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创业,但是坦白讲,在做这份工作之前,我并没有接触过任何创业者,在做这份工作之后,却时刻离不开“创业”。首先,我的老板(王利芬)是一位连续创业者,不只如此,我的活动嘉宾是创业者,甚至于直属领导也是一位创业者。所以,在接到这个选题后,我的第一想法,就是写一写他。
姑且先称呼他(我领导)老胡,因为我的选题在他那里总是糊。
老胡不老,三十不到,只是我习惯了这么称呼他。在大学毕业后,老胡没有进入任何一家公司取经,便头也不回的奔赴创业前线,说是慷慨激昂也好,年少轻狂也罢,总之,这一去就是五年。虽说大学生因为自身没有接触过大平台,也没有过运营团队的经历,更没有资深的经验和过硬的家底,某种程度上来说,创业成功率极低,但是老胡算是个例外。例外并不是说老胡把公司做的多大,而是他没有把公司搞死,还卖了一个好价钱,也算是不易。
据老胡描述,当年正值团购网站“百团大战”最火热的时期,创业大部队都在这个领域拼死找出路,已经是鲜红的“红海”,没有冲刺的必要了,于是,他与团队另辟蹊径,看准了外卖领域,那个时候的“饿了么”不过也就是个小作坊。做外卖,渠道和客源很重要。每每想起为引流客户作调查的那段时间,我总觉得,老胡一把辛酸泪就差流出来了。
一次部门聚会,老胡喝了点酒,他创业那点事再也憋不住了,一股脑的都给我们讲了一遍。具体的内容我也记不太清了,但老胡有句话说得我倒是印象深刻,他说,“你们千万不要去创业,太难了,请一个人吃饭十次都办不成事的时候,太难了。”我大概回忆起老胡讲的那件事。那是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老胡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餐饮界的“大牛”,手底下有上百家的门店。老胡刚刚摸清他的精准用户群体,但是在引流上有很大问题,可对于这个“大牛”来说就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事情。
于是,老胡自掏腰包请这人吃了一顿又一顿的饭,也没问出个究竟。更为难的是,老胡没有经验,根本搞不清楚私人账务和公司账务的区别,财务一片混乱,毕竟请那个级别的人吃饭,去的地方总不好寒酸。这也导致老胡公司的账务差点被清算。为此,老胡还欠了中间人好大一份人情,虽然最终也没有把事情办成。
中国一直被说成是人情社会,讲严重一点,没有人情好像真的办不成事。但,往往越是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用人情办事就越难。因为要衡量人情的份量,人情的回报率,还有人情的价值。比如,有些人需要人脉,而他的朋友恰恰有这方面的人脉,但是这人脉跟这位朋友的关系如何?仅仅只是认识还是工作上有联系的关系,或者是很要好的朋友。对于急需人脉的人来说,他是不会过问的,所以这也就直接影响了,他是否能跟“人脉”建立一个强联系。因为对方可能有时根本不需要卖人情给这个中间人,不过就是敷衍了事,就好像老胡遇上的这个餐饮界“大牛”。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如果一个人想要和“人脉”建立一种合作关系或者是有问题想要请教,那这个时候中间人也会根据自身的利益进行考量。介绍给你的人会不会让他的朋友圈收到干扰,会不会影响他日后与这些人的交往,以及如果你和“人脉”建立一种合作关系,他从中又能得到什么?平心而论,这些心理活动在你给别人拓展人脉资源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过?这本就无可厚非,人的本能是利己主义。一件事情唯有对自己无害或者说有益的情况下,才会主动并且乐意去做。
至于第三种情况,就是判断一下这份人情的价值了。即介绍给你的人脉是否真的你所需要的?人情的价值也就等于人脉资源本身的价值。如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你找来的这个资源却名不副实,他告诉你的东西或者与你建立的合作,完全是空谈,毫无实用价值,或者干脆就找错人了,这又有什么意义?
综合以上三种情况,如果说在中国人情是办成一件事的重要条件,那么,它也有可能是你办不成这件事的最大阻碍。所以,想创业找投资或有问题想要求教,动用自己的人脉圈其实是最不合理的一种方式,首先你未必能找到合适的人,其次,就算被你找到了,背负了巨额的人情债甚至是钱财的债务也未必能解决你的当务之急。倒不如索性把这部分的钱拿出来找一个靠谱一点平台,当然,我有信心你会第一时间想到【行行】(偷笑),自己去预约行家,一对一约谈。
消费者在任何时候都有自主选择权,如果行家的服务名不副实,完全可以向平台投诉,甚至要求全额退款,丝毫没有损失,最为重要的是,也避免因此而跟谁“撕破脸”的尴尬状况。现在很多事情都被“流程化”,如果找寻人脉这件事也被“流程化”,那么办事的效率必将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