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达咨询
方达咨询系和君集团成员企业,长期专注于研究和服务城投行业,提供城投转型与国企改革一揽子咨询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ython爱好者社区  ·  爬虫行情变了,差别真的挺大。。。 ·  16 小时前  
Python中文社区  ·  三年稳赚40倍!用布林带挤压策略跑赢特斯拉 ·  昨天  
Python开发者  ·  上万点赞!使用 Cursor AI 编程的 ... ·  2 天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付费上班终于成为了现实。 ·  2 天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吴恩达,yyds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方达咨询

袁坤龙:当下城投应当“放弃幻想,拥抱转型”

方达咨询  · 公众号  ·  · 2024-12-19 17:38

正文

(点击获取服务清单)

导 读

2024年12月9-11日, 第三届全国城投高质量发展大会于南京召开 (点击查看详情)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中国证券业协会资信评级委员会秘书长袁坤龙 受邀参会并作 《从信用评级新逻辑角度,看城投转型与产业主体打造新思路》 主旨演讲。袁坤龙在分享中表示,当前监管部门对于城投的监管重点是 审视公司能否脱离政府开展市场化独立经营,是否具备真实的现金流和造血能力,这也是影响其通过信用评级的重要因素。 袁坤龙认为, 城投转型前后信用风险逻辑将发生变化, 过去信用评级机构主要关注区域财力和平台层级,而当前信用评级机构主要 关注当地产业及经济基础、城投自身的现金流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 三方面内容。

* 本文根据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中国证券业协会资信评级委员会秘书长袁坤龙在第三届全国城投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的主旨演讲整理而成。

详文如下:

城投转型的动因与现状

(一)城投为什么需要转型?

个人认为,总体而言,城投之所以要转型,是因为政策驱动与内生需求。

一方面是监管政策层层加码。 2014年“新预算法”、国务院“43号文”相继出台,确定了地方政府债务“开正门、堵偏门”的整改思路,提出剥离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2021年以来,城投进入严监管周期,政策频出,融资难度加大。

另一方面是自身发展瓶颈凸显。 在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大规模城镇化建设告一段落,基建需求大幅下滑,城投需要拓展新业务;长周期、低回报的公益性业务让城投公司自身盈利能力无法覆盖偿债本息,叠加近年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土地财政转弱,增强自身造血能力迫在眉睫。

从近年城投公司债券融资现状看,2020年以来,城投有息债务增速放缓;2023年四季度以来,城投融资监管持续收紧,净融资持续为负,发行用途以借新还旧为主,项目建设及对外投资新增债券批文的难度较大。

因此,当下对于城投公司而言,应当 “放弃幻想,拥抱转型”

(二)当前监管机构的监管导向

交易所对城投突破借新还旧的审核有五大关。 除了 “借新还旧名单”“隐债名单” 之外,还有 “335”的财务指标 ,另外还会关注 政府性应收款 ,以及 银行对于城投公司的认可度 等,第五关可能是 未被wind口径及第三方研究机构认定为城投公司 。可以说“闯关”的过程极为不易。

从大数据及已成功发行的案例分析来看,交易所监管的态度是 实质重于形式 的。具体而言, 一方面不支持突击收购资产,关注资产和主营业务是否协同, 如果资产和企业业务无关,有资产但是无运营将会着重审核; 另一方面对于优质城投公司,交易所不会死抠“335”指标, 如拱墅国控、菏泽城建、珠海联港等发行案例。

交易所希望城投能够实现“真转型”。 交易所理想中转型成功的城投画像,应该是通过真正有诚意的资源整合,明确业务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助力地方营商环境改善和产业结构转型,最终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所谓“真转型”,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的是 “公司能否脱离政府开展市场化独立经营,是否具备真实的现金流和造血能力”。

(三)当前城投转型现状

从平台转型的现状来看,退平台和整合都在提速,但进度及效果分化。自去年9月以来,有620余家企业宣布退平台;今年1-11月,有410家转型城投获得了突破“借新还旧”机会,大部分是在经济强省和发债大省。同时可以看到,12个重点省份当中仍有5家主体突破了新增,在这样一个高压的状态下突破新增,也证明了前面提到的“实质重于形式”的审核理念。从主体评级分布来看,7成以上为AA+平台,区域禀赋较好的地级市、区县级AA平台新增占到24%。 (推荐阅读: 城投公司评级优化“四步法”

城投转型案例及路径

(一)全面梳理,分类盘点进行资产盘活

城投转型首先要有市场化经营的理念,要问资产要收益,因此首先要对资产全面梳理以进行提质增效

一方面要自上而下,统筹推动。 以“砸锅卖铁”的某市为例,国有资产盘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市国资委牵头10个部门参与,打破了国有资产“不能动”、“不方便”的思维惯性。

另一方面要分类盘点,精准盘活。 先将资产分为优质资产、低效资产、无效资产三大类。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资产设计不同的资产盘活方式,分阶段逐步推进。具体而言:对于产业园、高速公路、仓储物流、保租房、新兴基础设施等优质资产,可通过公募REITs、持有型(类)REITs、资产证券化和PPP等市场化方式进行盘活,实现资本回流。对于交通综合枢纽、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污水处理厂下沉、地铁上盖物业、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等低效资产,通常会采用购置与改扩建、引进投资运营一体化招商、引入战略投资等方式,提升其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从而实现改善资产运营质量。针对无效资产,企业可通过央地合作、设置交易平台、签订战略协议等多种方式提升处置效率。比如重庆组建了央地合作共建资产盘活基金,通过撬动社会资本、境外资本和金融资源,形成600-800亿元的资产收购处置能力;又通过重庆联交所挂牌交易了大量闲置房产、闲置土地、废旧设备、股权资产,大幅提升资产变现能力。

(二)城投公司四大转型方向

在城投转型过程中,各地依托区域资源及业务经验和优势,已经做了很多探索。根据我们的研究,把城投转型总结为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综合性园区服务运营商、投资类平台(分为产业投资和金融控股两种方式)、产业经营类国企等四类方向。

首先是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 其业务领域通常包括水、电、热、气等公用事业,高速、铁路、港口、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以及城市管养、资源回收处理、公共停车、安保服务、物业管理等城市服务。

从监管和评级公司的角度看,向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这一方向转型门槛较低,现金流稳定,然而转型效果较分化。 所谓的效果分化是指做同样的事情,有些企业对政府的补贴依赖程度较高,但有些企业可以获得额外市场化收益。以温州公用为例,温州公用成立一体化统筹管理的公用事业经营平台,把全市、区县的水电热气统筹到温州公用来统一经营管理,同时通过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与义务,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了经营质效,并且能够确保企业运营保本微利。再以宜昌城发、无锡市梁溪城市运营公司为例,通过转型城市综合服务商,已经实现新增融资。

针对向这一方向转型的城投公司, 建议拓宽业务种类和辖区外服务范围,甚至将部分业务拓展至全国,提升盈利水平。

其次是综合性园区服务运营商。 综合性园区服务运营商在初期主要承担产业载体建设及运营,赚取租售收入,也会辅助提供水电热气等生产资源。而进阶版综合性园区服务商已经参与了一些股权投资,或者提供担保、委贷等金融服务,以及产业链上诸如检测、表面处理、供应链服务等为代表的配套服务,和园区企业深度绑定。

这一类企业的规模通常不会太大,收入也不会太高,盈利能力刚开始也没有那么强,因为产业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但是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市场化主体,因此跟政府信用比较容易切割,相对符合当下的政策导向。比如杭州市拱墅区国有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珠海金航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佛山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向园区服务运营商转型的企业全都实现了新增,而且从后三家企业的数据来看,主体评级不算高,资产规模也没有传统城投那么大的规模,但因为主营业务明确,现金流真实,因此不会影响它的认可度。

再次是向投资类平台转型。 包括金控类平台和产业投资平台两种。一是金控类平台,近年来,地方政府开始重视金融资源的作用,推动当地金融资源及股权整合,注入城投公司或形成类金控平台。金融资源取决于它的稀缺度,持牌金融自不用说,金融牌照资源弱的地区,可以整合商租、小贷、担保、保理等非持牌业务,组建类金控平台。金控类平台本身具有造血能力,因其服务于当地的中小微企业,在银行贷款、各类业务合作上可以获得支持,也可以通过信贷资产出表实现融资。部分类金控平台在评级上有一定优势。二是产业投资平台。产业投资平台包含直投和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商业模式主要是获取投资收益、基金管理费以及招商引资类服务费等。由于众所周知的产业投资的难度和风险,因此对产投平台的资金实力和投资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加之资金的退出受外部影响很大,因此从现状来看,在评级上反而比金控类平台略“吃亏”一点。

第四个转型方向是产业经营类国企。 该方向主要有三大转型路径,一是以传统城投业务为基础,开展自营性业务并向上下游拓展产业链,如建筑施工、地产开发业务等;二是依托地区资源禀赋拓展经营性业务,如旅游资源等;三是通过收并购方式参控股优质的产业类企业。相应地,信用评级机构关注点也不同,对于房地产、建工行业业务,重点关注回款情况;对于农文旅,因为有助于刺激消费,符合政策导向,较容易获得监管支持,评级机构也会考虑该类公司的特殊性,不过旅游资产的分化也很大;对于收并购上市公司,重点关注能否进行运营和实质性管理等。

城投公司收并购上市公司具有如下特征。一是高主体评级为主。入股上市公司的城投多位于地市、区县级,以高主体评级为主,AA+以上的城投占比超70%,其中AAA城投占比超过四成。城投控股上市公司,除了实现城投自身的报表改善和评级提升外,参考“茅台化债”模式,城投公司可以有效运用资本市场工具,通过股权转让、股票质押、股票分红等,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资源的化债价值。二是从行业分布看,城投持股上市公司的行业中,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类最多,另外就是跟当地的产业布局有关,围绕产业链进行并购。

简单分享两个向产业经营类国企转型的典型案例。首先是 南京江北新区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北科投”) 。江北科投(AA)成立于2012年,控股股东为南京扬子国资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截至2023年末,江北科投资产规模达175亿元,净资产62亿元,2023年收入3.64亿元。江北新区管委会将基因检测业务委托给江北科投,与此同时,依托江北新区内南京医药生物谷的生命健康产业以及南京市丰富的的科研院所、医疗、高校科研等需求支撑,江北科投的医学检测业务营收超过了70%,促使江北科投真正转型成为了产业类企业。另外是 河源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简称“河源国资”) (AA)成立于2000年12月,控股股东和实控人为河源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截至2023年6月末,河源国资公司总资产规模为70.38亿元,净资产规模为31.17亿元,2022年收入为0.73亿元。河源是粤西北地区一个不算发达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个亿,河源国资也不是当地的第一大平台,但是却获得了交易所的认可。河源国资的主要业务是围绕当地的一个农贸市场做建设、出租、配套服务,市场化的规模并不大,收入7000多万,但100%都是市场化的业务。

(三)城投转型需要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做好项目规划

城投转型的路是一步步实践出来的,转型的思路和经验也是在一个个项目上积累起来的。城投转型方向的选择需要紧盯国家政策导向,把握创新发展的项目机会,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首先是更容易找到具备资本实力、业务经验和专业团队的合作方;其次是项目符合政策导向,有助于获得政府的专项债、银行融资、本地金融资源及补贴类支持;再次是债券发行监管方面可能存在边际放松。

(四)城投转型过程中可能的项目机会

一是数字产业。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3.9万亿元,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达到42.8%;根据上海数交所数据,2023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约为1537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约2841亿元,2021-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46.5%,到2030年有望达到7159亿元。

城投公司参与数字产业的模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数字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超算中心施工,获得算力出租收入,一般都会获得专项债的支持。第二种是数据资产的入表,这种方式距离真正产生持续的现金流还任重道远,但一定是未来的方向,重点考虑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政务数据等类型。

二是康养产业。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21.1%,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目前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分别占比96%、3%、1%,市场化的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从项目机会与挑战来看,大部分养老基础设施由地方城投企业承建,切入难度不大,但养老市场的产品较多元,要做成有市场竞争力的“精品”还有一定挑战,建议企业加强与其他社会资本合作,自上而下整合各级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资源,打造“康养+”(文旅、教育、医疗、金融等)的复合型业务模式。

三是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部预计,未来5年到10年,农业农村投资需求近15万亿元。2023-2030年,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新建2亿亩、改造提升2.8亿亩,预计总投资为5,077.5亿,现代农业朝着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多业态农业经营模式方向发展。

建议发展乡村振兴产业,一方面以低效闲置建设用地的改扩建为主,避免过多资金沉淀,另一方面转变产业形态,跟教育、研学、旅游、康养等做深度结合,再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构建农业产业链的核心。

四是“三大工程”。 “三大工程”建设在2023年10月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作为城市更新的延伸发展,预计“三大工程”建设能够带动的新增投资在万亿元左右,将成为推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增长点。

存量的公益性资产如房产、广场、公园等可通过改建升级满足多样化“平急两用”需求,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都有较多机会,可获得开发贷、专项借款、债券等。

五是绿色低碳。 双碳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政策自上而下推动城投低碳转型,城投既需要承担相应社会责任,也可以借助政策拓展相关市场空间。绿色低碳类项目通常会与城投公司业务挂钩,比如公用事业、交通、三农、建工等方面,既可以盘活存量资产,还能通过发行绿债等方式拓宽融资,符合监管导向。

新能源是绿色低碳转型重要抓手,国家层面政策密集出台,各地政府指导政策及管理细则加速跟进。新能源赛道方面,当前国家比较鼓励的方向有智能化平台、储能、微电网等,这些通常需要找到有技术实力的企业来合作。目前各地做分布式光伏也比较多,重点关注区域产业结构、消纳能力及当地政府政策。

转型城投评级关注点

以往对于传统城投信用评级主要看区域财力和平台层级,也就是平台的重要性程度等两方面因素。现在转型后,我们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转型城投的评级主要关注 区域财力及产业基础、城投自身现金流情况以及政府支持力度 三方面因素。

在资产方面,不会过于看重资产规模,更强调资产质量与安全性。 当前地方政府能注入的产业类资产相对有限,从观察来看,企业的净资产规模多数在40亿以下,大多数较难突破70亿。我们也摒弃了一些传统思维,不会过多看重资产规模,而转变为主要看资产质量和安全性。 在收入情况方面,希望企业能实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经营性现金流为正。 在政府支持方面,特别关注政府对转型平台的定位是否明晰,以降低区域内主要平台的业务重叠度。

总结来说,传统平台公司的信用评级,一般都是通过注资做强资产规模,提升管理层级。 而当前形势下,结合平台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实际情况,信用评级机构更看重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和产投平台的业务竞争力,关注企业的资产质量、现金流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并依据这一逻辑与时俱进调整了评级方法和指标。这就是从信用评级角度看待城投转型及产业主体打造的看法。

路虽远,行则将至。从本人的观察来看,部分地区的平台转型已经走得非常靠前、深入,而影响转型的根本因素,除了经济基础和经营经验外,更重要的是理念、制度、雄心和行动力。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许启发。谢谢大家!

更多关于城投产业化转型、产业主体认定、产业评级打造欢迎联系13372000700

延伸了解

全国城投高质量发展大会 是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国城发会城市建设投融资研究专业委员会(全国城投公司协会)、中国城发会城市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发会区县城投联合发展工作委员会等单位的关心和指导下,由南京方达咨询等机构发起和组织。
大会发起的初衷是 “为城投高质量转型发展赋能” ,定位是打造成为高端性、价值性、服务性和有影响力的全国城投行业合作交流平台,聚焦于研讨城投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促进城投公司的交流、合作与共赢,助力城投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
大会每年举办一届,以下为往期精彩回顾👇🏻 👇🏻 👇🏻

往期新闻:掘金产业新时代 培育增长新动能 第三届全国城投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点击阅读原文)



往期新闻:积蓄新动能 奋进新征程 第二届全国城投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点击阅读原文)



往期新闻:守正创新 踔厉前行 首届全国城投高质量发展论坛圆满落幕 (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 方达咨询研究院根据袁坤龙在第三届全国城投大会主旨演讲整理

1.欢迎转载[方达咨询]原创文章。在任何平台转载、摘录、引用等需经授权并注明来源,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公众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等,我们保留依法追溯违规侵权的权利;

2.本号转载的文章来源于公开渠道或经授权许可,仅为分享观点、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方达咨询]观点。文中使用的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重磅推荐】

【好文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Python爱好者社区  ·  爬虫行情变了,差别真的挺大。。。
16 小时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付费上班终于成为了现实。
2 天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吴恩达,yyds
4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催眠不是控制术呢,它可以释放孩子的能量
7 年前
好奇小姐的好奇心  ·  挣40亿的办法我也有!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