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果盘点一番企业服务领域能够真正意义上做生态的平台级产品,非阿里钉钉莫属。作为一个具有巨头背景的平台,钉钉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企业服务市场的目光。那么,运行着目前企业服务最大第三方开放平台的钉钉,怎么看生态这件事?一直在中小企业市场中稳扎稳打的钉钉,又怀着什么样的愿景?以下是阿里钉钉负责生态和商业的副总裁张斯成博士近日在“企途时代•2016企业服务创投峰会上的演讲实录,略有调整。
我们基于240多万家的钉钉企业用户的使用数据制作了钉钉效率云图,按照不同的维度来反映对钉钉的使用程度。比如说按行业排名,IT互联网首当其冲,但随后就是传统制造业,贸易物流。又比如按地域排名,大家会发现这和中国中小企业分布的情况比较一致,但不同之处在于对于管理效率的追求会有细微差异,比如说杭州要比深圳和广州略高。这张效率云图真实的反映了中国企业在现代化管理上情况。
回归到我们为什么做钉钉这个问题,我们发现全球的效能演进是一个突飞猛进的过程。从1990年到2015年,全世界人口的增长非常平稳不到1.2倍,但GDP的增长将近38倍,特别是在2000年之后互联网爆发,GDP呈现指数式的增长。这说明了互联网对于工作效能的极大提升。2012年全球市值排名前十,只有苹果一家是互联网企业,而到了2016年,苹果依然排名第一,但增加了其他四个互联网企业。也就是说,互联网企业已经占据了前十名的一半,而且,没有一个中国企业。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全世界已经步入云和移动时代。从工作效率的角度看,当我们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还在工业时代的时候,以Google、Apple、Facebook等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在互联网时代奔跑了很久,甚至到达了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高峰。Alibaba虽然市值没有进入前十,但也很幸运的与这些企业同台竞技。所以,当我们回头看一个企业的发展时,我们首先关注的是生产力因素。而生产力创造价值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效率。最终一个企业能有多少效率,决定因素是管理方式。因此,我们专注于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
同样处于云和移动时代,传统的企业和新兴科技企业在管理方式上呈现的巨大差异,让这个时代充满了机会。中国4300万中小企业在管理方式上还是一片盐碱地。互联网企业先进在哪里?不是钱更多,不是人才更优秀,最根本的是互联网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这和传统企业等级严密的流水线管理完全不同。今天的社会,除了技术、硬件的更新换代,更重要的是管理方式正在发生变革。分工更加细致,而互联网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激发了个人的创造力、自驱力,企业效率因而得到巨大提升,获得高速发展。中国的人才、资金,应该进入到价值创造体系,帮助企业提升效率,产生价值,这是这个社会成长的基本。
钉钉就是因为我们经过了这样的观察和思考做出的产品。很多朋友提到国外是不是有对标公司?钉钉在国外没有对标公司,其实钉钉跟Slack不一样。我们的产品形态体现我们对于中国企业的理解,反而是很多同类型的产品他在后面不停的追随我们。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为中国的中小企业打造沟通和协作的高效平台。
输出阿里十七年沉淀的管理经验
我们说钉钉是一种工作方式,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专为中国企业和组织打造工作进行沟通和协作的平台。我们是一个原创和专业的平台,首先在沟通这样高频的信息领域,我们提供了一系列非常适合中国企业的功能和服务,比如企业通讯录、企业群、已读未读功能、电话会议、DING、视频会议,可以随时随地实现移动办公。而在协同领域,我们推出了智慧办公。从以人为本的立场出发,云和移动时代的竞争根本在与对人的科学管理。智慧办公是一个简单的套件,将信息、工作、人融为一体。比如说管理中常用的考勤、审批、日志、签到、管理日历等,可以基于阿里巴巴数据观,实现工作的可视化,实现工作过程的共享与透明。在这种机制下,优秀的员工,随时随地可以脱颖而出,实现价值的爆发,拉动企业效率的提升。
现在中国的4300万中小企业大部分还是停留在纸质办公时代,而我们看到美国2200万家企业已经进入IT时代。看左图,如果以中国4300万企业为基数,美国2200万家企业是中国的四倍,而顶尖的科技企业甚至达到了八倍。钉钉,就是为了效率而生,为中国企业进行赋能。钉钉输出了阿里巴巴十七年来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验,如果用好钉钉,中国企业就有机会一步进入云和移动时代,直接提升八倍的管理效能。
举个例子,一个是非常典型的中小企业叫康帕斯,它是跟着钉钉一起成长的。让我们看看CEO史楠是怎么说的:“2014年底公司使用钉钉,公司想要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可能需要用3到4年的时间,钉钉让我们用一年可以做到了。如果说过去的业务模式是火车头,那么现在使用钉钉就是高铁动车的模式,每节车厢都可以驱动整个列车往前跑”。康帕斯原来的业务是传统的分销,现在的康帕斯是互联网+的业务集团,发展速度非常快。康帕斯在2010年成立的,当时有50人,到2014年人员增长一倍,业绩也增长了一倍。2014年开始使用钉钉,到现在人数又增加了一倍,但是业绩增长了六倍。
我们还有一家大公司客户复星集团。复星集团也是非常有名的投资集团,复星集团内部IT是非常强大的,但他们依然选择钉钉作为移动办公的基础平台。它的信息总监说,钉钉最关键的是帮助他们把各个子公司的信息边界打通了,这样所有的信息和数据流动变得非常的顺畅。他们的移动管理平台叫做复星通,就是基于钉钉开放平台做的。这意味着钉钉本身有能力满足大型公司一步跨入移动时代的需求。复星集团有八万多员工,全部可以用一个手机管理起来。当然还有很多传统公司也用钉钉,比如双汇,还有一些外企,比如统一、英特尔都在使用钉钉。
向死而生,帮助4300万中小企业进入云和移动时代
下面讲一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感悟或者叫方法论,对于很多创业企业而言或许能够避免踩坑。我们的发展非常快,2014年是新生阶段从零开始,2015年50万家企业,到现在有240万家企业。我们的使命就是帮助4300万中小企业进入云和移动时代,很纯粹。这里我们有一句话是向死而生。大家觉得钉钉是阿里旗下的,是富二代,但其实不是,对我们来说任何一个决策的失误可能导致整个团队的变化,所以这个方面我们强调向死而生的文化。
第二点是共创,就是跟客户在一起,跟客户的客户一起工作,我们是一起工作而不是做用户调研和访谈。这个是很多创业企业可能没有经历过的。刚才在座的51社保也在跟我们合作,我们从合作第一天就告诉他这是我们的工作方式,我们希望他们也是跟我们一样的工作方式,因为这是创造超出用户预期的产品体验的方式。
第三是以人为本,我们内部非常强调所有的团队成员必须向前一步,做到自我管理、自我驱动、自我学习。第四我们叫做数据为先,我们有一个“数据第一”的观念,通过数据做运营去优化产品,在每一个角落的数据都要反应到产品里面。因为优秀的产品会说话,如果不重视产品的体验,你最终会被用户用脚投票的。
还有就是“快”。我们的创始人无招有一句话叫做“现在、立即、马上”,如果想到或者决策一个事情就马上执行,马上执行到位,马上看到效果,而且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最后我们非常重视过程和结果,阿里内部有句土话,叫“没有过程的结果是垃圾,没有结果的过程是放屁”。这是我们非常尊重的一句话,这代表拿不到结果你付出再多过程也没有用,对于一家在路上的创业公司意味着死亡。我们非常开放的看待整个生态,非常欢迎创业伙伴一起往前走,这是我们的定位,我们也是要做这样的企业服务的基础平台。
钉钉是只会专注到刚性和共性的需求上面,我们所有的合作伙伴是做行业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事情。比如人力资源行业,这一块肯定会有非常优秀的公司,我们非常欢迎优秀公司在钉钉上面提供他们的服务。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赋能ISV,我们的方式很简单,第一提供稳定性、安全性,这是一个基础平台,其次我们提供统一通讯和多端同步的能力,最后我们提供帐号免登、支付入口、数据报表给所有的合作伙伴。开放是我们非常愿意坚持的一个原则,我们整个开放平台从2015年10月份做,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我们践行开放、共生、多赢,我们一定是非常强调共生这个点。
我们开放三百多个API,到现在为止我们是业界开放最多API的平台,基本上可以实现钉钉一半的功能。我们现在有三万多名开发者,他们已经开发两千多款应用,服务20万家企业。我们还有一个线上应用中心。我们自己本身设立了一个10亿人民币基金,支持创业伙伴。同时我们跟创新工场、红杉、IDG等都有合作,我上午还跟华创聊得很深入。我们愿意跟所有的业界合作伙伴一起扶持我们的创业者。
我们对合作伙伴的期望就是跟我们一样疯狂,钉钉在阿里内部有一个外号叫做“疯人院”,因为钉钉的工作方式非常疯狂,整个互联网方式是996,我们是007,我们除了睡觉都在工作,所以我们希望所有人跟我们一样疯狂。这是我们今年7月份的时候搞的“中国好SaaS”的活动,也是为了向所有的SaaS行业的创业者创业团队提供一个机会,能够在钉钉这个平台接触用户,体会用户的痛点。我们10月份开启了“企业服务计划”,这是钉钉上面做企业服务的金字塔尖,能够进入企业合作计划的合作伙伴必须相当优秀,因为对产品的要求相当严格,但是我们提供的支持会相当多。
我们服务中国众多企业的时候,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做企业服务的公司,他们都会面临一个选择,到底服务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往往很多创业团队选择了大企业,为什么,因为大企业相对来说能够获得的利润和收入比较稳定,但是大家忽略了中国的大企业在所有的企业总数里面只占1%,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没有人关注,但是这些99%的中小企业在管理上面的诉求是非常强烈的,也拥有强大的购买能力。
所以我呼吁大家做创业方向选择的时候,多重视这些中小企业,真正为这些中小企业去服务,满足他们的诉求。因为中小企业一旦发现优秀企业和普通企业的差距,知道优秀企业是怎么做的时候,他们往往可以爆发非常强的生命力。所以非常希望在座所有的合作伙伴、创业精英跟钉钉一起开启有温度的工作,让中国4300万家中小企业做到企业有活力、员工有温度。谢谢大家!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