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问卷
首先请被调查者回忆其亲身参与过的令其印象最深刻的募捐活动,并回答与该募捐活动相关的问题(如,募捐活动的时间、主题和组织者等)。然后,请被调查者逐一回答针对该募捐活动主题改编而成的一系列问卷条目(1~7七点计分,1代表“非常不同意”/“完全没可能”,7代表“非常同意”/“非常可能”)。这些条目改编自McKeever(2013)及McKeever et al.(2013)在相关研究中所采用的问卷。以“地震”这一募捐活动主题为例,相应问卷条目的构成如下。
1.问题认知(problem recognition)。包含“平时我会有意识地去想和地震有关的问题”“平时我会有意识地去想我能为那些受地震影响的人做些什么”和“大体上我很关心和地震有关的问题”三个条目,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83。
2.受限认知(constraint recognition)。包含“参加和地震有关的募捐活动很不方便”“参加和地震有关的募捐活动很耗时间”“参加和地震有关的募捐活动有很多的限制”和“参加和地震有关的募捐活动很容易”(反向计分)四个条目,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74。
3.涉入度(involvement)。包含“我自己和地震问题有某种关系”“和地震有关的问题影响到了我的个人生活”和“我认识很多受到地震影响的人”三个条目,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83。
4.态度(attitudes)。包含“我很喜欢和地震有关的募捐活动”“亲身参与和地震有关的募捐活动让我感觉很好”和“我认为和地震有关的募捐活动有积极的影响”三个条目,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79。
5.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包含“我有一些关系要好的亲友曾经参与过和地震有关的募捐活动”“和我关系要好的亲友们认为我应该参加和地震有关的募捐活动”“通常我会做一些亲友们期望我去做的事情”和“通常我喜欢和那些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一起做事”四个条目,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66。
6.信息获取(information gaining)。包含“你有多大可能去主动搜索和地震募捐活动有关的消息”“你有多大可能去和别人分享和地震募捐活动有关的消息”“如果你看到或听到和地震募捐活动有关的消息,你有多大可能去关注它”和“你会通过人人、微博、微信或其他社交媒体去交流和地震有关的信息吗”四个条目,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81。
7.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s)。包含“我准备参与和地震有关的募捐项目”和“在不久的将来你有多大可能会参与和地震有关的募捐项目”两个条目,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86。(表1略)
(二)被调查者及程序
按方便取样的原则于2014年8月至9月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向中国高校在校生发放问卷。研究者首先与10位来自5所国内知名高校的学生社团(如学生会等)领导者取得联系,然后邀请他们向高校在校生人群发送在线问卷的链接。研究者向每位学生社团的领导者发放一张面值100元的话费充值卡作为报酬,并从所有填写问卷的学生中随机抽取10名幸运者,奖励其每人一张面值50元的话费充值卡。此次调查共收回问卷586份,其中有效问卷512份,问卷有效率为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