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统计局公布了3月份的CPI和PPI数据,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数据的情况。
3月CPI同比上涨0.10%,环比下降1.00%,而上个月为环比上涨1.00%。PPI同比下降2.80%,环比下降0.10%,而上个月为同比下降2.70%。
3月的CPI同比、环比走差。
今年3月CPI数据的环比走势远差于往年同期。虽然每年春节之后,由于需求回落,CPI都有一个回落的过程。但今年3月的CPI明显弱于往年同期,CPI的细分项食品、消费品、服务项全都不及往年同期。当下市场期待的需求复苏迟迟没有出现。
从3月CPI的结构来看,首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3.2%,而上个月为上涨3.3%。
根据统计局的披露,春节之后需求回落,加之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往年偏高,市场供应充足。
鲜菜、猪肉、鸡蛋、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11.0%、6.7%、4.5%、4.2%和3.5%。其中鲜菜、猪肉价格的环比下跌符合往年同期水平,牛、羊肉,鲜果等价格的环比下跌则明显超出了往年同期的水平。
食品项的下跌贡献了CPI环比跌幅的一半。不过大多是季节性的变动以及天气对供给影响导致的,因此我们在考虑经济的实际情况时需要将这部分剔除掉。
酒类价格季节性上行,环比上涨0.5%。
在结束了2月超预期的下行之后,3月酒类价格出现了显著的反弹,这应该是酒类相关公司的股价在3月出现再次上行的主要原因。不过随着4月酒类价格的下行,市场重新开始担心库存和需求的问题。考虑到往年每年4月、5月的酒类价格都是下行的,因此酒类价格的下行并不可怕,我们需要重点关注4月酒类价格的下行是否超过往年同期。
其次是非食品项3月下降0.5%,上个月为上涨0.5%。
非食品项价格回落,主要是由于消费品和服务项价格同步出现了回落,都比往年同期更弱,其中消费品价格比服务项价格稍好一点,但稍好的程度类似于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一之间的对比上。3月非食品项价格的下行也是我们最需要担心的地方。
根据统计局的披露:
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27.4%、15.9%和14.2%,春装换季上新,服装价格上涨0.6%;受国际金价和油价上行影响,国内金饰品和汽油价格分别上涨5.8%和1.2%。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中药价格的环比涨幅维持0.1%。
从1月至今中药连续3个月环比价格维持在0.1%的水平,相较于往年同期处于一个非常弱的程度上。而中药股的走势也结束了前期的强势,自从1月至今持续下行。考虑到这一轮中药价格下行的周期可能仍未走完,因此在明确观察到中药价格企稳或者机构资金重新返场之前,投资者需要谨慎参与中药阶段性反弹的行情。
剔除了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环比下降0.60%,上个月为环比上涨0.50%。
核心CPI的回落,主要是由于消费品和服务项价格同步走弱,即使剔除掉拖累CPI的食品项之后,核心CPI仍然表现不佳。
对于猪周期的跟踪而言,我们仍然维持底部震荡的判断。
在上个月的点评中我们认为当下对于猪周期“产能出清”的预期并不现实,建议大家对特别短期的行情不要抱有太高的期待。从3月底4月初生猪价格的表现来看,猪肉的供给仍然没有明显减少。2月到3月底的价格上涨仍然局限在反弹的范畴中。虽然我们不认为猪周期的反转会在短期内出现,不过我们仍然维持猪周期底部震荡的判断。
本月PPI同比数据由上个月下降2.70%变为下降2.80%,跌幅有所扩大。
拆分来看PPI,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的降幅均同步扩大。
根据统计局披露,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降幅比上月均扩大,合计影响PPI同比下降约1.6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降幅比上月均收窄,合计影响PPI同比下降约0.82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1.5%,降幅与上月相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
这里面最值得注意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降幅比上个月扩大。
我们在此前多次跟大家聊过过去两年煤炭行业资本开支的快速走高。现在煤炭行业的产能情况和2021年的新能源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已经从最近几个月的PPI变动中看到了这种产能释放的结果就是煤炭价格的不断走低。
目前市场执着于供不应求、高股息的逻辑,一是认为当下煤价的下跌只是冬季取暖高峰过后的需求不足,需求问题将会进入夏季高温天气得到解决。二是认为当下煤炭的股息率仍然非常高,安全垫非常厚。
但是如果我们抛开煤炭的绝对价格,去看PPI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同比价格,就会发现跌幅是进一步扩大的。同比数据是和去年同期进行对比,也就剔除了季节变动产生的环比扰动。
至于纠结于当下股息率的高低能否为投资提供安全垫,更是刻舟求剑。就像之前我们聊过市盈率的计算是通过盈利和股价计算得出的一样,股息率同样是使用分红和股价计算得出的。
在上市公司的盈利上行期的尾部,我们会见到市盈率越涨越低,也会见到股息率越涨越高。
但变低的市盈率和变高的股息率都不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安全垫变高了,这代表上市公司盈利的增长速度快于股价的增长速度,才会出现这种违背普通投资者认知的情况。而上市公司盈利增长速度快于股价的增长速度也不意味股价后续会“补涨”,这代表着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离场”,边际卖出力量大于边际买入力量才会造成股价的增长速度放缓。
回到PPI整体的维度上来看,在低基数的情况下,3月的PPI同比跌幅小幅扩大。从最近半年的PPI同比变动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不存在任何的“主动补库存”。由于需求不足,供给的阶段性变动会影响PPI同比变动,但也仅限于阶段性的扰动。将时间拉长之后我们就发现了当下处于“被动去库存”的实际情况。
虽然我们看到局部行业的PPI改善,但这种趋势仍然没有演变为全局性的改善。因此我们会维持“被动去库存”周期的观点,直到需求出现明确的上行趋势,并且带动PPI同比数据摆脱基数扰动进入上行趋势。
总结一下3月的通胀数据:
CPI不论是同比还是环比数据表现的都不好,细分项中除了少数几项基本没有亮点。除此之外PPI同比数据在基数走低的情况下跌幅继续扩大。市场期待的需求复苏迟迟没有出现。
对于A股而言,
2月初至今的反弹中,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估值修复,最近市场也已经进入窄幅震荡的区间,在基本面迟迟没有改善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大家不要对短期行情抱有太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