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C爸妈 cc-bama
清明节要到了,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一块祭拜,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或将被提起。
很多父母说,孩子这么小,没有必要理解死亡吧。
但是,真的避的开么?
给孩子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当你讲到白雪公主的母亲去世了,如果孩子问“什么是去世?”,你回答“就是再也看不见妈妈了”,你知道孩子会有多恐惧?
如果你直接了当的告诉孩子死亡是消失、是没有了,对孩子来说,这真的是个很可怕的事情。
死亡是一个悲伤而沉重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向孩子解说死亡,让孩子了解生命的轮回和意义?
当你不知如何向孩子解释“人的死亡”时,不妨从“死亡绘本入手”,另一个角度向孩子诠释“生命”与“死亡”的意义。
就像彭懿先生在他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所述说的那样“经典图画书以震撼心灵的方式,让孩子感知生命,解说父母无法生动言说的挫折、灾难、离别和死亡……”
所幸,我们的孩子出生的这个年代,有很多非常出色的生命和死亡教育绘本。
所以,死亡可以是《一片叶子落下来》;可以是一朵《彩虹色的花》的轮回;可是是“爷爷变成了幽灵”;可以是一只獾给朋友留言“去下面的长隧道了”...
死亡不是消失,是转换,是依然给活着的人带来温暖和力量。
就像重温一遍和爷爷在一起的日子相约要不是的想念对方(不过,不用一直想着);
就像即便去了下面的长隧道,但是朋友们都在通过獾留下的礼物怀念它;
就像那只名叫苏菲的蜘蛛,一直织一直织,它最后的杰作盖在了熟睡的小宝宝身上,留下了它的柔软和美丽。
生命就是一场永不休止的轮回,没有人可以永远不死,但,世界依旧温暖而美好。
《爷爷变成了幽灵》
艾斯本最爱的就是爷爷,妈妈说爷爷变成了天使,爸爸说爷爷变成了泥土,但是这两者都不能让艾斯本信服。
他相信爷爷是变成了幽灵!
书上说,人会变成幽灵是因为他忘了做一件事。
艾斯本陪着爷爷找那件忘记做的事,从爷爷的一生到与艾斯本的点点滴滴。
原来爷爷要做的事是:“我忘了和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说到这爷爷和艾斯本都哭了。
爷爷对艾斯本说,你要乖一点(但也不用太乖),有时候死亡就是我们要时不时的想着对方,(不过,不用一直想着)。
最终放下爷爷的艾斯本叹了一口气,“我想明天我可以去幼儿园了”。
《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
汤米还是小男孩的时候,它有一个外婆住在楼下,还有一个曾外婆住在楼上,汤米喜欢和楼上的外婆一起绑在凳子上吃糖果、听故事。
后来曾外婆去世,汤米问妈妈“楼上的外婆再也不会回来了么?”“不会了,不过每当你想起她,他便会回到你的记忆里。
也许天上的流星就是她给你的亲吻呢。”
多年以后,汤米长大,楼下的外婆也去世了。
汤米想“你们俩现在都是楼上的外婆了”。无论孩子多小他都有权利知道,即便肉身易逝,爱却永不蹉跎。
《小鲁的池塘》
小女孩和小鲁是住在同一条街上的邻居,他们总是形影不离。但小鲁的心脏病日益严重,最终故去。
校长说大家应该做一件事来纪念小鲁,于是他们为小鲁修建了一座池塘。
作者一层层细细地描写小女孩在面对好友小鲁死亡时内心的真实感受,从愤怒、难过直至失落和不舍,再由各种可以纪念小鲁的活动,来抹平内心的创伤。
最终,小女孩明白了,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它会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存在,它会存在所有爱他的人的心中,保有暖暖的温度。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
爷爷去世了。全书通过孩子的视角,描述爷爷的样子。
对爷爷去哪里的追问,让读者随故事情节的发展体会到失去亲人的哀伤与对生命价值的感悟。
这是一本教孩子如何面对死亡和接受悲伤的图画书。
它不只是一本童书,也为所有失去亲人的大人带来了心灵的抚慰与震撼。让孩子理解生命的逝去,也是孩子理解世界的一部分。
《祝你生日快乐》
这是一个“讲述生命的脆弱和美丽的故事”。
有个患癌症的小姐姐,因为常常吃药、打针,头发都掉光了,所以戴着一顶帽子。
有一天,当风把帽子吹走的时候,一个叫小丁子的小男孩儿骑着脚踏车来到了她的身边。他为她追回了帽子,他给她带来了友情。
两人相约在小姐姐生日那天一起打开开心锁,一起许愿。虽然,那天小姐姐姐没有来,但是小丁子还是为小姐姐许下了美丽的心愿——祝你生日快乐!
故事和死亡有关,却不悲情,没有凄凄惨惨、生离死别。
读完全书,你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沉重之感,在你的心里反而会充满着温暖与感动。死亡,原来也可以如此浪漫温馨!
通过动、植物身上发生的故事,生动讲述的生老病死,有时候孩子更易接受。
《獾的礼物》
獾离开了朋友,留下一封信,“我到长长的隧道的另一头去了,再见!”
但是朋友们都在通过它的礼物怀念它。
鼹鼠告诉大家獾是怎样教他剪纸的,青蛙告诉大家他是怎样跟獾学溜冰的,狐狸想起了獾教他系领带……
这些技艺,都是獾留给他们的礼物,这些礼物让他们互相帮助。
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鼹鼠爬上他最后一次看到獾的山坡,他要谢谢獾给他们的礼物。他轻轻地说:“獾,谢谢你。”
在这个动人的故事里,獾的朋友们学会了接受它的死亡,苏珊·华莱的儿童图画书首次亮相,就一鸣惊人。她迷人的插图将伤心的文字衬托得十分完美。
《我永远爱你》
男孩看着她的狗——阿雅一天天的老去,却无能为力。
连医生也没有办法,因为它太老了。
在每晚临睡前,男孩都会跟阿雅说“我永远爱你”,当阿雅的生命走到尽头时,这句话确是男孩伤心之余最大的安慰。
当你及时的想所爱的人表达了你的爱意,当永别来临的时候就不会有悔意了。
《苏菲的杰作》
苏菲不是普通的蜘蛛,苏菲是艺术家。
她一直以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去对待她身边的人,苏菲一直织一直织,最后把自己的心也织进了毯子里。
苏菲年幼时稚嫩可爱的打扮,年老后苍凉的面容,都让人心有触动。
每一个生命,都有你不知道的使命,从前在讨厌蜘蛛的人,看完这个绘本也会眼角泛湿,从此善待每一个生命。
苏菲最终离去,但是她在自己的作品里留下了它的柔软和美丽。
《一片叶子落下来》
我从哪里来?我会去哪里?为什么要活着?死是怎么回事?
一片叶子回答孩子所有关于生命的疑问。
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在于给别人带来快乐;死亡并不是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彩虹色的花》
一朵花的轮回。
原野上突然开了一朵彩虹色的花。
终于能见到太阳了,她十分高兴,由衷地愿意跟每个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她将自己的花瓣都用来帮助有困难的小动物蚂蚁,蜥蜴,老鼠,小鸟和刺猬。
最后,自己却被白雪掩埋在大地。
但是希望和梦想还在继续,当春天来到时,新的花朵又在阳光下绽放开来……
据说一个人一生中有三次机会和绘本相遇:幼儿时期,初为父母,年过半百。
陪CC共读的这三年,我更加深刻的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我看到了绘本对CC的影响之大,对我的改变之深,也明白了为何年过半百之人却能创作出最震撼人心的儿童绘本。
知天命之后的顿悟才是真正的豁达。
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可是东方人却对死亡避恐不及,与之相反,西方国家却有大量描绘死亡的绘本。
西方人面对死亡也会悲伤,但是更会理解为是生命的一个常态,而东方人面对死亡表现出的却是深深的恐惧。
但是,知道吗?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生命和死亡的教育,那么成年之后我们就不会有勇气正确的面对重病和死亡。
所以,给孩子引进关于“死亡”的绘本这件事,时机不到,无需刻意提起,时机来了,也无需刻意回避。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新时代、新父母、新理念,育儿需要鸡汤,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婴幼儿养育、疾病、心理知识。原创公众号:CC爸妈(cc-bama)
商务合作请联系QQ:2916006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