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跨境电商行业的好日子,可能将会成为过去式了。美国邮政服务(USPS)于当地时间2月4日晚间宣布,即刻暂停接收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寄出的包裹,直至另行通知。就在数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取消了美国对价值低于800美元小额货物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De Minimis)。
停止接收所有来自中国快递包裹,以及取消价值低于800美元进口商品的关税豁免,这一套组合拳直接击中了国内跨境电商的命门。毕竟快递包裹不被美国邮政接受带来的后果非常直观,物流都瘫痪了、跨境电商自然就无从谈起。好在仅仅一天后,美国邮政服务就改口了,宣布恢复接受来自中国的包裹。
如果说美国停止接受中国包裹只是一场虚惊,真正让国内跨境电商卖家彻夜难眠的则是其不再对小额货物实施关税豁免。
从表面来看,以Temu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在海外市场的高歌猛进要归功于市场营销的成功,其“广告驱动+社交裂变”的双轮驱动模式几乎是完美复刻了拼多多的社交裂变玩法。可是如果拼多多上的商品并不便宜,那么依托于微信的社交电商再优秀显然也难以动摇淘天和京东的“铁王座”,所以Temu真正的秘籍同样也是“低价”。
诸如5美元的手机壳、9美元的数据线,无疑是Temu能够席卷美国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同理,Shein上3美元的T恤、10美元的连衣裙也是其能够风靡海外市场的法宝。而Temu、Shein的低价除了中国强大的制造业之外,海外市场长期以来对低价值进口商品的关税豁免也是关键。
美国对于小额商品的免税始于20世纪30年代,彼时美国推出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减少美国游客从国外带纪念品回家的麻烦。到了2016年,美国国会对《1930年关税法》第321条进行修订,将小额免税的最低额度从200美元提高至800美元,也让跨境电商行业如获至宝。此前在2015年,美国申请免税的小额包裹仅1.39亿件,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增长至13.6亿件、增幅高达600%。
小额商品的免税政策使得跨境电商卖家可以将小批量商品直接运送给美国消费者,而无需支付进口关税,导致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商品拥有比当地零售商更低的价格。与此同时,根据当地媒体的报道显示,过去两年间美国迎来了4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长期保持在7%以上的高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消费者自然就会更倾向于在Temu、Shein选择低价商品,喊出“让普通人像亿万富翁一样去购物”的Temu称得上是时势造英雄,甚至逼得亚马逊也不得开始跟随低价策略。所以美国取消小额商品的免税,就意味着低价直邮模式将会迎来考验,一旦失去免税,每一单都要报关之后,关税成本自然就将无法忽视。
对于跨境电商平台而言,虽然也可以将税费揉进商品价格里来保证利润,但在目前跨境电商市场已经成为红海的情况下,此举就等于放弃了低价优势,会大幅度挫伤市场竞争力。故而在消费者买单不现实的情况下,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平台会将关税成本转嫁到卖家头上,卖家可能会被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这就是为什么外界会认为未来跨境电商卖家的好日子会一去不复返,甚至全托管模式大概率也将作古,因为这个模式是没有海外仓、使用直邮小包物流方式的跨境卖家,在过去两年最为青睐的解决方案。将核价、运营、物流、售后等环节交由平台处理,商家只需负责供货,也使得 大量以往作为供应商的传统外贸工厂,能摇身一变成为跨境电商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