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内容及后续影响。包括《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性,并围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改革实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内容及影响
会议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关键观点2: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展开评论员文章
文章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和举措。
关键观点3: 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关键观点4: 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部署和目标
文章介绍了全会科学谋划的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以及对未来五年和2035年的重点改革举措进行部署。
关键观点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推进改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
正文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人民日报》自7月20日起连发六篇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收藏学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全会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排在首位的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才能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要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一定能实现到2035年的目标,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这次全会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
全会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
这些举措的落地见效,必将不断造福人民。
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会通过的《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注重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是其重要特点。
必须深刻认识到,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只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才能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只有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才能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只有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才能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只有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才能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只有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才能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会通过的《决定》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框架下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改革,注重全面改革、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其重要特点。
必须深刻认识到,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才能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只有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才能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只有增强文化自信,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才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只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只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才能建设美丽中国、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