领域深耕是某些品牌的核心策略,但是有的品牌并不满足现状,可能是因为在一个舒适圈待久了,单一品类其实会限制发展。这时要比拼的就是跨界竞争的能力,毕竟主业的红海卷成一团时,副业的蓝海可能还藏着金矿。
蓝海固然很香,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品类扩张绝非盲目,多数案例表明,成功者往往遵循“技术同源、渠道同构、用户同频”的铁律。
安克创新把副业重压在储能和机器人赛道,是基于其在电源管理和智能硬件领域的多年沉淀。而且安克创新说得很清楚,在机器人战略规划中,第一阶段以扫地机器人和割草机器人为主,主要是因为这类机器人技术相对成熟,市场接受度高,能够为其快速积累经验和现金流。
搞副业最怕的就是飘。像安克创新先拿技术成熟的品类试水,用现有团队快速变现,等现金流稳了,再招兵买马搞机器狗、机器人这些黑科技,一路攒够经验值。
技术也是壁垒。3月25日,安克创新拿下一项名为“清洁机器人”的专利授权,引起业内关注。拿下这一专利,意味着安克创新已经为机器人战略第一阶段形成了一定的技术背书,并与现有的产品线形成协同效应。
石头科技在2023年,以洗烘一体机H1产品切入洗衣机赛道,背后隐藏的是从研发到上市的3年时间。石头科技洗衣机BU全球营销总监罗晗称,先有“分子筛”技术,才有了洗烘一体机产品。
什么是“分子筛”?石头科技洗衣机BU资深工程师林成虎表示,“分子筛”技术是目前唯一有可能实现100%除湿的技术,且可以在较低温环境中工作。石头科技虽然没有想过将“分子筛”技术应用在扫地机上,却发现将其用在洗衣机上最契合需求,由此迸发了行业第三种烘干技术——分子筛低温烘干,这也是石头科技的炫技之作。
而追觅科技从大家电领域切入全屋智能,要面临的是来自小米、华为、海尔、美的等成熟品牌的竞争,尤其是在这个高度集中的赛道里,新品牌还要直面制造本身、渠道、服务、用户等挑战。
事实上,当更多品牌跨界到智能家居赛道,用户也在经历价值重构,而品牌从单屋智能跃迁到全屋智能,掌握更多的场景入口,大概也在暗示谁就拥有定义行业标准的主动权,就像“好空调,格力造”、“买变频,选美的”这样的广告词一样深入人心。
就路径来说,石头科技在洗烘赛道的“单点突破”其实是在细分领域建立绝对优势后再图扩张的打法,而追觅科技的“场景覆盖”则是通过高压投入快速构建生态壁垒,这更适合资本雄厚的挑战者。
“渠道同构、用户同频”或许可以减轻品牌切入新赛道的不适。
安克创新在海外市场覆盖的14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线上线下渠道布局,可以让其储能产品和未来的机器人产品一经上线就被用户看到。石头科技也可以让洗衣机搭着扫地机的顺风车进入其布局的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波操作就像在火锅店里卖甜品,反正人流量是现成的,多摆个冰柜就能多赚一份钱,不卖白不卖。
总的来说,头部品牌卖家无一不是在某个品类上做到极致,完成技术积累和品牌溢价能力建设后,才闯入跨品类这个方向,也是因为规模扩张比守着利润更能构建护城河。
只不过在AI浪潮下,跨品类的大致方向已经变成从“工具”向“智能终端”转变、从垂直领域向全场景转变,反正大家不再坚持一条路走到底。
品牌风风火火搞副业,高管往往能在公司跨品类竞争时获得经验和洞察,公司的战略调整也在影响高管的职业选择。
在近几年的AI革命下,一批曾带领安克创新、追觅科技走向全球的操盘手们选择离职创业,不约而同选择了技术含量更高的赛道,引起关注。
像安克创新前高管张克一创立的
LynxAI
刚拿下数百万天使轮融资,原小米汽车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负责人刘方创立
阿米奥机器人
,安克创新前不久还领投了阿米奥机器人。
更戏剧性的是追觅高管们的集体出走:前人形机器人业务负责人喻超创立
鹿明机器人
,
获得天使轮融资;前中国区执行总裁郭人杰创立
乐享科技,
拿下2亿元融资做AI+消费硬件;再往早期追溯一点,就是前常务副总裁王生乐离职,创立泳池机器人公司
星迈创新
。行业戏称追觅科技是中国机器人市场的“黄埔军校”。
这些现象级创业潮背后,藏着的是中国智造出海的下一波密码。
张克一的LynxAI通过自主研发的模型和框架,利用“AI产品经理”为跨境电商卖家提供从市场机会洞察、产品创新组合优化到市场操盘策略的全套解决方案。
一般来说,传统选品更依赖经验和数据,前者有一定的玄学存在,根据多数卖家反馈,后者尝尝导致决策之后。“AI产品经理”整合多维度数据后,是不是就可以将市面上的爆款逻辑从玄学变成可复制的算法?
尤其是在快时尚领域,将中国供应链柔性优势与AI预测集合,可能要推高“小单快反”模式的天花板。
安克创新投资的阿米奥机器人则放弃C端,规避家用机器人技术成熟度与市场教育成本的双重风险,专注于规模化商业场景中的机器人应用。
干脆点儿讲,就是聚焦工业制造、物流等B端场景,通过具身智能技术(结合AI与物理执行能力)开发适用于复杂环境的机器人,例如产线协作、仓储搬运等,更像是直接将AI产业化。
追觅系创业者集体押注机器人,则预知了他们对家庭场景机器人化的提前布局,比如从扫地机器人到泳池机器人,呈现出场景纵向延伸的特点。
头部企业高管离职潮反映了行业周期的转折点,即一旦消费电子进入存量竞争,人才有可能向更具技术壁垒的领域转移,他们大概也会将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产品定义能力+供应链管理+本地化运营”经验,注入到AI与机器人赛道。
在跨境电商行业初期野蛮生长阶段,大量卖家依靠粗放式铺货模式实现快速盈利。当行业步入精耕细作时期,精品模式一度被视为主流,直至当下头部品牌卖家掀起跨品类扩张浪潮。
这是不是意味着跨境电商的演进轨迹正在形成闭环?跨境电商会不会终将走向全品类覆盖的完整周期?在这个过程中,以及大卖高管离职创业潮中,人工智将掀起怎样的认知革命?时间将解答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