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视觉志
你陪着我的时候,我没羡慕过任何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日闵行  ·  社区食堂点位固定、成本高,他建议…… ·  昨天  
程序员小灰  ·  我的AI数字人形象升级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视觉志

半夜看鉴宝直播,年轻人把嗓子笑哑了

视觉志  · 公众号  ·  · 2024-01-07 20:00

正文

小视的珍珠直播专场要来了!为大家精选了多款国货之光、性价比超高的首饰,福利从开场炸到结束,快预约直播一起畅享惊喜折扣吧!



近几年,出现了一种神秘的直播间,几分钟就能决定几百万“资金”的走向。


一个美女主播,收到富豪男友赠送的翡翠镯子,镯子晶莹透亮,据说价值几百万,主播很是喜欢。



但在直播间,一位鉴宝师看了几眼,就拆穿了几百万背后的“真相”。


原来所谓翡翠镯子就是个透明锃亮的酒瓶底。


一语惊醒梦中人,女主播也回忆起男友送礼物时埋下的伏笔。



在直播间,鉴宝师和网友们不仅旁观了一件“宝物”的贬值,更见证了一段爱情的破碎。


像这样的闹剧,在鉴宝直播间,每天都在上演。



人才辈出的宝友


在直播间负责鉴宝的老师们,个个都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掌眼”多年的经验。


无论你拿的是金银珠宝,还是各朝文物,他们总能精确地判断真假,并且给出估价。


但在直播间请求鉴宝的宝友人才辈出,经常掏出超出人类认知范围的宝贝。


在几万人的注视下,一位宝友直接掏出100克拉超大钻戒。


这颗有望让吉尼斯世界纪录动摇的“钻石皇帝”,逗得老师喜笑颜开。



当一尊水晶奥特曼出现在镜头前,见惯了风风雨雨的老师,仍能镇定地报出这尊“外星菩萨”的真名。



还有宝友在地摊上淘到一幅《睡虎图》,摊主声称别人开价一千万他都没卖,100元卖给了宝友这位有缘人。



老师看到这幅画,只能夸赞它的细节细腻,老虎睡姿慵懒,物超所值。


分辨出沾满泥土的迫击炮炮弹,救人一命,老师的功德簿上便又添一笔。



线下“海选”式鉴宝,能挖掘出更多藏在民间的宝贝。


当一位大爷掏出祖传汉白玉晾衣架,见多识广的老师也受到了震撼,嘴巴久久不能闭合。



看直播鉴宝“走火入魔”的网友,吃个葡萄都能吃出珍贵玉石。



在直播鉴宝中,时常也能看到一些“真家伙”。


当老师们看到这些疑似来路不正或是法律禁止收藏的文物,他们就会贴心地把计量单位换成年。


“你这个东西要卖,怎么也得小五年、大四年(有期徒刑)。”



曾经有宝友,在直播间亮出一套编钟。


老师一眼就看出是仿品,并给出真品的“估价”——无期或死刑。



面对这类藏品,老师们通常会诚恳地给出指导意见,建议宝友上交国家。


有时,直播间在充满欢声笑语的同时,还能绽放出几缕正道的光。


有一次,老师在鉴定一个罐子,“宝贝”上面厚厚的土让他心生疑虑。


对面的宝友很快道明宝物来历,原来是他逮盗墓贼收缴的赃物。



老师这才知道,对面原来是一位警察同志。


和更想知道宝贝值多少钱的宝友们不同,警察同志最想了解的,却是文物的历史价值。



为了办案,警察同志还连夜研读《文物法》。


术业有专攻,专长鉴宝的老师,也算是来了一把跨界合作,为文物保护事业尽了一份力。


在鉴宝直播间,大家总是能收获别样的乐趣。



昔日辉煌


其实真要算起来,网络直播连线鉴宝只能算个后辈。


曾经层出不穷的电视鉴宝节目,构成了一代人独特的记忆。


2002年10月,新版《文物保护法》颁布,在特定情况下,文物的个人收藏和交易首次获得法律许可,中国掀起一波收藏热。


各种捡漏得到宝物一夜暴富的传说在坊间流传,许多人都怀揣着靠宝物“逆天改命”的梦想。


2003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艺术品投资》栏目推出周末特别版《鉴宝》栏目,大获成功,各地方台纷纷推出鉴宝类节目,最高时,全国有50多档鉴宝节目同时播出。



在诸多节目之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和珅”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


每期节目,围绕中华文化艺术瑰宝中的一个主题进行,共分为亮宝、辩宝、护宝三个环节。


让人印象最深的是护宝环节,专家出具鉴定书,如果鉴定结果为赝品,王刚就拿着护宝锤,把“宝贝”狠狠砸碎,寓意不允许赝品再流入民间。



之前花大价钱买下宝贝的宝主,在这一锤子之后,总会显得失魂落魄。


更有宝主当场发飙,质疑专家的鉴定结果。



有的节目为了提升收视率,还为宝物赋予了一段曲折的故事。


不识货的农村亲戚用文物喂鸡、为了爱人重金买下文物当礼物却换来指责,这类吸引眼球的情节层出不穷。


甚至还有偷母亲宝贝,讨好未来婆婆的戏码。



文物动辄几百万的价值,打击赝品的快感,都牢牢吸引着大家的眼球,鉴宝类节目的关注度持续飙升。


但作为节目核心的“真假”问题,却一直饱受争议。


各种鉴宝节目为了收视率或利益,有意歪曲鉴定结果的丑闻频频曝光,鉴宝节目的“立身之本”受到极大冲击。


2012年10月,一位姓付的鉴宝人带着一件甜白釉压手杯,登上了《天下收藏》的舞台。


在场的三位专家都给出了赝品的鉴定意见,王刚当场砸掉了这只杯子。



不甘心的鉴宝人带着杯子残骸到其他机构鉴定,别的专家却认定这是真品,并且给出2亿的估值。


于是,鉴宝人和《天下收藏》及王刚对薄公堂,《天下收藏》也因此停播。


2017年,知名鉴宝专家蔡国声受邀参加某节目,却发现一旁的所谓“专家”,好几次把假货说成是真品。


蔡国声看不过眼,拂袖而去,发布视频对这一现象进行抨击。



鉴宝节目,就这么在一片质疑声和互联网的冲击下,逐渐走向没落和沉寂。



上下五千年


从电视鉴宝到直播鉴宝,变的是呈现形式,不变的是对鉴宝这件事的狂热。


或许只有在中国,鉴宝才有长盛不衰的基因。


这背后是五千年历史带来的深厚底蕴。


许多国宝都曾流落民间,那时,大家真的可以在路边捡到宝贝。


西汉皇后之玺,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吕雉的玉玺,还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了“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的名单。



如此重要的国宝,被发现的过程却很“草率”。


1968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咸阳市韩家湾小学的学生孔忠良走在放学路上,突然一个闪着白光的东西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原本以为是一只兔子的眼睛,但当他追过去才发现,那是土里掩埋的一块石头,挖出一看,原来是一方晶莹剔透的印章。


他把印章带回家后,他的父亲觉得这可能是一件文物,第二天就把印章送到了西安,由专家鉴定出它的“身世”。


像皇后之玺这样“蒙尘”的宝贝,比比皆是。


战国鸟盖瓠壶是1967年一位文物工作者在陕西省绥德县废品站发现的。


      图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春秋时的青铜兵器高子戈,最初是当地一位农村小孩发现的,被当废品卖了不到6块钱,后来辗转被文物部门发现并收回。



无论是流落民间,还是一直被妥善保存,国宝大多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


《国家宝藏》里有过这么一段故事。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和故宫同岁,是紫禁城的起点,也见证过数百年间的风风雨雨。


这件青花瓷器通体绘有翻转的海浪和山形,两者组合为“江山”之意,寓意福山寿海、江山永固,整体颜色也是青翠浓艳,牢牢抓住大家的眼球。



但饱和度如此之高的青色,需要使用产自中东的苏麻离青。


但是,当时统治苏麻离青产地的帖木儿帝国,正在对大明虎视眈眈,第一任统治者帖木儿甚至于1402年,欲以百万大军侵略大明。


两国局势一度十分紧张,苏麻离青可能就这么断绝来源。


外交家郑和与帖木儿帝国的使臣进行友善交流,代表大明展现了兼容并蓄的大国气度,以及敢于抗争的大国自信。



两国才能重启贸易,如此美丽的瓷器,才能继续烧制。


而这不过是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历史里的一个片段。


中国有着数不胜数的历史文化遗产。


「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六百年紫禁城」


「宝刻渊薮,汉青永照,九百三十年西安碑林」


「壮志谐风雅,咫尺筑天堂,一千年苏州古典园林」


.......


时间的洪流滚滚向前,那一座座遗产,一件件瑰宝,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向我们诉说着中华文明过往的辉煌。


这些过去的故事,注定怎么都讲不完。


但有许多珍贵的瑰宝却流散海外,迟迟不能回家。


近代的中国满是动荡,就像一个敞开大门的宝库,被列强疯狂劫掠。


据统计,中国流失国外的文物多达164万件,被全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


有人说:“中国最好的文物不在故宫,而在大英博物馆。”


      图源:界面新闻   


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甚至直接被命名为中国馆。


那些流落海外的宝物并没有得到妥善照顾。


很多文物都是裸展,没有玻璃柜保护,连隔离藏品和游客的栏杆都没有,游客破坏藏品的事情时有发生。


2017年,在美国费城的富兰克林科学博物馆,一名男子醉酒后,掰断了从中国租借的兵马俑的一枚大拇指。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摹本,是当今世界现存最早的中国绢画,1900年被英国人从颐和园抢走,1903年大英博物馆仅花了25英镑购入。


当时的工作人员将这幅无价之宝切割成了几块,这对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导致它一直开裂掉粉。


最后,大英博物馆请来中国修复专家邱锦仙出手,《女史箴图》才得以修复。



《女史箴图》已经算是幸运儿,还有许多珍贵的中国画,因为保存不善已经成了残片,只能像垃圾一样堆在储藏室里。


它们在离家万里的暗室里,无人问津,逐渐腐朽,再也不复昔日美好模样,这让人何等痛心。


每一件宝贝,都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切面。


中国人对宝物的喜爱,是在厚重文化之中浸染的成果,对宝物的爱护,是刻印在我们基因之中的密码。


我们热衷围观鉴宝,是希望那些真正宝贝的价值为人知晓,希望老祖宗传下来的瑰宝能得到善待,从而能把承载的底蕴展示给更多人。


愿那些流落海外的文物能早些回家,也愿每一件宝物,都能得到妥善照顾。


参考资料:

1. 《在鉴宝视频中,我明白了乾隆原来死在埃及》 新闻哥
2. 《“没有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央视网
3. 《中国人有多好忽悠?看看这个节目就知道了...》 凤凰weekly
4. 《我在网络鉴宝里,发现了奥特曼的真相》 情报姬
5. 《在线被判死刑和无期,鉴宝直播成了网友们的快乐源泉。》 差评
6. 《在短视频平台,鉴宝成为了爆红的行为艺术》 3DM游戏网


7 / Jan / 2024

监制:视觉志

编辑:离荫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