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在2014年便发布了搭载Alexa的Echo音箱,苹果在2015年6月才推出接入HomeKit和Siri的产品,2016年12月,市面上才出现了支持HomeKit平台的智能家居传感器,而谷歌在2016年10月份才发布了搭载Google Now的智能家居设备。亚马逊这种比较超前的布局,为Alexa的生态系统建设确立了一种“先天”优势,而借助向第三方硬件厂商免费开放这一策略,Alexa正在将这一优势不断扩大。从Echo音箱诞生至今,与Alexa兼容的硬件产品已经超过了7000种,而与Google Now和Siri兼容的设备还在两位数徘徊。
除了智能家居领域,亚马逊还不断扩展Alexa的生态领域范围,将Alexa打造成万物互联的中枢。近些年,与Alexa对接的硬件厂商不断增多,涉及领域不断扩大。2016年1月,亚马逊与福特汽车公司达成合作,后者将在车载系统中支持亚马逊Echo及Alexa。2016年10月,亚马逊CEO贝佐斯表达了将Alexa带到医疗领域的愿景。
在CES 2017上,亚马逊还与华为手机、惠尔浦家电、通用电器等企业达成了合作,智能手机和机器人领域也出现Alexa的影子,Alexa的辐射版图进一步扩大,生态系统更为完善,这将使智能家居、汽车、手机与机器人等多领域之间形成多向互动,亚马逊构建的万物互联中枢的战略已现雏形。毫无疑问,这将为Alexa在智能家居行业的地位带来优势。
Alexa会成为智能家居版的安卓吗
2007年11月,谷歌对第三方开放了Android的源代码,形成了Android发展的根本推动力。2015年6月,Alexa采取了与谷歌相同的开源策略,开放了Alexa的语音技术,供第三方开发者免费使用。亚马逊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通过开放,把Alexa打造成智能家居版的安卓。开源策略极大地促进了Alexa的功能和生态系统建设,某种程度上,Alexa已经取得了和当年Android相同的效果。
除了采取相同的策略外,通过比较Alexa与Android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十分相似。在Android发展之初,HTC、三星、摩托罗拉等手机厂商进行了大力支持,尤其是HTC,相继推出了搭载Android1.0的HTC G1、Android 1.5的HTC Magic、Android 1.6的HTC Hero、Android 2.2的HTC Desire HD等等。凭借诸多企业的强有力的推动作用,Android得以逐渐发展起来。
在Alexa开源后,Uber、Sonos、LG和Intel等巨头纷纷与Alexa建立和合作关系,在自家的产品中加入对Alexa的支持。2016年2月,Uber实现了对Alexa的全面兼容。2016年8月,LG宣布将把Alexa植入到自家的家电产品中,Sonos也宣布将在自家产品中加入对Alexa的支持。2016年12月,Intel推出一个针对硬件厂商的设计方案,推动硬件厂商采用Alexa。
这些企业的支持,极大地推动了Alexa的发展,并不断吸引更多的第三方硬件厂商加入到Alexa的队伍中来。比如,在Uber对Alexa全面兼容之后的两个月里,Echo音箱的销量以及Alexa的功能获得了爆发性增长。搭载Alexa的Sonos音响在开售后仅1小时,销售便创下新高,在2016年双11的销量更是打破了Sonos的全球单日销售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