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刑事辩护参考
我们只关注刑事技术、刑事侦查、刑事辩护,只谈专业,不扯风月。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电话:13588583412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刑事辩护参考

律师如何“对付”自以为是、不守规矩的当事人

刑事辩护参考  · 公众号  · 法律  · 2019-08-12 01: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家属),绝大多数是朴素、善良的。家人突然被警察抓走(极少有警察提前通知说:我们要来抓你了啊),生活、工作、生意全乱套了,由于事发突然,家属往往处于懵逼状态。

理性处理危机的家属,有,但是不多。很多都是病急乱投医,第一时间往往想到的是托亲戚、托朋友、托关系去捞人,关系不好使,捞不出来了,实在没招,才会想到让律师出马。

但是,有些当事人并不把律师当法律专家、专业人士,而是试图借用律师的人脉、关系去拉皮条。你和办案民警熟不熟啊,你和局长、检察长熟不熟啊,搞关系能不能取保啊,律师本是知法、守法之典范,却被当事人视作掮客,以金钱为诱饵,让律师去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这和逼良为娼没有本质区别。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律师的职责所在。但不包括非法权益。律师也只是配合、辅助当事人处理案件,一般来说当事人唱主角,律师只是配角。对于理性、平和的当事人,律师不宜喧宾夺主,应服从当事人的安排。

但是,总有一些比较强势、自以为是、且提出非法要求的当事人。整个辩护工作的局面,一旦被这种当事人控场,律师会被牵着鼻子走,非常被动。对于这种情况,律师可以拒绝接案,但同时丧失了对此类当事人进行普法教育的机会。所以,结合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对付自以为是、不守规矩的当事人(以取保候审为例)。


1、以取保论英雄

律师有义务为当事人争取、申请取保候审,律师当然也希望当事人被取保。但是,取保候审是公安机关比较神奇、也比较神秘的权力。并非律师申请了、争取了,就能取保候审。有些案件,即使律师不申请,公安也会主动取保。比如 交通肇事、信用卡诈骗、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盗窃、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轻微案件, 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情节轻微、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不大,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 公安报检察院批准逮捕,检察院根本不会批。

对于强奸、抢劫、故意杀人、电信诈骗、寻衅滋事、贩毒、涉黑涉恶等严重刑事犯罪,以及涉及食品、药品等犯罪,批捕概率很大,即使律师天天申请,取保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对于以取保论英雄的当事人,只须点明:如果取保候审那么容易,看守所里就不会羁押那么多人了。比你钱多、关系足、后台硬的人,多的是,人家都关在里面,为什么你可以取保?


2、不论案情,只求取保

有些当事人不管案情轻重程度如何,也不管被告人是否有无罪辩解、是否存在警方办错案件、抓错人的情形,张口就要律师走关系办取保,说明此类当事人智商不高,不懂套路。对于此类当事人,只须点明:取保候审的前提是嫌疑人必须认罪,在没搞清楚事情来龙去脉的情况下,你这么着急让你的家人认罪,万一他是冤枉的,认罪风险你承担吗?

3、取保,即可万事大吉

众所周知,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并不是案件终局结果。但是有些家属认为,人取保了,就没事了。殊不知,公安阶段被取保,检察院阶段、法院阶段被收监羁押的,大有人在。如果当事人痴迷于取保候审而不能自拔,只须点明:若嫌疑人被取保,后面的程序就不管了,万一后面嫌疑人再被羁押,概不负责,你能接受吗?


4、我在派出所有关系,和谁谁谁刚吃过饭

有些当事人家属,号称与办案机关、办案民警很熟悉,铁哥们。口气很大。但是你让他陈述案情,以便做进一步法律分析,他一问三不知。当事人自以为和民警很熟,可以摆平一切,但是民警绝不可能向他透露案情(个别胆儿肥的另说)。对于这种口气很大、弄不灵清的当事人,只须点明:你和派出所这么熟,他们抓人之前没通知你?案情也没告诉你?既然你们这么熟,警察就不应该抓人嘛。你面子这么大,关系这么铁,要不你去派出所,让他们马上放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