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药说药
姓药的来说药,带你进入最深层次的医药领域,把握医药动态,了解最新前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小药说药

点击化学:开启ADC的“黄金时代”

小药说药  · 公众号  ·  · 2025-03-11 06:3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01 -

引言

2022 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揭幕,将 点击化学 这一前沿技术推向公众视野。三位科学家的突破性工作,不仅革新了有机合成领域,更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 抗体偶联药物( 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 )的研发因点击化学的赋能,正迈向更高精度与更低毒性的新纪元。

- 02 -

什么是点击化学?

点击化学是一种高效、精准的分子合成技术,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快速、高选择性的化学反应,像 拼乐高 一样将分子模块连接起来。该技术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Bar ry Sharpless 2001 年提出,具有以下核心特点:

1. 高效性 :反应在温和条件下即可快速完成,产率高达90%以上,副产物极少。

2. 模块化 :通过标准化反应基团(如叠氮化物和炔烃),实现不同分子模块的灵活拼接。

3. 生物正交性 :反应在活体环境中(如细胞、血液)也能安全进行,几乎不干扰正常生理过程。

- 03 -

点击化学赋能ADC的三大核心优势

1. 精准靶向:告别 随机偶联 时代

早期 ADC 通过抗体自身赖氨酸或半胱氨酸随机偶联药物,导致药物 - 抗体比( DAR )不均,疗效波动明显。 点击化学 在抗体和药物上分别引入特定官能团(如叠氮化物与炔烃),实现 一对一 精准连接, DAR 值可控性达 96% 以上。

2. 超强稳定性:分子级的 铆钉技术

点击化学反应(如 CuAAC SPAAC )形成的环状结构(如三唑环)具有化学惰性,抗酸抗酶能力显著提升。实验数据显示,基于 SPAAC 技术构建的 ADC 在血清中稳定存放 3 天仍保持 95% 以上完整性,远优于传统硫醚键。

3. 多元化应用场景: 模块化 药物设计

通过 点击 - 释放 策略定向激活药物,例如 M1231 双抗 ADC 使用 IEDDA 反应,将毒性载荷仅释放于 HER2/HER3 共表达肿瘤。 双载荷 ADC 利用分支连接子搭载不同机制药物(如微管抑制剂 +DNA 损伤剂),通过一次点击反应实现双重抗肿瘤打击。


- 04 -

点击化学在ADC合成中的实际应用

点击化学在 ADCs 合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反应:

铜催化叠氮 - 炔烃环加成( CuAAC

CuAAC 是点击化学的核心反应,该反应利用 Cu(I) 催化叠氮与炔烃生成 1,4- 二取代三唑键,具有高产率、高选择性和温和条件等优势。在 ADCs 中, CuAAC 常用于抗体与连接子( linker )或细胞毒素的偶联,例如通过叠氮化抗体与炔基化药物分子的结合。但铜离子的细胞毒性限制了其在活体系统中的应用。

图示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应变促进叠氮 - 炔烃环加成( SPAAC

SPAAC 通过环辛炔的环张力降低活化能,无需金属催化剂即可高效反应,解决了 CuAAC 的生物相容性问题。已有研究通过 SPAAC LILRB4 抗体与 MMAF 偶联,成功构建靶向白血病的高 DAR (药物 - 抗体比) ADC ,表现出靶向选择性和良好药效。

图示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肟键形成( Oxime Ligation

利用醛 / 酮与氨基氧基的缩合反应,偶联位点可控。 例如,研究表明通过抗体的醛基修饰与氨基氧官能化的药物结合,可以形成肟键连接。尽管早期肟键因酸碱敏感性应用受限,但优化后的体系已显示出血清稳定性提升。

图示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迈克尔加成( Michael Addition

迈克尔加成反应是 ADC 合成中 最核心的化学偶联策略 之一,尤其在基于半胱氨酸的随机偶联技术中占据主导地位。该反应通过 α,β-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如马来酰亚胺)与巯基的共轭加成,实现抗体与细胞毒素的高效偶联。

图示, 示意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酰肼 - 异吡咯烷 - 斯佩格勒连接( HIPS

通过醛基与酰肼的缩合生成稳定的 C-C 键。例如,使用甲酰甘氨酸生成酶在抗体引入醛基,随后与含有异吡咯烷的载药接头反应,生成特异性 ADC 。实验显示该连接方式的 HIPS-ADC 体外活性与已获批 ADC 相当,并在动物模型中抑制肿瘤生长。

图示, 示意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狄尔斯 - 阿尔德反应( Diels-Alder, DA

正向 DA 反应 :通过双烯体(如环戊二烯)与亲双烯体(如马来酰亚胺)的环加成,实现温和条件下的稳定偶联。研究证明该反应制备的 ADC 在血清中稳定性优于传统硫醇 - 马来酰亚胺连接。

逆向电子需求 DA IEDDA :采用四嗪与环辛烯类化合物快速反应(速率达 10³–10 M ¹ s ¹ ),适用于活体环境。例如,抗体搭载环辛烯后通过 IEDDA 与四嗪修饰的载药 MMAE 连接,显著提升偶联效率及靶向性。

卡通人物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 05 -

突破与挑战:点击化学的未竟之路

1. 体内反应效率的优化
尽管体外实验显示点击反应高效,但活体环境中的复杂因素(如血流量、渗透压)可能降低偶联效率。解决方案包括开发更活泼的环辛炔衍生物(如 DIBAC )。

2. 连接子稳定性的平衡
过度稳定的连接子可能导致药物无法释放,而过于活跃的连接子易在血液中分解。新型 双响应 连接子(如同时响应 pH 和酶)正在临床试验中验证。

3. 规模化生产的成本控制
无铜点击试剂(如 DBCO )价格高昂,限制工业化应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如微生物发酵生产环辛炔)有望降低成本。

- 06 -

结语


从实验室到临床,点击化学正推动 ADC 粗放型 精准型 跨越。目前,全球已有超过 20 款点击化学衍生 ADC 进入临床,涵盖乳腺癌、淋巴瘤、实体瘤等适应症。未来,随着生物正交工具的迭代与跨学科合作(如 AI 辅助连接子设计),点击化学有望彻底改写癌症治疗格局,为患者带来更高生存质量与更长生存期。

参考文献:

1.Click chemistry in the synthesis of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Bioorg Chem.2024 Feb:143:106982.


公众号内回复“ADC”或扫描下方图片中的二维码免费下载《抗体偶联药物:从基础到临床》的PDF格式电子书!



公众号已建立 “小药说药专业交流群” 微信行业交流群以及读者交流群,扫描下方小编二维码加入 ,入行业群请主动告知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