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盛和塾
【稻盛和夫经营研究中心】 盛和塾是企业家学习、亲身实践“稻盛经营学”的学习平台,帮助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解决经营难题和困惑。2019年稻盛和夫解散全球盛和塾,仅保留中国盛和塾,欢迎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幻世界SFW  ·  新书上市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盛和塾

稻盛和夫:每个人身上都同居着这两种心,这就是我们的心灵

盛和塾  · 公众号  ·  · 2024-08-01 05:00

正文


每日听稻

总是抱着利他心、感谢心去工作和生活,就能获得宇宙之力的帮助,得到好运。相反,一切从利己心出发的利己主义者,往往做什么都不如意、不顺利。 ——稻盛和夫#盛和塾


本文字数:3164字 | 预计阅读:11分钟
音频播放结束后将自动循环播放,可重复收听

每个人身上都同居着
利己和利他之心


詹姆斯・ 埃伦看到了人的本质,他规劝说:“请拔除自己心灵这个庭院中的杂草,耕耘庭院,播种自己希望的、美丽的花草,精心地浇灌,施肥,管理。”

我想对詹姆斯・ 埃伦的话做进一步的简明扼要的说明。否则,这样的道理很难付诸实践。


我曾给大家讲过,人的心灵构造可以看做以真我为中心的多层同心圆,真我的外面是自我、感性、知性。

但是,心灵的中心同居着“真我”与“自我”,这两者在争斗。我认为,这样的描述易于让我们理解人心的本质。


所谓“真我”,它充满着爱、真诚与和谐,它可以用真善美这个词来表达,它美好无比。


佛教中,有“山川草木悉皆成佛”的说法。山也好、川也好、草也好、木也好,森罗万象,世间万物,皆驻宿着佛性。

这个世界上,不管生物还是非生物,全都像佛一样,具备优雅的、满怀慈悲的、关爱他人的高层次的心灵。我将这种佛心称做真我。


与这种高层次的“真我”相对应,所谓“自我”则是基于本能的,就是说,只要对自己有利就好。

比如憎恶、嫉妒、贪婪、虚荣、猜忌,还有自恋等表现。如果说“真我”是高层次的自我,那么“自我”就是低层次的自我。


同时,也可以把“真我”称为利他之心,把“自我”称为利己之心。

利他之心就是关爱、救助他人之心;利己之心就是只要自己好就行的自私自利之心。 每个人身上都同居着这两种心。这就是我们的心灵。


*摘自 《心灵管理》曹岫云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人的本质就是利他

我们很少有机会体验“利他之心”,但偶尔还是有的。


比如,在挤满人的地铁里,自己疲惫地坐在座位上。但眼前站着一位老太太。这时,虽然自己很累,想装作看不见,但还是觉得不妥,于是站起来给她让座,说:“您请坐。”


“您太谦让了!”老太太很是感谢,并客气地说:“没事的,您坐吧。”


你还是会说:“还是您坐吧!请,请。”


于是老太太坐了下来。虽然自己脚腿酸痛,拉着吊环站着,但听到老太太的感谢,心情也随之舒畅起来。应该有人有过这样的体验吧。



这种心情和享用美食、身着华服时欲望得到满足的高兴有所不同,这是一种更为淡泊、恬静的喜悦。利他能让人感受到这种喜悦。


也就是说,利他的喜悦和利己得到满足的喜悦是很不一样的,这是一种让人心情非常舒畅的东西。


但是,人并不是天生就这么好心肠的,往往难以把“利他之心”发扬出来。

但从本质上而言,大家都是利他的,只是这种利他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被利己所覆盖,利己会逐渐占上风,但人的本性却是利他的。

*摘自 《心与活法》曹寓刚 译、曹岫云 审译 东方出版社出版

时刻告诫自己
抑制利己,心生利他

“心怀利他,勤奋刻苦”必将改变人格,给人带来幸运。


时刻告诫自己抑制利己,心生利他,只要这样持续努力下去,人格就会得到改善,人也会变得令人如沐春风,还会得到周围人的评价“这个人与10年、20年前简直判若两人”,甚至连面相都会发生变化。

人的容貌是天生的,但相貌、表情却在不断变化。相貌是心灵的镜子,如果时刻塑造、美化心灵,相貌也会变得美丽起来。


人格变了,大自然也会伸出援助之手。不知什么原因,年纪大了,我变得连虫子也不忍心杀死。

一般人家里发现蟑螂,都会挥舞着笤帚拍打,我却下不了手。不仅蟑螂,我连蚊子也不忍心打死。

如果蚊子来吸我的血,“去!到一边去!”我最多挥挥手将它赶跑。我家周围自然环境比较多,常有山蜂之类的飞来。

园艺师说“这些山蜂很危险,要马上把它们赶走”,但当它们飞到我身边时,我既不驱赶,也不躲闪,而它们也从未伤害过我。


还有,夏天外出时,有时会突然遇到雷阵雨,而我却满心欢喜。


在毒辣的日头的照射下,沥青缝隙间长出的野草因为缺水而垂头丧气,正在这时,突然天降甘霖,我似乎能听到野草欢乐的笑声。

在我正打算出门的时候遇到骤雨,本来对我来说很不方便,但因为听到植物欢喜的声音,我不禁感叹“下雨真好啊”。


一个人只要时常告诫自己抑制利己心,发挥利他心,他的人格就会逐渐改变。

同时,他还能得到自然和宇宙的帮助,这并不是什么超能力或超自然现象,只是人在现实中的运气会逐渐好转。

以前常常遭遇失败和障碍,如今却变得顺利起来。一个人的人格发生变化,运气也会随之而来。


*摘自 《企业家精神》叶瑜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随着利他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和视野也会扩展

比起觉得只要自己好就行的个人自我中心主义,超越个人,珍视家庭且努力让家人更好的思维方式,能让人摆脱狭隘的个人视野,站在家庭这个更宽广的视野上看待事物。


进一步说,如果不仅考虑家庭,还珍视公司的员工,希望他们更好,那么视野也会随之扩大。

就是说, 随着利他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和视野也会扩展。


如果抱着只要自己赚钱就好的想法,人的视野真的会变得非常狭窄。结果就会看不见前方的路,就会跌倒。

看到那些只顾自己公司赚钱的利欲熏心之人,我会觉得过于危险而看不下去。因为我能预见,“那个人恐怕会在那里跌倒”的景象。


但是,他本人却是看不见的,因为他觉得对才会这么去做。反之,如果能睁开利他之眼,视野就能不断扩展。

当我看到有的经营者心怀大爱,为了救助更多的人而经营企业时,我就会很安心。


心态改变,人生观就会改变,命运也同时会发生改变,而且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会改变。


这样的话,就会具备预见性,就能看到未来,拥有感知到“那里恐怕会出问题”的预知能力。


我想再说一遍,所谓利他之心,就是能将别人的欢乐视为自己的欢乐的心灵。看到别人成功,能从内心觉得“真好啊”。


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人可以把别人的欢乐视作自己的欢乐。看到别人非常幸福愉快,往往会嫉妒,这就是普通人。

甚至有人会想要去破坏,因为看到对方很幸福,自己就不高兴,普通人就是这么猥琐。


与之相对应的是,将别人的欢乐视为自己的欢乐,将别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的关爱之心,也就是美丽的心灵,这就是利他。

但是,要想拥有利他之心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天生就是利己的。我也是一样,也有利欲熏心的利己部分。


所以,我想再次重复,只要多多少少抑制这样的利己心,就会产生利他心。

要抑制利己心,就需要在人生中不断反省,保持谦虚,还要“知足”,不能让自己的欲望无限膨胀。“知足”可以帮助我们抑制利己心。

*摘自 《心与活法》曹寓刚 译、曹岫云 审译 东方出版社出版

end


排版 | 米小 | 小娟
校对 | 丽娜 音频 米小 责编 | 松山

【转载须知】

1.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2. 开白请留言或私信获得授权

今天的学习内容为: 人生哲学-实证-持续净化心灵。

往期精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