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尔滨日报
洞知大事,趣味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尔滨日报  ·  中国队再获一铜 ·  2 天前  
哈尔滨日报  ·  【亚冬会保障进行时】7x24小时提供优质网络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哈尔滨日报

【亚冬会·城市】冰城这家巴基斯坦餐厅,亚冬会“圈粉”多国来宾

哈尔滨日报  · 公众号  · 黑龙江  · 2025-02-12 18:48

正文



“在哈尔滨参会期间,我们爱上了这家巴基斯坦餐厅,这里环境好、服务好,口味正宗,价格还实惠。”2月10日中午, 亚冬会巴林代表团的随行摄影记者FAREED ALAWADHI再次和同伴走进位于南岗区桥南小区的 “萨拉姆巴基斯坦餐厅”,他告诉记者,虽然才来哈尔滨几天,他却已经成了这里的常客, 作为老板“粉丝”,他还把餐厅推荐给了身边很多朋友。


走进 毗邻哈工大的汉广街副1号 半地下室,浓郁的巴基斯坦风情扑面而来,在“萨拉姆巴基斯坦餐厅”宽敞温馨的大厅里,飘着迷人的咖喱香气,墙壁上装饰着极具巴基斯坦特色的马赛克几何图案彩绘,菜单上的菜肴名称都蕴含着异域韵味, 很多食客在网上评价:“在此就餐,无需远行,便能在舌尖之上开启一段奇妙的跨国之旅”。

从巴基斯坦到哈尔滨

因留学爱上这座城


这间餐厅的老板兼总厨贾法尔・伊姆兰,是出生于1986年的巴基斯坦人。 为圆留学梦,他于2007年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习电气工程专业,4年毕业后他曾前往迪拜工作。然而, 在哈期间的学习生活岁月让他始终难以忘怀, “哈尔滨的大气、洋气,以及哈尔滨人的朴实热情,让我深深恋上了这座城市。 ”在离开两年后,伊姆兰于2013年又毅然返回哈尔滨,开启了他全新的人生篇章。

开办餐厅之前,伊姆兰一直在哈尔滨一家知名英语机构当英文老师,期间还幸运地邂逅了灵魂伴侣——同是“80后”的黑龙江姑娘关雅铭。 8年间,志同道合的二人不仅在哈尔滨安了家,还育有两儿一女,一家五口其乐融融的生活,成为身边人羡慕的样子。

开办一年跻身榜首

塑造独特异国美味



哈尔滨是座浪漫之城,有着多元的人文底色,美食文化也包罗万象,中西合璧、自成体系。 喜欢烹饪又喜欢美食的伊姆兰,多年来的愿望就是让第二故乡拥有正宗的巴基斯坦美食, “萨拉姆巴基斯坦餐厅”于2023年12月应运而生, “希望通过这家餐厅,让更多哈尔滨人了解巴基斯坦的美食和文化,结交更多喜欢美食的朋友。”伊姆兰说。

为让食客品尝到最为地道的巴基斯坦风味,伊姆兰特意聘请了来自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资深大厨,他亲自制定了所有菜品烹饪标准,对食材的新鲜度也有严苛的要求。为保证地道的食物口感,国内买不到的食材、香料及调味品都坚持从巴基斯坦购买…… “萨拉姆巴基斯坦餐厅” 浓郁的异国风味,吸引了包括哈工大留学生等在哈生活的中外食客关注,开业不久便顾客盈门, 经营一年内已经连续6个月荣登大众点评哈尔滨东南亚菜口味榜第一。

深受多国代表团喜爱

以美食为亚冬会助力



举世瞩目的第九届亚冬会让冰城哈尔滨再次沸腾,为做好迎接四海宾朋的准备,这个春节假期,“萨拉姆巴基斯坦餐厅” 不但一天没休,还比平常更晚打烊。大年初三亚冬会开幕前,伊姆兰夫妇就迎来第一波来自亚冬会卡塔尔代表团的客人, 从1月31日至今,伊姆兰的小店每天都会接待来自亚冬会的外国代表团相关人员, 平均每天都有三五十人到店用餐,同时还有10多份外送订单,有些客人都是一连多日光顾。

“这段时间虽然忙碌辛苦,但却感觉非常荣幸。 ”关雅铭告诉记者,亚冬会招募志愿者时,伊姆兰就特别想加入,因为他可以说五国语言, 而且在中国生活多年,特别希望通过自己的介绍,把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展现给外国客人。

从阿富汗的奥委会主席到阿拉伯的运动健儿,亚冬会期间,伊姆兰的餐厅已相继接待过卡塔尔、阿联酋、阿富汗、沙特、黎巴嫩、约旦、巴林、科威特以及巴基斯坦等多国代表团相关人员,约250平方米的小店每日座无虚席。 “能以提供美食服务的方式,为亚冬会作一些贡献,我们再累也开心。” 伊姆兰说,不仅要谢谢外国客人朋友们的认可和信任,还要感谢本地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工作人员每天主动上门服务,帮助把关食品安全,让他们可以放心经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