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19日报道 英媒称,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假发世界工厂,但为什么贴“中国制造”标签的少之又少?头发从一人头上走到另一人头上,期间有什么秘密?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1月14日报道,上网搜假发、接发,屏幕上立刻出现令人眼花缭乱的选择:秘鲁、巴西“豪华”处女发、“纯正”蒙古发、印度“极品雷米发”、精致欧洲编发……但是,中国出品却少之又少,尽管绝大多数假发、接发制品都是来自中国。
▲资料图片:一家假发商店,店主正在整理货品。(BBC)
著有《纠结:头发的秘密生活》一书的人类学教授塔罗花费三年时间,试图搞清楚人们掉下来、剪下来的那些头发最后都哪儿去了。她发现,中国是人发最大的出口商和进口商,中国也从中国人自己头上收获大量真发。
她说:“在这行工作的人都清楚,‘中国制造’被看作负面标签,所以才改用更有魅力的营销方式。”
报道称,网上大批关于头发的资料显示,中国人头发最粗最硬,菲律宾人头发类似但更有光泽,巴西人头发“有弹性”,印度人头发“用途广泛、有自然光泽”。
市场的高端是所谓的“处女”发,也就是从未经过任何化学处理的头发,还有“雷米”发,也就是从人头上直接剪下、剃下的头发。低端是所谓的“标准”发,这个词其实通常是“梳头废品”的营销术语,不管是不是中国制造,那些秀美飘逸的假发接发,出身大多都是发球——从梳子上、出水孔搜集来的废品。塔罗说,中国工厂经常把梳头废品称作“标准发”,因为多数头发都是这样搜集来的。
▲缅甸一处村庄空地摆满了未分拣的头发。(BBC)
报道称,从营销角度来看,如何标明假发接发到底用的是哪种头发,取决于整个产品链中各环节交易商的素质,这其中存在不少滥贴标签的现象,但收购头发的人通常不会提出疑问,美发厅中的顾客也是一样。但人们通常不愿意被头发原主的“鬼魂”困扰,因为购买、使用别人的身体部件会让人心里不舒服。
从头至尾,整个供应链都被秘密笼罩着,梳理、分类、加工梳头废品,已形成完整产业。虽然成品一成不变地经由中国走往目的地,但是头发本身可能是来自许多亚洲国家的混合物。
“不加区分,统统混在一起,”塔罗讲述到,整个亚洲地区都有这样的事,长发女人会把梳头、洗头时掉下来的头发收起来,攒了几年之后卖给走街串巷收头发的小贩。她还从包里拿出一个发球:那是她三年梳头掉下来的头发,称其大概值一美元。
收上来的头发集中在一起,一次次再转手,直到最后进入孟加拉、印度还有缅甸等地的分拣厂,这些地区工资水平低,人们迫切需要工作。塔罗走访了缅甸和印度的分拣车间和家庭,看到女人蹲在地上,把发球一点点拆开、梳通,头发按长度分成束,她说,“工作非常艰苦,强度很大,1.5公斤头发,需要80个小时才能梳理好。”
▲缅甸工人正在分拣头发。(BBC)
报道称,在缅甸,妇女每天早上领取100克头发、下午再领100克。村民也会来买走一堆堆废品头发带回家,梳理好了再卖回给小贩。
下一步便是加工。头发的外层—―表皮—―有麟片,鳞片都顺着同样的方向长,很像鱼鳞。但是,废品头发的问题是都缠在一起,鳞片方向不同,会打结。塔罗解释说,在中国,这些头发通常被放进化学溶液中浸泡,把表皮完全除掉。“这解决了打结的问题,但是,除掉表皮造成的结果是头发质量更低。但是不管怎么说,最终的成品看起来一样很棒,你根本想象不到头发经历的旅程。”
塔罗还说,纵观历史,国际头发市场也一直有政治元素。
比如中国清朝灭亡以后,男人被强制剪辫子。“这些辫子很多流入市场,但是商贩担心,男人不留辫子了,以后也就更难搜集到梳头掉下来的长发了。”20世纪60年代晚期,中国假发产业也曾再次遭遇问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印度女人成为整个工业的一个重要支柱。
▲亚洲人的头发被染成金色,供出口到欧美市场。(BBC)
报道称,在印度南部,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女人前往神庙剃光头,这个传统由来已久。塔罗说,这是一种还愿的方式,早年间,头发都是直接扔进河里冲走。
在蒂鲁马拉神庙,有时候最多要安排650名剃头匠,朝拜的女人盘腿坐在他们前面,剃头匠手脚麻利,剃下的头发被迅速收起,每隔几个月,神庙在网上拍卖一次。然后,这些头发开始神奇的旅程。它们走过哪些地方?最终目的地是到谁的头上呢?
微信订阅2017年《参考消息》,立减20元>>
美丽背后的真相?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