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济寺
评论人韩青的自留地,游走在公益和媒体之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卢泓言  ·  不要攒局 ·  2 天前  
天玑-无极领域  ·  辞职创业 或 ... ·  4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谁将接管叙利亚? ·  6 天前  
反裤衩阵地  ·  琼瑶,一种理想人生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云济寺

公益行业的潜规则:大家好才是真得好

云济寺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3-16 00:40

正文

每个行业都有潜规则,公益行业也难幸免。不同的是,其他行业的潜规则多是出于利益,公益行业的潜规则是因为意识:要有“建设性”,要做“好人”。否则,就会招致白眼和冷落,和绝大多数资源绝缘。“建设性”已成为公益行业的一个思想毒瘤,这集中体现在项目评审和奖项颁发中。


一、不是人人都有建设的资质。


在我看来,所谓“建设性”,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内容上,不能只是批评,不提可行性建议。在抛出问题或提出异议的同时,要说明问题的解决思路或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二是态度上,即便说坏话,也不能说得太狠。先肯定大局是好的,发心是好的,这样才能让被批评方乐于接受,才能起到建设的作用。


这就决定了,“建设性”更适用于一个团队的内部讨论,或亲朋之间的私下对话,而非社会层面的公共对话。“建设性”的前提是,你要么身处其中,有建设的条件,要么经验丰富,有建设的能力。以建设性为标杆衡量稿件也好,筛选项目也罢,都是在混淆大社会和小团体的边界,也会让普通公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声音难以得到充分表达。


如果建设性成为公益行业的一种“政治正确”,那就容易损伤公益价值和公益样式的多元性,也会拉低整个行业的思考水准。


举例来说,环保人士批评鄱阳湖建大坝会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如果按照“建设性”的要求,环保人士先要说明如何解决干旱问题,才有资格说生态问题,但这并不是他们的专业领域,更不是他们的份内之责;另如,环保组织会对污染企业提起公益诉讼,如果按照“建设性”的要求,他们应该和企业共同协商,一块治理,问题是,那些企业会搭理他们吗?


再如,郑州被强拆的城中村村民批评拆迁政策,叫骂拆迁官员,如果按照“建设性”的要求,他们得先照顾郑州市的整体形象,先肯定官员的发心是好的,拆迁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代价,只是一不小心,才派了几十号人把他们家的房子给拆了,把坚守的村民打了一顿。将心比心,谁家房子被强拆了,自己还有这个耐心?


二、换个角度看,批判也是一种建设。


建设有建设的价值,批判有批判的意义,二者相辅相成。对于一些社会问题和行业问题,批判能引发关注,揭示根源,促成改变,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建设。


去年我在“NGOCN”上刊发的《去年99公益日筹款八千多万,有六千万去向不明?》,曾引发不少争论和质疑,说稿子引用数据失实、发布时机不当、标题不够精准、不应点名机构等等,除引用数据失实之外,其他问题在稿子里也确实存在,但这至少让公益机构的财务透明度再次引发关注。


一些基金会的朋友私下说,他们的工作量较往年增加许多,要盯着每个项目的进展,催着出结项报告和财务报告。腾讯公益的一些伙伴也表示,他们将会在技术上做一些改进,对参与筹款的公益组织提出更高的要求,让财务进展及时在网站上公开。


稿件是否有建设性,不在于姿态,也不在于发心,而在于后续影响,但这不是稿件作者所能掌控的,主要看相关方有无意愿达成改变。作者能做到的,顶多是文稿有理有据。


三、强调“建设性”会消解公民意识。


对“建设性”的过分强调,还会强化公益行业的“好人文化”,消解本就薄弱的公民意识。公民的两个特点,一是敢维权,二是说真话。好人的两大特点则是,做好事,说好话。


做好事,这点看似没啥问题,很多人进入公益领域,就是本着做好事的心,但因为没将公益视为一种权利,所以好事是能做就做,不让做就不做,而不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


说好话,就是赞扬和鼓励,多讲优点,不说缺点,至少不公开说缺点,这样才能少得罪人,有资源和氛围把事做好。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得好。就像公益行业的各种评比,多只见最好的,不见最差的,比如基金会中心网的透明榜单,大家只看到得分最高的数十家,像以往河南宋基会那样资产最多、最不透明的,已经很难在评比中看到踪影。


鼓励是一种力量,批判也是一种力量。很多社会问题和行业问题,如果不公开讨论,不公开批评,就很难引起重视,促成改变。这时候就需要公民意识了,尤其是说真话,或是符合实情的话,或是内心想说的话。真话可能是好话,也可能是坏话,但能引起重视的多是坏话。


“坏话”自然不中听,只能私下里说。在“好人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公益人虽然嘴上说着公益要“去道德化”,但内心中已经习惯了被外界褒扬和夸赞,外界一有批评,“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IBI”就成了本能的应激反应。


大一些的平台不好直接发作,便拿“建设性”作为他们积极防御的武器。但这不过是要求别人在公开场合把好话说出水准,在专业术语的包装下拔高自身地位,或者即便别人有些批评,说话方式也不能让自己不舒服,或过于难堪。


未结之语


想想很可笑,政府部门都没把“建设性”作为对公民批评的要求,公益机构却把这三个字时常挂在嘴边,记在心里。


如果这是和政府、企业打交道时的自我要求也就罢了,问题是,他们还把“建设性”作为对其他机构、项目甚至文章的要求,与“正能量”交相辉映,能不能解决社会问题暂且不说,在好人的集体簇拥下,公益盛世倒是呼之欲出了。


在我看来,中国公益行业的最大问题就是“好人”太多,“坏人”太少。连本该发挥“坏人”角色的评论文章,都在“建设性”的规训之下变得绵软无力,一团和气。




韩青,公益人,评论人,关注公益传播、城市生态、残障权利等领域。


云济公益,传播行善的力量。


佛有三个不能,不能改定业,不能化无缘,不能度尽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