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2
日,大新闻不断的一天,充满了悬疑的一天!
在中国的南海,解放军海军
48
艘战舰、
76
架战机和
1
万余名官兵参加了一场盛大的海上阅兵式。
在中美贸易战“战云密布”的时候,在台湾局势出现新变化的时候,这意味着什么,不用我多说。
4
月
12
日,还是亚洲博鳌论坛刚刚结束的第一天。
在这个论坛上,中国刚刚公布了“四大开放新政”,宣示了继续推进全球化的信心。
中国的一软一硬、一张一弛,拿捏得很好!
但恰恰是在这一天,香港金融市场出现了波诡云谲的走势:
港币对美元走势在“伦敦交易时段”创下了
33
年来的新低
,首次触发了香港金管局公布的“弱方兑换保证”。为了维护联系汇率制,香港金管局
13年来首次被迫出手
,抛售美元、购买了
8.16
亿的港元,以保证港元对美元不弱于
7.85
。
众所周知,香港是一个高度自由的微小经济体,所以汇率必须盯住最主要的强势货币,也就是美元。否则,香港这个自由港很难扛住风浪。
但仅有联系汇率制是远远不够的,就像一艘大船仅靠一根锚链,很难真正保持稳定,还需要一个够分量的锚。
这个锚,就是足够的外汇储备。
目前香港的外汇储备为
4415
亿美元,而且背后的中国还有
3
万亿美元,所以港币肯定是稳定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港币为什么近期对美元不断贬值?
上图是去年
1
月以来,美元对港币的周
K
线图,可以看出港币不断贬值。这个区间看起来很大,其实数值不大,仍然在香港金管局宣布的“强
/
弱兑换保证区间”里。
贬值的主要原因是,美元在不断加息。表面上,港币也在加息,但实际市场利率,港币是显著低于美元的。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港币利率跟美元利率不断拉开幅度,就给港币贬值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下图:港币和国际市场美元的利率)。
这时候,一种投机交易就成立了:抛售手里的港币,兑换成美元或者购买美元标的,以获得利差。对于机构,还会借港币换成美元,这将加剧港币的贬值。
有人或许还会问:既然港币贬值是利差造成的,港币加息不就可以了吗?
所谓的港币保卫战,看来仅仅是利率的问题,不会有其他什么阴谋吧。
说到这里,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
没错,港币加息,就可以解决贬值问题。这样,就用不着金管局干预市场,来打一场“港币保卫战”了。要知道,每当香港金管局被迫出手的时候,市场都有各种谣言,总是在传说:香港的联系汇率制要改变了,维持不住了!
但问题是,香港这种狭小的关税区、自由港,其资金来去自由,情况跟一个国家完全不同,会出现所谓的“反常识现象”。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当外部资金(一般是美元)涌入的时候,进入的资金需要兑换成当地货币,这样带来当地货币需求增加,当地货币升值;反之,当资金流出的时候,当地货币贬值。
香港的情况就比较复杂:外部资金进入香港,投资股市和楼市的时候,需要兑换为港币,则港币升值。当这些资金沉淀下来之后,港币变得充裕起来,利率下降,港币又会贬值。反之,当热钱离开香港的时候,会卖房、卖股,换回美元,这时候港币贬值。而当热钱走了之后,港币的流动性下降,利率回升,又出现升值。
此外,利率的升降,还会严重影响香港的经济走势,继续加剧热钱的进出。
比如现在港币贬值,理论上应该加息。但如果香港加息太急,则内地热钱可能回流内地,国际热钱撤走去欧美日,这个撤离会在短期内加剧港币的贬值。
更要命的是,加息未必能真正稳住港币,反而可能伤害香港经济。
香港经济这一轮回暖,人民币贬值预期以及“香港和国际市场存在利差”(
LIBOR-HIBOR
利差)有直接关系。现在,人民币贬值预期退潮,内地资金有撤离迹象,这时候如果加息过快(造成股市、楼市下跌,赚钱效应消失)刺激了国际热钱也加速撤离,香港经济将更加麻烦。
所以,每当主要经济体出现经济周期重大变化的时候,都是香港的敏感时刻,香港都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今天的港币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最终引发“港币保卫战”,很有可能不仅仅是纯粹的经济原因。
要知道,本周一和周二,俄罗斯刚刚遭遇了股汇双杀。下图是俄罗斯股市的走势:
下图是美元对卢布的走势:
俄罗斯事实上遭遇了美国发动的一场金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