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七门
“东七门”由《奇葩说》制作团队米未传媒&wuli马东创立,落户朝阳公园东七门。这里有米未节目最新动态、新老奇葩个性展示,有奇葩的知识、走心的故事、营养的鸡汤,更有贱嘴小编们天天陪你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视觉志  ·  中国早餐第一大省:真香!但不养闲人 ·  昨天  
反向的猫  ·  去练一个会赚钱的脑子 ·  昨天  
反向的猫  ·  去练一个会赚钱的脑子 ·  昨天  
天玑-无极领域  ·  中远海控股价9块钱,某公司豪买4.7亿股的中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七门

差一点去卖煤的张泉灵:人生看风景是多么重要

东七门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4-02 22:30

正文


提起张泉灵,马上蹦入我们脑海的可能是“央视主持人”、“东方时空”、“央视记者”等等。

人们觉得她知性、智慧,但同时也会觉得她严肃、谨慎和传统。所以,当张泉灵来《奇葩说》第四季来当导师的时候,不少人表示困惑:她真的适合《奇葩说》吗?

但是,看到宣传片中化身何仙姑和马东东一起啃鸡数钱的她:

在董婧上场辩论时俏皮地一手拿着一支笔敲打另一手的掌心、开创“泉灵式”鼓掌的她:

被奇葩和导师逗的开怀大笑不顾形象的她:

满脸坚定、有条不紊地表达观点并迅速掌控全场的她:

大家的困惑也许就会有了答案:原来,从那样的画风走出来、进入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画风,真的完全没有不相容。

张泉灵是北京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记者、主持人,一干就是18年。

全国人民因为《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泉灵看两会》等一系列节目,渐渐地熟悉并喜欢上了她,张泉灵也成为了这个行业的佼佼者。

但是张泉灵其实不是新闻传播专业出身,甚至差一点跑去卖煤

1996年,张泉灵毕业于北大德国语言文学专业。

她完全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更不想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但又不知该何去何从。毕业分配的时候,她稀里糊涂被分到了神华集团——“一个卖煤的公司”。

神华集团成立于1995年10月,96年加入公司的张泉灵算得上是“元老”。如果在这家国有企业一直干下去,张泉灵很可能会随着这家公司之后的飞速发展、股份制改革,走上一条宽阔而平稳的人生道路。

回想起那个时候,她只有一句话:“我一点都不想去卖煤。”

在大三的时候,张泉灵为《中华文明之光》做嘉宾主持时有机会坐在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里,那一刻她就清楚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进入央视,但奈何却一直没有机会。

然而就在张泉灵在神华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适逢中央电视台的第一次社会招聘,她二话不说就去参加考试,最后成功进入了央视。不久后,央视开始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借着这股势头,张泉灵的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事实上,在这浪潮之上,张泉灵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是她独到的眼光和远见——她形容,自己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是谁和自己想要什么”

这种眼光和远见再次“显灵”是在2014年年末。在进入央视足足17年后,张泉灵发现,在新兴互联网产业的强力冲击下,电视和传统媒体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长达十几年的“黄金时代”在悄然落幕

嗅到了风暴的气息,张泉灵开始主动与一些互联网公司接触,直到遇上了猎豹移动公司的CEO傅盛,他让公司在纽约上市仅3个月后市值就达到28.65亿美金。傅盛多次邀请张泉灵加入猎豹移动诚意和他描画的蓝图最终打动了张泉灵。

于是,张泉灵辞职加入猎豹移动旗下的紫牛基金,做了一名投资人。入行第一个月,她就投资了三个创业项目,并且回报颇丰。谈到为什么张泉灵能够完成从记者到投资人的转型,新老板傅盛早在他邀请张泉灵的时候就给出了答案:

泉灵本质上是一个记者。记者的核心是去了解事情的规律,通过媒体推动改变;而投资的本质也是发现事情的核心,通过资金推动改变。

张泉灵用她能够看清人、看透事的一双慧眼,探索事情的核心与本质,让自己完成了事业的又一次蜕变。

就像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

“一人勇敢而率真的灵魂,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照、用自己的心去爱、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不做影子,而做人。”

究竟是什么炼出了她的一双慧眼呢?首先,就是张泉灵对“真”的坚持

她永远选择面对真实的自己,勇于对事情背后的真相进行探索,这几乎体现在她事业上的每一个重大选择上,其中就包括选择参加《奇葩说》。

张泉灵接受采访时说 “《奇葩说》有一个特质,无论外在包装多搞笑、有多少老司机在飙车,但内核有很‘真’的东西,这里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观——‘真’比‘对’重要

“人上岁数之后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没那么多对与错,在不同场景和立场下,对是可以自己选择的,但‘真’是《奇葩说》一直在坚持的事情所以看起来我现在的形象与以前有很大差别,但那份‘真’的坚持是统一的。”

练就这样的“慧眼”仅靠这份坚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颗好奇的心——它能促使你去冒险、去探索,勇敢地做出改变。


我唯一拥有的就是我的好奇。张泉灵说道。


她说自己从小特别怕两样东西:一是斜坡,另一个是速度,在这两件事面前会生理性腿发软。但是最后她却学会了滑雪,而且乐在其中。

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也是好奇心帮她做出了决定。

张泉灵在辞职后发的一篇长微博中说道:

其实,人生时不时的是被困在玻璃缸里的,久了便习惯了一种自圆其说的逻辑,高级的还能形成理论和实践上的自洽。从职业到情感,从人生规划到思维模式,无不如此。

我突然觉得,如果好奇心已经在鱼缸外,身体还留在鱼缸内,心会混乱吧。我开始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否要离开我工作了18年的央视,去换一种视角看世界?

而这种改变,无疑是艰难的。

要知道无论是改变生活习惯还是兴趣爱好,哪怕只是一个生物钟的改变对我们来说,都不简单,更何况改变职业这样的人生大事?

放弃央视这样的大平台、放弃18年的职业生涯、在42岁时选择重新再来,走上一条吉凶未卜的道路,真的要冒这个险去改变么?

她曾在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用语音做了一个类比:

一个银行开了三个窗口,每个窗口排十个人。这时候开了一个新的窗口,谁会最迅速地挪到新窗口呢?

基本上是排在后面的。因为混在中心混得好,改变就有成本,不舍得。但是有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人即使排在最后一个,他也不愿意挪动脚步换个队伍。因为他们习惯了确定的事情。排在原队,他知道要等多久才会轮到自己;换队伍,万一新窗口不是真的要开呢?万一新窗口工作人员手慢呢?万一跑过去还最最后一个呢? 他们的预期里充满了各种因为万一而构成的恐惧。

张泉灵显然就是那个虽然“混在中心混得好”,却选择了“最迅速地挪到新窗口排队”的人。

因为对她来说,“浇灭好奇心,无异于谋杀”;她坚信,“只要好奇和勇气还在那里,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

而现在,历经艰难做出改变后的她,可以云淡风轻地告诉人们,其实自己“辞职后半年内哭过的比以往十年都多,但是是值得的”

这种“值得”,大概就是好奇心的力量吧。

很庆幸,同样对世界怀有一颗好奇心、无畏改变的《奇葩说》遇到了张泉灵

成就这样的一双慧眼,张泉灵从业多年积累的知识、经验及见闻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18年的记者生涯中,张泉灵深入险境,采访过阿富汗战争、汶川地震;参与国家级的大型活动报道、多年直播两会;曾和众多国家领导和名流对话

傅盛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泉百科”《奇葩说》导师罗振宇也曾说,“张泉灵是她见过知识最驳杂的人,也是学习最快的人”。

连康永老师也在《奇葩说》第四季发布会上说“泉灵老师是专门讲数据的人,她一讲数据你就不能跟她辩,人家是拿科学数据讲话,我们这些鬼扯的立刻现形。

在辩论时,张泉灵不喜欢用个例说明问题:

所以在第一期节目中,面对“是你,会不会做单身妈妈?”的辩题时,她就接连甩出两个科学调查数据。

首先利用剑桥大学的调查报告指出,51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和51个完整结构家庭的孩子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紧接着又举出了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科研分析,进一步指出:父母婚姻结构完整、但家庭充满矛盾的孩子,有可能比单亲家庭的孩子受到更严重的负面影响:

两个科研调查,简单明了地指出:现在人们对单身家庭是存有偏见的,单身妈妈带出来的孩子不见得比“正常”家庭的孩子问题更多。

在《奇葩说》的舞台上,这样用专业严谨的科学数据、给论点提供坚实支撑的表达方式,其实并不多。上一季《奇葩说》用事实讲道理的民生记者董婧,她的“市民王先生”让所有人眼前一亮,也带给了节目很多的精彩。这次,张泉灵用更深厚的新闻从业经验、更扎实的科学数据支撑,将辩题的讨论带到了更加深刻、严谨的层次。

但除了这样一双慧眼外,张泉灵实际上是个相当有趣的人,这也与人们一直以来“严肃、谨慎”的印象不同。

她曾和自己办公室的小姑娘约定,每天小姑娘帮她买一杯咖啡,她就给对方讲一个一般人不知道的冷知识。

什么样的冷知识呢?

在张泉灵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泉灵记着”首页菜单里,有“冷知识”的一个栏目,有两条内容,一条是怎么用最简单的方式区别海豹和海狮,另一条是通过衣服区别击剑的不同项目类别

除了这些有趣的小知识,她的公众号里有一张年终总结图,总结的正是她从央视离职、跨入投资界的那一年:

能这样自嘲的张泉灵,她的辩论,一定是轻松有趣的。就像在第一期结辩,正当她抛出一个又一个数据和事实、逻辑层层推进步步紧逼时,却突然说道:

“在我青春期的时候,开房是需要结婚证的,我们遵守了吗?”

记得她曾经开玩笑地说,和罗振宇一起参加《奇葩说》第四季是来“分担伤害”的:高晓松深受观众爱戴,谁代替他都会被骂,两个人挨骂好过一个人

她曾在微信公众号中写过一句话:“人生看风景是多么重要。而在工作中,还能看风景,又是多么重要。这甚至是一种幸福,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如果说《奇葩说》是张泉灵的新风景,那么与此同时,张泉灵也是《奇葩说》的新风景——我想,他们因为能看到彼此而感到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