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研究的态度解读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魁北客传媒  ·  魁北克华人便利店老板仰天长叹,政府把6000 ... ·  23 小时前  
魁北客传媒  ·  魁北克华人便利店老板仰天长叹,政府把6000 ... ·  23 小时前  
济南时报  ·  黄晓明最新发声 ·  昨天  
济南时报  ·  黄晓明最新发声 ·  昨天  
坦克的书摊儿  ·  唐果——角色图! ·  3 天前  
广西交通台  ·  太意外!44岁女演员官宣分手 ·  3 天前  
广西交通台  ·  太意外!44岁女演员官宣分手 ·  3 天前  
南京日报  ·  呀,哪吒“露馅”了…… ·  3 天前  
南京日报  ·  呀,哪吒“露馅”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科学报

观点 | 黄益平:中国金融改革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社会科学报  · 公众号  ·  · 2019-12-11 20:15

正文

点击上方 “社会科学报” 关注我们



中国经济要保持可持续增长,必须更多地依靠创新,但创新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周期长、不确定性高,而且失败的概率比较大,这对金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金融业务的特点往往是追求周期短、风险低、回报高的机会。创新型经济与中国传统金融之间存在不匹配的矛盾,所以,现在金融也迫切需要改革与创新。


原文 : 《中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必须依靠创新》

作者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黄益平

图片 | 网络


过去四十年间,中国经济推进市场导向的改革,依靠低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创造了一个“中国经济奇迹”, 但现在一些客观的经济环境正在改变,挑战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低成本优势已经丧失 。现在中国人均GDP已经接近1万美元,成本大幅度提高,再继续生产过去生产的产品,就不会有竞争力。 第二是人口正在快速地老龄化 。过去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抚养比不断下降,形成了人口红利。但现在老龄人口每年增加1200万,抚养比大幅上升。 第三是国际贸易格局生变 。全球化的逆转可能令中国经济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高度依赖国际市场。这些意味着,中国经济要保持可持续增长,其增长模式就必须从过去的要素投入型转向创新驱动型。



新旧金融都必须向创新转型


中国当前的金融体系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第一是金融抑制指数比较高;第二是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比重比较高 。客观地说,过去几十年,这套体系在支持中国经济方面还是行之有效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通过看财务数据、抵押资产和政府担保做融资决策,比较适应过去以低端制造业扩张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

但现在情形发生了改变。 既然是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金融也要支持创新活动。 中国创新的主力是民营企业,它们贡献了国内知识产权的70%,国有企业只有5%。 问题是,很多轻资产、创新型的民营企业大多是“三无企业” ,即无财务数据、无抵押资产、无政府担保。银行面对这些企业,就有点束手无策。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变得十分突出的一个主要原因。

林毅夫教授曾经提出 “最优金融结构” 的概念,主要是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会有不同,因而最优的金融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这个观点很重要,无论如何,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否则金融再发达也没有任何意义。不过有一点可能需要考虑,就是金融结构的形态不像经济结构那么变化快。也许更加需要关注的不是创办很多新的金融机构,而是尽量让已有的金融机构转型,满足实体经济新的需求。

相比传统的金融部门,如火如荼的影子银行和数字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则更灵活一些。 网络银行以大数据为基础做出风控模型、放贷款。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和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发现,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大数据风控模型更有效,原因可能是因为传统财务模型看的是历史数据,历史数据随时度可能改变。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风控模型看的是行为,而行为是相对稳定的。当然,最好的风控方法应该是把传统的财务模型和大数据模型结合在一起。



中国金融改革要探索自己的路


中国经济改革在实践中的一些现象值得思考。比如,到目前为止中国金融抑制的水平还是比较高,传统的看法是这会降低效率、增加风险。但事实上,这个金融体系有效地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后来的研究也发现,在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的时候,适度的政府干预反而可以帮助克服市场失灵。再比如,十年前以欧美为中心发生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说明它们的金融体系也存在严重的缺陷。这些表明,中国的金融改革可能还是应该从实际出发,考虑中国经济的客观条件,而不应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中国金融改革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需要关注。

第一,市场化的改革还要进一步推进,但市场化的步伐与程度一定要与中国的实体经济相适应,不是简单的市场化越彻底越好。 事实上有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化的进程中遭遇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市场机制特别是监管框架尚未成熟,放开来造成了金融风险。欧美危机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市场化之后,可能还是要设置一些政策机制包括宏观、微观审慎政策控制风险。

第二,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间接融资主导的格局恐怕不会轻易改变。 所以,我们在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同时,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革传统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上面。德日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一样支持着它们的经济逼近了世界经济技术的前沿。同样,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可以不断转变,事实上商业银行已经在尝试很多新的模式,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供应链金融、投贷联动、信贷工厂模式、大数据风控等。这些尝试的目的,都是为了让银行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活动的需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济南时报  ·  黄晓明最新发声
昨天
济南时报  ·  黄晓明最新发声
昨天
坦克的书摊儿  ·  唐果——角色图!
3 天前
广西交通台  ·  太意外!44岁女演员官宣分手
3 天前
广西交通台  ·  太意外!44岁女演员官宣分手
3 天前
南京日报  ·  呀,哪吒“露馅”了……
3 天前
南京日报  ·  呀,哪吒“露馅”了……
3 天前
iWeekly周末画报  ·  2016年美食界的网红,你集齐了吗?
8 年前
科学网  ·  回国三氣:小氣 土氣 洋氣
8 年前
骑行夜幕的统计客  ·  美股做头,A股修脚,一天世界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