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北证券研究所
欢迎您关注东北证券研究所,最新的研究报告、调研讯息和会议安排,东北证券愿与您相融相通,互琢玉成。
51好读  ›  专栏  ›  东北证券研究所

【东北策略】策略专题:化债落地,一石二鸟

东北证券研究所  · 公众号  ·  · 2024-11-12 08:14

正文


报告 摘要













会议聚焦化债,合理管控市场预期。 (1)本次会议的主旨是,围绕置换隐性债务的决议,做相关介绍以及问答;发布会中公布的具体化债规模也符合预期。(2)此前市场普遍预期其他相关政策不在此次发布会的内容范畴;蓝部长10月12日的发言陆续兑现,因此会中所说“积极谋划下一步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仍值得期待。(3)发布会召开前市场各种传闻,甚至愈演愈烈;此次发布会明确化债的政策路径,自上而下发力,有助于矫正市场预期,合理判断宏观经济。

十二万亿化债规模,攻守转换,一石二鸟。 (1)会议的核心内容为化债规模:2024年开始,连续5年中新增专项债中安排8000亿用于化债;2024-2026年每年2万亿债务限额;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合计12万亿规模,到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从政府披露出的隐性债务规模以及化解方案来说,是完全有能力和信心完成此次化债任务。(2)化债思路的转变,从被动式化债,不“爆雷”,转向主动化债,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这种思路的转变有利于自上而下地提振经济,其一是降低利息挤占地方财务支出,其二是畅通资金链条,释放占款,激活经济。同时,仍高度重视债务的监管,防范新增隐性债务,此条作为“铁的纪律”。(3)债务水平可控,即使叠加隐性债务,政府负债率为67.5%仍处较低水平;而且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资本性支出,建设具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亦是偿债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我国政府还有较大举债空间。

市场博弈预期回归中性,交易热度或面临降温,但调整即机会。 (1)发布会后市场普遍关注本轮政策是否符合预期,但不同投资者所处角度以及信息获取来源不同导致存在预期偏差,且偏差方差较大。因此市场分歧下将重回理性,聚焦政策本身是否有效;但本轮政策中的化债方案颇具开创性,具体效果有待观察,因此市场预期将回归中性判断。(2)短期内市场交易情绪表现过热,存在降温的可能性:MA200以上个股占比突破90%分位;ERP向下突破-1倍标准差;除公用事业、石油石化、银行、传媒和医药这5个行业,其余行业的换手率分位数均已经达到97%以上。但成交额持续维持在2万亿以上的规模,表明当前仍处牛市环境,调整即使上车机会。

长期迎来上行周期,短期仍以主题交易为主。 (1)化债时代来临,伴随化债方案的推进,地方政府将有更多余力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从历史经验来看,地方-中央的财政支出增速差能够刻画市场的走势,因而地方财政支出有望提升的背景下将推动市场趋势回升。(2)短期来看,市场面临过热风险,可以适当配置换手率分位仍相对较低的红利板块包括公用事业、石油石化和银行。但目前仍处牛市环境,应积极做多,而方向上面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的真空期,因此以产业端催化的主题方向为主,主要包括国防、通信卫星、半导体、信创等新质生产力方向;以及并购重组。

风险提示: 数据统计口径误差,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原证券研究报告发布于2024-11-11;袁野证书编号:S0550524030002 /谢立昕证书编号:S0550122050017)


关注我们














  • 东北 证券研究所公众号


  • 东北证券研究所小程序



法律声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