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岛晨报
半岛晨报-----离事实最近,离百姓最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  ·  开工第一天,最意难平的事 ·  7 小时前  
新华社  ·  3岁,100亿! ·  8 小时前  
新华社  ·  破60亿! ·  4 天前  
江南晚报  ·  飙涨!见证历史!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岛晨报

30岁男子穿耳洞,竟然得了这种病!每年35万人因此病丧命……

半岛晨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29 17:55

正文


【戳↑↑↑图片查看更多】

昨天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七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世界肝炎日主题为“爱肝护肝,享受健康”。


公众调查显示,甲、乙肝有九成至九成半的人知道,但”沉默的杀手“丙肝却只有不到四成人知晓。而事实上,体检不查丙肝,我国共有2500万人感染丙肝,且1/3慢性感染者肝硬化、肝癌,每年35万人因丙肝相关并发症而亡。


丙肝可治愈,规范治疗要趁早,十大丙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更要定期筛查。


病例:
潮男穿耳洞  穿出丙肝来

吴先生经营着一家服装厂,自称“半个身子浸入时尚圈”,是朋友圈里公认的“潮男”。去年,“三十而立”的吴先生,送给自己的30岁礼物是一对耳洞,穿了耳洞的他,钢钉、黑石、银珠子等耳饰换着戴,很是招眼。

网络配图

没想到的是,半年多过去,一向爱健身,体质保持不错的他,一段时间总是有疲累感,肝区说不出的不适感。于是吴先生干脆到医院,诉说症状,在医生的指引下做了体检。结果证实他感染了丙肝。


“医生追问我,这几年有没有输血、使用白蛋白等血液制品,有没有到不正规的地方做牙科治疗等等,我都没有”,吴先生回忆,“见血”的情形,也就穿耳洞那次了,当时就选择在街边随便找人“啪啪”两下就完事,可能是消毒不过关,竟然穿出丙肝来。


警惕:
十大丙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


十大丙肝病毒(HCV)感染高危人群


1、凡是有输血或献血史者,特别是在1996年前接受过输血或有反复献血或有单采血浆史的患者。我国从1993年起对献血员筛查丙肝抗体,但由于所用试剂不完善,筛查指标不多,部分地区普及度不够,仍有输血后感染丙肝的现象,直到1995年得到明显改善。


2、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筛查时需注意排除抗-HCV假阴性。


3、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筛查时需注意排除抗-HCV假阴性。


4、针刺、刀伤或者破损黏膜处接触过HCV阳性血液者。


5、与他人共用注射器者,如吸毒患者。


6、与HCV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包括夫妻、子女、父母及其他密切接触者。


7、在不正规医院进行过牙科手术、肌肉或经脉注射、针灸的患者。


8、在消毒不严的场所进行耳朵打孔、纹身美容、修脚等的人。


9、诊疗过程中有过意外刺伤的医护人员。


10、有不安全性交史的人。



危害:
每年35万人死亡与丙肝相关

“肝炎?你是说甲肝、乙肝吧?”说起病毒性肝炎,很多人不知道,还有丙肝。据中国肝炎防控基金会近年进行的一项公众调查,只有38%的人听过丙肝,远低于甲肝(91%)乙肝(95%)的知晓度。


其实,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超过1.85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而在我国,丙肝更是导致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我国感染人群约为2500万,同时约1/3慢性丙肝患者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每年因丙肝相关并发症而死亡人数高达35万。


网络配图


治与防:
无疫苗可防 但抗病毒可临床治愈丙肝

与甲肝、乙肝不同,丙肝是可临床治愈的。


世界卫生组织在《丙型肝炎感染者筛查、关护和治疗指南》明确提出:各国要加强对丙肝的筛查识别,高危人群要及时进行筛查,一旦确诊就要接受正规的治疗。我国也于2014年12月15日出台了《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标准。


陈肚教授指出,绝大多数患者对丙肝缺乏了解,在被确诊后,都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丧失治疗信心等一系列负面情绪,而事实上,大约有70-80%的丙肝患者可以通过干扰素的规范治疗而治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