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吴师兄。
周末聊点有趣的事情,最近互联网圈有个故事火了,
一个不写代码的前大厂产品经理,用几天时间开发了一款超级简单的 App,直接干上了付费榜第一
。
看完之后,我只有一个感慨:
时代真的变了。
这位网名叫“花生”的产品经理,开发的 App 叫“小猫补光灯”。
功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打开 App,手机屏幕变成补光灯,还能切换不同色温,方便女生拍照、视频录制时补光
。
听起来是不是很普通?但就因为这个简单功能,它火了。
简单的功能,爆款的背后逻辑
先说个扎心事实:很多程序员或者产品经理,看到这样的产品,第一反应是“这有什么好做的?”甚至觉得“技术含量为零,不值一提”。
但我们真的太容易掉进“唯技术论”的陷阱。花生这款 App 的爆红,其实和技术本身关系不大,而是抓住了几个关键点:
1、
洞察用户需求比功能本身更重要
爆款从来不是功能堆出来的,而是直击痛点。女生拍照、拍视频需要补光,别的补光工具又贵又麻烦,那就用手机屏幕补光。需求很细,但市场却很大。
2、
场景优先,功能其次
花生从头到尾就是围绕一个场景:“女生需要补光”。技术实现反而变成了次要问题。
功能强不强不重要,能不能解决场景问题才是核心。
3、
越简单,越容易传播
很多人做产品总喜欢“多功能集成”,但事实证明,越复杂的产品,用户越懒得用。
像“小猫补光灯”这种“一键搞定”的 App,用户根本不用学习成本,还能随手推荐给朋友。简单,就是最大优势。
AI 时代,“超级个体”的崛起
再来看另一个关键点:花生并不会写代码。
他用的是一款 AI 编程工具 Cursor,把 App 的功能逻辑输入进去,剩下的开发就靠 AI 解决了。
这背后,其实是 AI 工具在降低门槛。
过去,你需要一个团队搞开发,现在一个人靠 AI 就能完成。
而像花生这样的人,凭借敏锐的用户洞察力,把 AI 工具用得炉火纯青,直接实现了
从产品经理到“单人开发者”的飞跃
。
Cursor 确实非常好用,我最近就通过 Cursor 来修改我网站的 bug
这种“超级个体”的崛起正在改变游戏规则。想想看,过去一个 App 的诞生,得靠一整套流水线:产品设计、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测试上线。
而现在,AI 正在缩短所有环节,让一个个体也能单挑整个系统。
传统逻辑失效,思维升级才是出路
说到这,可能有人要问:是不是 AI 的普及会让程序员没饭吃了?
我的看法是:不会,但
程序员的竞争维度变了
。
过去,程序员比拼的是“谁的技术更牛”,但在 AI 时代,技术不再是唯一竞争力,因为
技术本身正在被工具取代。
未来的竞争逻辑是:“谁更懂需求,谁能把技术嵌入场景”。
花生的例子就是最好证明,他没靠技术,而是靠
用户洞察和场景挖掘
,抢先完成了破局。
一个人干翻全网的未来
回到我们普通人,这个故事到底能带来什么启发?
第一,别再低估简单需求的价值。
有时候,解决一个小需求,比搞一个大而全的系统更容易成功。
越小的需求,越有可能撬动大市场。
第二,工具进化,个人价值正在重塑。
从会用工具到精通工具,中间的门槛越来越低。比起死磕技术,培养思维更重要。
懂需求、懂场景的产品人,未来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多。
第三,超级个体崛起,独立工作成主流。
跳出传统团队,依靠 AI 工具成为自由职业者,已经不是天方夜谭。尤其是那些懂用户、擅内容、能落地的人,未来的职业路径正在重新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