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三水交汇湾区的规划研究范围,以滨江沿河两侧各4-6公里的腹地区域为主,北至申嘉湖高速,南至大叶公路,西至沪闵路,东至三鲁公路,总面积约88平方公里。
三水交汇湾区范围图
如上图所示,红框内是核心空间设计范围,它以滨江沿河两侧各2-3公里的腹地区域为主,东至浦星公路,南至金庄公路-金汇工业路,西至莲花南路-白庙港,北至东川路-盐铁路,
总面积25平方公里
。
这里,由三水划定生成了两区四镇,分别是闵行吴泾镇、浦江镇,奉贤西渡街道、金汇镇。这里有着上海独特的“三水八岸、十字水系”格局,将成为“
上海南部世界级新型滨水中心区、未来城市创意湾和城市会客厅
”。
按设计要求来说,
这里将
对标世界级滨水区,绘制地区发展的整体蓝图
。
三水行政区域位置图
湾区西接太湖流域、东向汇入东海、北通长江口、南达杭州湾,又处于上海城市发展南北主轴(南北高架)的南延伸段中心位置,与人民广场所在的城市主中心相呼应。
黄浦江沿线主要开发区域
浦江第一湾,也是黄浦江流入上海主城区直至长江入海口的第一个水湾,犹如
无限的发展机遇涌入大上海的第一道门户。自此由南向北,历经各大著名成熟、新兴热点滨江板块。其中包括
三林滨江-华泾板块、世博前滩-徐汇滨江板块、外滩-陆家嘴-北外滩滨江板块、金滩-复兴岛-杨浦滨江板块、吴淞新中心板块等
。
三水交汇湾区实景图
从第一湾出发,滚滚机遇随着浦江水,福泽着大上海的沿江两岸。
作为周边四镇之一的吴泾镇,其所在的闵行滨江地带,正处于闵行主城片区南部单元的规划范围内,
这里几乎覆盖了徐汇滨江以南片区、吴泾工业转型地区、紫竹高新区、闵行开发区等上海南部重要产业区域。
闵行主城片区南部单元
根据该地区相关规划文件显示,至2035年,南部单元规划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80.3万人。同时在此基础上,规划提出:
将高等级文化、医疗、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水、能源、环境保障、交通等基础设施,按照更大区域内人群的需求予以配置。
该规划目标意味着,闵行南部地区的视野并不仅限于闵行区以及周边,而是更广阔的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居住区,所以才需预留更大的承载设施。
主要企业、教育、公共设施示意图
更令在这片区域工作和居住的市民振奋的是,目前有一条在建轨交线,正好沿着黄浦江自北向南“L”型走线经过这里,那就是:
地铁23号线
。
23号线规划线路图
它从上海体育场出发,终点站至闵行开发区。沿着龙吴路南北向行走,途经闵行区和徐汇区两大行政区。线路全长约28.5公里,共设22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其中换乘站5座。
途中可分别与4号、3号、12号、在建15号线、5号线,以及最近的明星轨交工程——“新换乘王”19号线实现无缝换乘。
23号线与19号线关系示意图
从当前轨交布局来看,光紫竹科学园区就将拥有15号线、23号线两条轨交线交汇,临近还有5号、19号线的连入,
从
这种集中在一片沿江区域的豪华轨交配置,可以预见未来这里的产业和居住人口汇聚力度。
基于优越的产业优先布局,以及豪华的轨交接入配置,浦江第一湾的滨江水岸的各项“梦幻设计”尤其显得底气十足。
来看由AS+P Albert Speer + Partner GmbH+上海市上规院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体设计的“
三水汇·全球未来湾
”方案,
全球未来湾为总体定位,生态+科技+人文是其主要内涵。打造上海发展的新锚点、新一轮全球资源分配和中国双循环的重要承载地。
效果图
设计从三水交汇原点出发,四个象限与十字水道融合为一。
区域内,将以
一桥
(未来桥)、
二塔
(未来孪生双塔)、
三馆
(科创触媒中心、永续农业展示馆与健康生活中心)
构筑三水汇未来湾的核心形象。
四个板块通过向心-有机内聚-外松的设计概念,形成双环衔四片、四象汇绿芯的整体设计结构。
效果图
最高两栋塔楼为240米和320米,第二和第三圈层高度地标分别为 100-120 米和 60-80 米。
效果图
交通组织也有三大圈层。
第一圈层半径500米
:
以慢行和水上交通为依托,新增 3 座跨江慢行桥,其中未来桥采用可开闭设计,连接吴泾与金汇板块;
第二圈层半径1公里:
以道路交通+中低运量公共交通为基础,对各板块道路进行加密,新增 3 座车行桥与 1处隧道,缝合四个象限。引入中低运量空轨,塑造移动式空中观景体验。
第三圈层半径2公里:
以高运量轨道交通为骨架,以田园小火车、智慧小巴等板块特色交通为末梢,构建水陆空高效联通的交通网络。
另一个优选方案就是NIEK ROOZEN B.V设计的“
十字绿洲·世界级中央生态创新区
”方案。方案展现了一个示范性的产城景共荣、人景业共兴的未来城市区域。整合场地水系蓝网、绿地绿网、基础设施灰网,融水于城、蓝绿共生,形成城水、生境、城市三大呼吸流,打造水岸会客“景岸”、四大地标“城岸”、智慧城市“智岸”。
效果图
吴泾片区:
以无界智创绿湾一一
浦江之眼
,结合在地科创资源,营造产城融合示范地,嵌入黄浦江优质生态基底,形成无界发展的城市绿湾。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商业地标辐射区域点亮浦江之眼。
浦江片区:
打造未来共语公园城——
第一湾 SUPER SPORT
,依托黄浦江及大治河两条生态廊道及浦江郊野公园的优质生态资源,引绿入城、融城入景,共话公园城市的美好图境。
依托闵行未来规划,通过大型体育设施及配套商业、酒店,提升周边居民生活体验的同时,塑造
浦江独树一帜的第一湾天际线
。
西渡片区:
以万象生境、田园小镇为发展方向,通过农业“迪士尼”,激活在地水网坪田的场地文脉整合农、林、产、研、文、商、旅的丰富资源,构建全面展示上海农业文化、旅游文化的新载体。
金汇片区:
依托临港自贸区政策优势,结合传统工业园区升级转型,以头部企业带动品牌效益打造金汇片区金港云+——金港云谷总部的区域形象,建设自贸云谷、共享云谷、绿智云谷河坊云街,塑造示范性新生态办公园区。
效果图
浦江第一湾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也有了成熟的资源布局,交通覆盖,最后画龙点睛的一笔,就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