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袋鼠深度精选
嗨,这里是袋鼠深度精选。袋鼠神奇的口袋里一定有你想要的。 我们将用不同的视角和深度与你共同搭建互联网思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河南拟新增5条城际铁路!快来看有没有经过你家 ·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一看一个Amazing!神仙级大展我先冲为敬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袋鼠深度精选

别不信,你的穿衣方式,正在影响你的收入水平

袋鼠深度精选  · 公众号  ·  · 2021-05-06 23:00

正文

作者 | 晶美同学
来源 | YouCore(ID:YouCore)

袋鼠说

选你想读的深度好文

着装会影响一个人在职场中的表现,给别人的印象。在职场中,穿什么真的会影响你的收入和地位。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看看,穿着是怎样影响你的收入的。


我们公司全员开会时有一道奇特的风景:左边一片是姹紫嫣红外加东倒西歪,右边一片是整整齐齐黑白灰三色,两边泾渭分明,反差特别明显。

左边的运营团队,不仅穿着各异,坐姿、打扮也是各有千秋。右边的顾问团队,一眼望过去基本都是西装外套,坐姿挺拔,连相貌都挺一致。

我们内部开玩笑总是说,咨询顾问就是靠外表吃饭的。

“总得把自己卖个好价钱嘛。”刚从客户那儿赶回来的顾问们说话时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

这是大实话,顾问在客户那儿就是按人头卖的,签合同时价格明细那儿一清二白,就看你值多少钱。

听起来不免太过凶残,但毕竟高级的咨询顾问一天的费用甚至可能抵得过一个普通白领一个月的收入。 真金白银下面,反映的也是最真实的职场状态。

职场上怎么穿,特别是直接和客户打交道时的装扮,它承担的作用不再只是形成吸引,更重要的是要迅速建立你的身份标识,获得认可。

而一个人外部形象如何,是非常容易和你的背景及工作能力挂钩的。

这还仅是个人层面,往大的方面说,很多客户只通过基本的衣着打扮,就已经判定了你的公司服务在哪一个级别。

讲真,这不是势利,而是整个人类的惯性认知,“这个人气场强,他的衣服看起来好高级,那他能力一定不差!”

而当你着装得体,真的会给你带来更多机会,因为:

着装得体能降低对方对你的认知成本。

着装得体会让你潜意识下的表现更为出色。

01
着装得体
能降低对方的认知成本

美剧《豪斯医生》中有这样一个桥段:

资深医生M在经历了一系列变故后,一天早上他心情低落地往医院赶。

就在他准备过马路时,突然听到对面有人在求救。M闻讯赶过去,看到呼救的女儿旁躺着已经晕倒的母亲。

但在表明自己的医生身份后,我们在这位年轻女儿慌乱的脸上,依然能清晰地看出她见M衣冠不整、胡子邋遢后的疑虑。

这时,M的一位同事恰巧路过,于是是这位着装更为“professional”的同事对病人进行了紧急处理。但遗憾的是,这位母亲最终还是因为抢救无效而死亡。


上帝视角的我们知道,M的医救水平更高,如果是他出手的话,或许可以救下这位母亲一命。这样一看,这位女儿未免太过以貌取人。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是上帝。当置身于类似的局面中,我们也极有可能和这位女儿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这才是符合大脑的正常认知。

人的大脑存在着一种基本智能:模式识别。


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万千事物中找出模式,探寻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并赋予其意义,这样就缩短了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贴标签”就是人类模式识别的一种手段 ,所以我们常通过“贴标签”来实现对人或事物的快速归类。

当看到过不少职场精英都是商务西装的装扮,我们的大脑自然而然地就是把“商务西装”当作了“职场精英“的标签。而当你的形象符合对方的标签设定,他对你的第一认知就是“嗯,这是位职场精英”。

我讲这个并不代表我是外貌协会成员,鼓励你以貌取人。只是,你心灵再美,道德再高尚,别人也无法一眼就看出来哈。

很多时候,我们连女生妆容背后的样貌都看不到,又凭什么要求别人能一下子看出我们的专业、看到我们的心灵呢。

即使是以节俭著称的周恩来总理也相当重视着装对一个人形象的影响。

周总理之前的副官、后来的行政秘书何树英在《走下圣坛的周恩来》中回忆:

进城后,我从副官转做行政秘书,和总理谈话后,他便交给我一项工作,“我参加活动多,仪容是否整洁,国内国外都注意;给你们提个要求,我的衣服一定要能表现出中国人的脸孔。”交代完罢,总理还亲自和他一起到裁缝店挑选衣料。


02
着装会影响
我们潜意识下的表现

得体的着装不仅能够降低对方的认知成本,还能让你潜意识下的表现更为出色。

为什么古代查案升堂时一定要穿官服?为什么现在医生、警察、法官都要穿制服?

因为当我们的外表与扮演的角色贴近时,我们的心态也会不自觉地和角色融合。

我们每个人都在本能地进行印象管理。 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看起来自相矛盾,为避免这一点,我们会本能地让自己的行为与形象保持一致。

这也是为何演员一定要穿上跟角色一致的服装后,才能表现得更好的原因。

发表在《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网站上的一项研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穿上白大褂时,医生们认为自己的表现会明显地比自己身穿艺术家的休闲服更好。

同时,这项研究表示, 穿上不同的服装甚至会影响你的认知过程。这种现象被称为『穿衣认知』。

就是说,如果在脑子里将缪西娅·普拉达(MiucciaPrada)或者菲比·菲罗(Phoebe Philo)的设计系列与强大的智慧女性形象联系在一起的话,在穿上普拉达百褶裙或Céline夹克的时候就会表现出相应的性格属性。


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中,同样提到一个类似实验:

直接让居民给癌症群体捐款,多伦多郊区仅有46%住户乐意。而如果前一天让他们戴着一个翻领别针宣传这项活动(他们是自愿的),那愿意捐款的数量是前者的两倍,高达92%。

因此,做到让自己的着装得体,与自己的职业角色一致,更有助于你对职场角色和岗位的胜任。


03
职场穿着
要穿出自己的标识度

我大学里有个室友,基本上每个星期都会出去逛街,一周添置一件新衣服是标配。用她的话来说,一件衣服穿一个季度就已经过了流行期了,所以她的衣服经常是一个学期就翻新一次。

虽然当时觉得她穿得漂亮,但现在却没有什么大的印象。

也就是进入职场的这两年,明显觉得她开始有自己的风格,不再跟随所谓的潮流,反而大都是基本款。甚至有一次听她抱怨:哎,感觉衣服越来越难买了啊。

一起的几个朋友连连点头。大家赞同的是: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新鲜感,职场上最重要的却是标识度。

那么在职场上如何树立自己的标识度呢?给你3个小建议:

1、求质不求量

要选定适合自己身材、职业形象的衣服版型和穿衣风格,不要太追求所谓的趋势和潮流。明星们穿着很知性的服装,穿在你身上可能就像一个破布麻袋。


你可能会说,版型好看的衣服都是大牌居多,我买不起啊。

其实,即使对一个刚入职场的女生来讲,买衣服的开销一个月普遍也在700元以上,一年大约8、9千,毕业几年升职加薪后买衣服的开销就更多了。

细细算下这笔账就会发现,如果你能做到断舍离,将自己的衣柜保持少而精的话,这笔开销完全可以买几套有版型、有质感的衣服了。

2、参考职场精英们的穿着

假定你不确定自己穿什么样版型的衣服合适的话,还有一个捷径,参考电视剧里职场精英的穿着。

要论职场穿衣风格的高级感,《我的前半生》里面的唐晶和《欢乐颂》里面的安迪可以说是女性职场穿衣的风向标了。

《我的前半生》唐晶

《欢乐颂》安迪

当然,不是提倡咱们一定要去买名牌,关键是可以学她们的搭配,因为这些基本款的版型在很多平价品牌中都是有的。

像唐晶那样太正式会不会过啊?写这篇文章时,我们的实习生饭饭就聊起了这个话题。

如果你担心自己的穿着太过,不符合自己目前的工作岗位时,可以参考下面这个穿衣标准: 不要按你现在做的工作,而要向你想从事的工作看齐。

3、风格统一,简单颜色简单剪裁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应该穿什么,那就保证风格统一,简单颜色简单剪裁就行。

民国时有两个大才女,林徽因和张爱玲。关于着装,张爱玲甚至以一篇《更衣记》记录了中国时装三百年来的变化。

但当后人提及两人的穿衣风格时,常见的评论却是张爱玲失于奇特(奇装异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