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懒人医考
打造医学考试第一平台,帮助医学同行,最短时间、最高效率、最高分数一次通过考试,轻松拿证,”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无以为医“每天正能量,打造一代名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放射学实践  ·  RSNA2024心脏CT及MRI ·  昨天  
肿瘤资讯  ·  【4194】开辟新径:DRAGON-01研究 ... ·  昨天  
新青年麻醉论坛  ·  张鸿飞/梁妃学团队研究发现:异氟烷诱导的爆发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懒人医考

【护士】输液拔针后一定要对患者说的3句话!千万别忘

懒人医考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11-18 18:3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拔针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血肿和感染等,以及如何提高穿刺体验和避免“拔针后遗症”的发生。文章强调了患者护理的重要性,包括正确的按压方法、避免揉捏穿刺部位、延长按压时间等。同时,文章也讨论了静脉输液时的进针技巧,如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掌握正确的进针角度和速度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拔针并发症

拔针后可能会发生出血、血肿和感染等并发症状,这些并发症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不满。

关键观点2: 正确的按压方法

为了提高穿刺体验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需要掌握正确的按压方法。包括竖着按棉签、不要揉、多按一会儿等。

关键观点3: 静脉输液的进针技巧

文章讨论了静脉输液时的进针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掌握正确的进针角度和速度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护士提高进针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正文

拔针后,穿刺部位可能会发生出血、血肿、感染等等,如何提高穿刺体验、杜绝"拔针后遗症"的发生? 请嘱咐患者3句话。


拔针意味着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结束,但临床上个别护理人员并不注意收尾工作,因此,留下了不必要的麻烦和隐患。 例如:针眼处出血、穿刺部血肿、感染等等。


为了杜绝这类"拔针后遗症"的发生,我们总结出三句简短、浅显易懂的话语应用于临床,给患者带来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1、请把棉签竖着按

专业护理人员都知道,由于进针的角度及针梗走行方向的不同,针尖刺入血管壁的位置要比皮肤上肉眼所见针眼稍高。血管壁破损是穿刺部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了止血,这一部位与皮肤表面上的针眼一样,需要得到有效按压。


大多数护士在拔针时,确实也是将棉签放在与血管走行方向一致的位置上按压的, 但由于对患者/家属少了这一句叮嘱,护士离开后,很多患者/家属会出于习惯而自行调整按压方向, 把棉签横向压在皮肤可见针眼上,从而失去了对主要出血点的压迫,导致 血管穿刺点在深部组织隐性出血,形成血肿、局部皮肤青紫 ,造成患者/家属对护士的不满。


2、请不要揉

临床上我们遇到许多患者及其家属输液完毕后,用棉签或手指对穿刺部位进行揉按,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快速"堵住"针眼,达到止血目的。


其实不然,实际上, 经过穿刺后的血管及皮下毛细血管非常"娇弱" ,即便轻微的揉按,也会造成局部皮肤青紫。


3、请多按一会儿

输液完毕拔针时,穿刺的静脉和皮肤被针体牵动着,针梗退出血管及真皮时,必定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而这个摩擦力会使已经穿刺过(损伤过)的血管壁再次损伤,引起出血疼痛。


此时,如果未对血管壁施加压力或施加压力的时间过短, 针眼又会继续出血 ,这会给患者和我们自身的工作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我们也应告知患者"多按一会儿"。


以上三句话浅显易懂,临床上,我们给患者拔针时,一边揭开胶布,一边温柔地对患者/家属说: 请把棉签竖着按、不要揉、得多按一会儿。 无论患者/家属文化程度高低或年龄大小,几乎每个人都听得懂,并会照之去做,从而有效避免了穿刺并发症。


整体护理并不是要大包大揽,更多的是要满足患者自理及参与自身治疗护理的愿望,最大地发挥患者/家属的主动性。


知识拓展


患者对于护士扎针技术的评价标准有二:第一,能不能一针扎上?第二,打针疼不疼?坦白讲,用针头刺破皮肤,哪会不疼呢?但为什么有些护士能够让患者感觉不到疼?


这里面就有技巧了, 护士能做的就是用熟练的技术、良好的沟通,最大限度减少进针的疼痛感。


要减少进针疼痛,我们至少要做到 快、狠、准、潮


快:攻其不备,分散注意力

1、操作时和患者聊天,分散患者注意力,防止患者紧盯着你进针,引起精神紧张。选中血管,果断进针。


2、把皮肤绷紧,还要看位置,手背中央的位置一般比较好。其次,有经验的护士都是 先进皮,或者从血管侧边进针 ,不容易刺穿血管。如果进针时有阻力,患者都会很疼,如果进针很轻松,则没那么疼。个人经验,不要从侧面绷紧皮肤,让患者握着你的中指和食指,然后用无名指和大拇指绷紧。


3、静脉输液的进针角度为 15°~30° ,把患者皮肤绷紧(注意适度,不要绷得过紧,过紧的话,会把血管压瘪,容易扎穿),然后进针角度高一点!进针快一点!就不会很疼了!


狠:进针要讲究方法

有朋友说,进针角度越低,阻力越大,临床上也见到很多有经验的护士,进针根本没有1、2、3步骤( 破皮、进血管、放低角度平进针 ),直接超过45°角进针,一步到位。这里说的阻力,应该可以忽略不计,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熟练的方法来。


1、将调节器拉近茂菲滴管,增加虹吸,回血快,降低难度,增加成功率。


2、利用针尖刃面的锐度:穿刺时斜面略向左,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以减轻疼痛和减少组织损伤。


3、可以试试 从毛孔进针 ,有人认为这样也可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4、传统握拳方法,容易让血管瘪,可以试试 让患者握住你的手


准:选择正确的穿刺部

1、选择静脉,应该遵循 从少到大、从远心端到近心端 的原则。


2、应该远离关节、骨突出,避开疤痕、丘疹等。


3、选择 神经少 的区域,如 尺骨茎突 和第三掌骨形成的三角区域,这里的神经稀疏,为泛神经区,在这里注射,疼痛低于其他区域。


潮:用高科技武装自己

现在,很多科室也都引进了高科技,被誉为"穿刺神器",用这"神器"一照,扎针轻轻松松,的确大大提高了进针准确性和穿刺成功率。


对于护士而言,扎针时候一针见血,拔针还成什么问题!但是,在这个做什么事情都注重用户体验的时代,护理工作也要注重细节,首尾都要做得漂亮。


那么,拔针怎么避免液体和血液流出来?

1、可以关小液体 低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