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oncology
《肿瘤瞭望》于2014年初创刊,由著名肿瘤科专家徐兵河教授担任总编辑,以“同步传真国际肿瘤进展”为办刊宗旨,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全媒体组合报道模式,致力于为国内广大肿瘤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卢克文工作室  ·  阿里三年怒砸5000亿,所有利润猛干AI ·  昨天  
参考消息  ·  最新!以总理向军方下令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ioncology

ASCO热评丨齐晓伟教授:NeoSTAR研究显示SG在TNBC新辅助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ioncology  · 公众号  ·  · 2022-06-08 20:26

正文

点上方蓝字 ioncology 关注我们,
然后点右上角“…”菜单,选择“ 设为星标

编者按: 戈沙妥珠单抗(SG)是新一代TROP-2靶点的ADC药物,ASCENT Ⅲ期临床试验证实了其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后线治疗中的优效性和安全性。NeoSTAR研究大胆尝试了戈沙妥珠单药在TNBC早期新辅助治疗中的效果,以应答为先,旨在拓宽现有以化疗为基石的TNBC治疗路径,为患者提供更加优化的治疗策略。本届ASCO大会公布了NeoSTAR研究中SG单药队列的结果,《肿瘤瞭望》邀请 重庆西南医院齐晓伟教授 就该研究进行点评。


研究简介

❖ 1. NeoSTAR研究设计

NeoSTAR为Ⅱ期队列研究,包含了戈沙妥珠单抗单药治疗队列与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队列。研究纳入了局部TNBC(肿瘤≥1cm,或任意肿瘤大小但淋巴结阳性)的未经治患者, 戈沙妥珠单抗第1、8天给药,以21天一个周期,共计4个周期的新辅助治疗。4周期新辅助治疗后,活检证实仍有残余病灶的患者可依据医生的选择换用其他新辅助方案进行治疗 。主要研究终点为病理完全缓解率(pCR率),次要终点包括影像学缓解率、安全性、耐受性及无事件生存期(EFS)。影像学终点基于RECIST v1.1使用超声(US)或核磁共振成像(MRI)评估完全缓解(CR)及部分缓解(PR)。 本次ASCO大会上披露的为戈沙妥珠单抗单药队列的相关数据 [1]

🔺 图1. NeoSTAR戈沙妥珠单抗单药队列研究设计


❖ 2. NeoSTAR研究结果

本次ASCO大会上披露了NeoSTAR研究戈沙妥珠单抗单药治疗组的结果。共计50名患者接受了戈沙妥珠单抗单药治疗,98%(n=49)的患者完成了4周期的新辅助治疗,影像学缓解率为42%(n=21/50, 95% CI:28%~57%)。 29例患者接受4周期戈沙妥珠单药治疗后直接进行手术,pCR率为30% (n=15/50, 95% CI:18%~45%),其中Ⅰ期患者50%、Ⅱ期患者27%、Ⅲ期患者18% 。在其余21例接受了额外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中,7例达到pCR(3例使用蒽环方案,3例紫杉类/铂类方案,1例多西他赛/环磷酰胺方案)。 在8例gBRCA突变的患者中,7例接受戈沙妥珠单抗单药治疗后直接手术,6例(75%,6/8)达到pCR

在安全性方面,戈沙妥珠单抗也表现良好。最常见的AE包括恶心(82%,n=41),乏力(78%,n=39),脱发(76%,n=38),中性粒细胞减少(58%,n=29), 贫血(36%,n=18)及皮疹(48%,n=24)。 仅6%患者出现剂量减低,没有患者由于疾病进展或AE而停药,仅有一例患者因病灶缓解不理想由研究者主动停药


❖ 3. 研究结论:

NeoSTAR是首个ADC作为TNBC新辅助治疗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戈沙妥珠单抗单药用于TNBC新辅助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活性,未来将继续探索戈沙妥珠单抗用于新辅助治疗的联合对象和理想用药周期。


研究解读:戈沙妥珠单抗成为早期TNBC新辅助治疗“生力军”

新辅助治疗是早期TNBC重要的治疗手段,新辅助治疗后获得pCR的患者,预后更好。目前TNBC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以蒽环联合紫杉类药物为主。伴随对TNBC分子本质认识的深入,包括铂类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PARP抑制剂等在内的药物被用于新辅助治疗,获得较好效果 [2-3] NeoSTAR为首个ADC在TNBC新辅助治疗的探索研究,戈沙妥珠单抗单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免化疗或减化疗的降阶梯、联合免疫治疗或其他治疗的升阶梯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成为TNBC新辅助领域的生力军

1、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以紫衫、蒽环为基础的标准新辅助治疗方案大约可获得40%的pCR率,但化疗的毒副作用往往较大 [4] 接受4周期戈沙妥珠单药治疗后直接进行手术患者的pCR率达到30%, 戈沙妥珠单抗近期疗效整体令人满意;但本次ASCO大会并未报道NeoSTAR研究的EFS数据,远期疗效非常值得期待和关注 。此外,NeoSTAR中仅6%的患者出现剂量减低、仅2%的患者因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停药,结合2022年ESMO-BC公布的SASCIA安全性数据 [5] 戈沙妥珠单抗在早期TNBC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2、最佳治疗周期: NeoSTAR研究中使用四个周期戈沙妥珠单抗单药新辅助治疗的29例患者中,15例为RCB-0、3例为RCB-1、7例为RCB-2、4例为RCB-3, 这为TNBC新辅助治疗降阶梯提供了可能,但相较于传统6-8个周期化疗±免疫治疗方案,戈沙妥珠单抗的最佳疗程仍需进一步研究 。同时,在其余21例接受了额外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中7例达到pCR, 这种以疗效为导向的新辅助治疗理念和策略值得关注和借鉴

3、优势获益人群: NeoSTAR研究中8例gBRCA突变患者的pCR率高达75%,高于TBCRC-031(INFORM)研究中化疗药物pCR率(顺铂组22%,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组28%) [6] ,结合ASCENT研究发现gBRCA突变患者中SG组中位OS为15.6个月、显著优于对照组4.4个月的数据, 提示戈沙妥珠单抗在gBRCA突变患者中可能具有疗效优势,BRCA甲基化、体细胞BRCA突变以及其他的DDR基因改变是否也呈现出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值得进一步研究,该研究正在开展的系列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值得期待

4、联合免疫效果值得期待: 戈沙妥珠单抗单药在TNBC新辅助治疗阶段的疗效已得到初步肯定,但我们也关注到 pCR率在Ⅰ期患者为50%,而Ⅱ期患者为27%、Ⅲ期患者为18%,提示在肿瘤负荷较大的患者中戈沙妥珠单抗仍需探索联合策略 ,而基于基础研究发现ADC药物可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 NeoSTAR研究中的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队列数据非常值得期待

总之,随着ADC药物进入乳腺癌领域,戈沙妥珠单抗作为靶向TROP-2的ADC药物为缺乏传统靶点的TNBC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手段。既往的ASCENT研究已证实了戈沙妥珠单抗在TNBC二线及以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7] ,而随着NeoSTAR研究结果的公布,再次展示出戈沙妥珠单抗在早期TNBC的治疗当中在保证了应答为先的疗效基础上,同时兼顾了安全性,展示了其加入TNBC新辅助治疗的生力军实力。随着戈沙妥珠单抗在TNBC全线布局的研究进展与数据披露,相信将会带给TNBC患者更多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可查看)

1.  Laura Spring, Phase 2 study of response-guided neoadjuvant sacituzumab govitecan (IMMU-132) in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Results from the NeoSTAR trial. 2022 ASCO Annual Meeting Abstracts, 512 poster discussion session

2. Bianchini G, De Angelis C, Licata L, et al. Treatment landscape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 expanded options, evolving needs. Nat Rev Clin Oncol, 2022,19(2):91-113.

3. Kessler AJ, Sparano JA. Systemic therapy for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A changing landscape.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22. doi: 10.1016/j.critrevonc.2022.103608.

4. Weng ZJ, Wu SX, Luo HS, et al.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Early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A Pairwise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Inquiry, 2021, 58:469580211056213.

5. Frederik Marmé, Safety interim analysis (SIA) of the phase III postneoadjuvant SASCIA study evaluating sacituzumab govitecan (SG)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R2-negative breast cancer (BC) at high relapse risk after neoadjuvant treatment. Annals of Oncology (2022) 33 (suppl_3): S148-S164. 10.1016/annonc/annonc889, 2022 ESMO BC Abstract 580.

6. Nadine Tung, Banu Arun, Michele R Hacker, et al. TBCRC 031: Randomized Phase II Study of Neoadjuvant Cisplatin Versus Doxorubicin-Cyclophosphamide in Germline BRCA Carriers With HER2-Negative Breast Cancer (the INFORM trial). J Clin Oncol, 2020, 38(14):1539-1548.

7. Bardia A, et al. Sacituzumab Govitecan in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2021, 384(16):1529-1541.


齐晓伟 教授

重庆西南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副主任/主任助理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耶鲁大学访问学者

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全国“最具潜力青年肿瘤医师”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乳腺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副主任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乳腺病分会常委兼秘书

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副组长

重庆市抗癌协会理事兼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乳腺病杂志》、《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编委,《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青年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近20项,第一/通讯作者在BBA-Rev Cancer,J Nanobiotechnology,Int J Biol Sci,BCR,BCRT,Oncologist等发表SCI论文20余篇

获发明专利9项,参编专著9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陆军军医大学临床新技术二级甲等、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