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我们首先应该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让大家快速地了解我们。并且,在保研面试中,老师们是没有时间听你去讲“长篇大论”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闪光点”呈现出来。
一般来说,英文自我介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这一部分主要是和面试老师寒暄,简单地打个招呼,展现自己的礼貌即可。参考:“Good morning, dear professors. It’s my great honor to participate in this interview.”
切记不要说太多恭维客套话,占用了较多时间,也容易让老师们对你产生一个“油嘴滑舌”的印象。
这一部分是必要的内容,一般包含姓名、本科学校、专业、成绩排名等,主要是让面试老师将手中拿到的你的材料对你相对应,特别是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更是要着重突出你的与众不同来,可以说“I’m the top 1 in my major.”之类的话语来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
注意:有些学校在面试时,出于公开、公平的原则,不会让学生在面试时透漏自己的姓名和本科学校,那么这种情况的话,保研生就要删去相应的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呈现自己曾经获得过哪些奖项,比如国家级、省级的大型赛事奖项。但是,千万
不要一味地罗列奖项,而是有所选择地挑含金量高、获奖级别大的典型奖项来说即可
。并且,最好是侧重选择和你自己所报的专业相关的奖项,这样的话更能获得老师们的青睐。
这一部分一般是面试老师们最感兴趣的部分,保研er们可以在这一部分谈到自己所发表的论文、产出的专利、所做的大创项目等等。保研er们在写这一部分时,也是尽量和自己所报的硕士研究方向相关,这样更能体现出自己对该专业的热爱和专业程度。并且老师们也会觉得,你是一个在该领域具备了一定科研能力的人才,但是这一部分切记不能假大空,也就是说你的科研成果一定是自己参与的,而不是随便拿一个“划水”项目来应付老师们。
如果目标院校对于自我介绍的时间要求比较宽裕的话,各位保研er们可以在最后加入自己的未来规划,也就是向老师们“表表决心”。这一部分不需要多长、多细致,用一些比较常用的话语即可,比如表达自己将来哪个方向继续研究、将会注重提升自己的哪方面能力等等。
注:如果目标院校特别要求在自我介绍中突出展现哪一部分,那么保研er们也要对应地突出该部分的内容,适当地增加篇幅内容。
通常不同院校对于自我介绍的时间要求是不同的,建议保研er们准备1min/2min/3min的不同版本的自我介绍。2min和3min的自我介绍可以是1min版本的扩展,可以将一些经历展开叙说,而1min的版本就简单呈现一些框架内容即可。
自我介绍切忌没有重点和逻辑的“堆砌”内容,所以保研er们千万不要freestyle!面试时本身压力就很大了,如果没有提前准备自我介绍的话,很有可能出现类似emmmm的卡壳,非常减分!同时,自己在介绍时,
有意识地在目标院校prefer的内容上语速放慢、多说一点,激发老师们对你的互动兴趣。
自我介绍一定是以“准确表达”为首要原则。在确保老师们能够听懂你的表达意思的基础上,巧妙适当地运用高级句式和词汇肯定会让你更加出彩!当然,如果英文基础不好的同学们,也不用刻意地去追求“高级”和“复杂”,短小精悍的风格也是完全可以的!
如果保研er们想在自我介绍中展现自己研究兴趣,那么不妨夸夸目标院校。比如“浓厚的学术氛围”、“广阔的交流平台”以及“卓越的导师团队”等等。但是千万不要占用太多篇幅,也不要说的太夸张,点到为止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写好自我介绍后,各位就要多加练习了。可以自己讲给自己听,将自己的录音录下来反复听,修正还不够好的部分;也可以找个小伙伴采用“模拟面试”的形式,让他给自己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自我介绍中千万不要出现低级错误!比如稿子中有语法错误,面试时发音错误等等。虽然说偶尔的小错误对于整场面试来说可能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犯这些错误会显得我们非常的不专业!
有些保研er为了简单省事,会从网上下载模板套用在去背诵。非常不建议大家直接用别人的模板,这样千篇一律的自我介绍不仅没有新意,也会让面试老师们产生“审美疲劳”。
一些保研er为了显示自己比较高的英语能力,在自我介绍中加入了大量的偏难怪词汇和长难句。这样做不仅不会加分,反而可能会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有些高级词汇在日常交流中出现频次不高,可能面试老师们不能迅速get你的内容。并且,
长难句过多会让自我介绍过于冗余,也给老师们的理解带来一定的负担。
自我介绍不是一成不变的,保研er们千万不能认为写一个通稿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在保研时,保研er们可能会填报不同的专业,即便是同一个专业也有可能是不同的方向,所以大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对自己的介绍做内容的调整和增减。
最后,祝大家都能offer满满,上岸心仪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