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报名
有一种疾病叫嗜睡症(Narcolepsy),每1千个人中就可能有人患这种疾病(发病率3-16/10,000),表现为白天睡眠过多,记忆衰退,思维能力下降。大多数嗜睡症患者还会经历猝倒,这是一种肌肉张力的丧失。
嗜睡症是由产生食欲素(orexin)的神经元被选择性破坏而引起的。
嗜睡症可分为
嗜睡症1型(NT1)和嗜睡症2型(NT2)
。
NT1以慢性嗜睡和猝倒为特征,促食欲素神经元的严重丢失,脑脊液促食欲素水平非常低或无法检测到。
NT2的症状一般较轻,90%的患者的脑脊液促食欲素水平正常。
是什么杀死了产生食欲素的神经元,仍然是一个谜,但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是重要的机制之一。
流感疫苗引起的嗜睡症
NT1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直接证据来自于 2009-2010 年冬季的 H1N1 流感大流行。
临床医生注意到,在接种Pandemrix流感疫苗后,患NT1的人数激增,儿童和青少年达到8-12倍,成人增加3-5倍(Sarkanen, T. O., Alakuijala, A. P. E., Dauvilliers, Y. A.
& Partinen, M. M. Incidence of narcolepsy after H1N1
influenza and vaccination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leep Med. Rev. 38, 177–186
(2018).)。
研究发现,所有受影响的个体携带HLADQB1*06:02(晶体结构模型表明 orexin 蛋白片段非常适合 DQB1*06:02 的结合槽)。
国内H1N1流感大流行后的几个月内,NT1新发病例增加了三倍,可能是由H1N1流感感染本身引发的,因为当时国内的流感疫苗接种率非常低(Han, F. et al. Narcolepsy onset is seasonal and
increased following the 2009 H1N1 pandemic in
China. Ann. Neurol. 70, 410–417 (2011).)。
对流感有反应的CD4 + T细胞可能与MHC II类分子提呈的食欲素肽发生交叉反应。
自身免疫反应的靶点
目前的研究,食欲素肽是最可能的靶点。产生食欲素的神经元是NT1中唯一已知缺失的神经细胞,它们不产生任何其他独特的蛋白质。
食欲素仅在下丘脑中产生。下丘脑中食欲素神经元的丢失,可以解释嗜睡症的临床表现。
也有研究提出其他自身免疫靶点,包括 OX2R 和TRIB2,但 OX2R 和 TRIB2 在大脑中广泛表达,没有证据表明除了在 NT1 中产生食欲素的细胞外,会有其他细胞会丢失。
“杀死”食欲素神经元
CD4+细胞虽然不会直接破坏食欲素神经元,但它们可以释放细胞因子,从而刺激CD8 + T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对食欲素神经元攻击。
此外对于自身抗体是否参与嗜睡症也有一些研究。例如下列个研究:
例1Deloumeau, A. et al. Increased immune complexes of
hypocretin autoantibodies in narcolepsy. PLOS ONE 5,
e13320 (2010);
例2Tanaka, S. et al. Anti-Tribbles pseudokinase 2 (TRIB2)-
immunization modulates hypocretin/orexin neuronal
functions. Sleep 40, zsw036 (2017)。
参考文献:
[1] Siebold, C. et al. Crystal structure of HLA-DQ0602
that protects against type 1 diabetes and confers
strong susceptibility to narcoleps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1, 1999–2004 (2004).
[2] Chavda, V.; Chaurasia, B.;
Umana, G.E.; Tomasi, S.O.; Lu, B.;
Montemurro, N. Narcolepsy—A
Neuropathological Obscure Sleep
Disorder: A Narrative Review of
Current Literature. Brain Sci. 2022, 12,
1473. https://doi.org/10.3390/
brainsci1211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