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ricia
为防失联,可通过微信Naomi_young下载友邻。用茶汤送服音药的莫名病患者独立荐茶前茶叶原产地人文地理记者简茶主理人简茶,倡导以味觉感受来品茶。服务有良好味觉感知、独立判断力,以及有味觉审美需求的品饮者。简茶小站:http://site.douban.com/106873/很难上新的茶铺“简茶”:https://weidian.com/?userid=2284361围了脖:http://t.sina.com.cn/simpletea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AI加速接入生活,究竟会带来什么? ·  6 小时前  
环球科学  ·  读了这15本书,你就不会错过2024年的科学 ... ·  21 小时前  
环球科学  ·  社交媒体的“道德愤怒陷阱”|科学60秒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ricia

【茶识】求不泡鸭屎了,但单丛那么多香从哪个喝起?

aricia  · 豆瓣  ·  · 2017-11-20 02:42

正文

有人总结喝凤凰单丛,求香就去喝鸭屎和芝兰,求味要喝蜜兰和杏仁。这个我也深深认同,单丛几个主流香型中,蜜兰和杏仁的味道沉汤里的,含在茶里,工艺上做青和焙火会更透些。而鸭屎和芝兰可能你抓起干茶一闻,就已经先声夺人,工艺上做青和焙火则偏轻。

一个外地人去潮汕会被以什么茶招待?

情况要分两种来看。一个是迎合型,一个是分享型。发心都是好的,不过会喝到两种不同风格的茶。

迎合型的“迎合”在这里不是贬义,只是主对客口味的揣测和照顾,也算周到之举。一般发生在茶多,有不同类型可挑的场所。可能是经营性质的茶叶店、茶馆,也可能是某个茶痴自家或私人茶室。因为有不同类型茶,于是能看人下菜。他们一般认为本地客口味与外地人口味有天壤之别,外地口味被坚定地认为喜欢鸭屎和芝兰一类,加上近年鸭屎因戏虐调侃,名声得以远播和深入人心。所以,外地客去都首选泡鸭屎香,多数人对此一喝便欣喜。

但这苦了口味站另一头的外地人,如果不主动表明自己的口味,就会去一家,鸭屎香;换一家,鸭屎香;喝不动鸭屎香了,再换,一问,一准还是鸭屎香。

分享型一般发生在去普通人家做客,或者路边见几人围桌悠哉吃茶去讨几杯。这种情况下,主人家手上就是自己平日喝的茶,不会额外备有其他口味的茶。但会诚心诚意地奉上一杯,告诉你我们潮汕家家吃茶,请体验一下我们喝茶的方式和口味。于是大概率下,喝到的就会是蜜兰香,或水仙群体种。蜜兰香则几乎家家有,家家喝。

学喝单丛——或者去掉学这个有目的,令人没有放松感的词。喝单丛,从蜜兰开始,算是一条正道。单丛茶中,第一个以单个品种扦插培育的便是蜜兰,所以如今蜜兰有各个梯度层级的可供选择。从兴宁、铁铺等不被认可为单丛产地的低山便宜量大蜜兰,到饶平岭头白叶蜜兰,到凤凰镇低山、中山、高山,再到乌岽山有代表性的各种小角落山场。树龄上,从普通丛龄,到三四十年的老丛,到百年树龄的更老丛。从蜜兰自身的滋味来说,好的蜜兰可以要香有香、要味有味、要韵有韵。极致的高山老丛蜜兰,甚至能有一种具体的山韵,鲜明的丛味,还能有层次丰富的香气滋味。

本来也是个好奇心重的人,遇上品系丰富的东西,便觉得值得玩味。比如作为一个精品咖啡门外人,最初恨不能集邮似的,把非美亚三大洲各产区都试过来,处理方法上寻着黑蜜处理、红酒处理甚至陈年处理这些个偏门少见的奇怪处理法喝过来。最初初喝单丛时,见各花色品种,也是两眼放光不淡定,渐渐的,把好奇伸长打探的脖子伸了回来,虽然也会去喝各色品种,但心态成了见茶吃茶见水喝水,先淡定的以蜜兰磨一磨对单丛的品鉴力。

蜜兰的滋味怎么形容呢?潮州人起名为蜜兰香,认为其有蜜甜又有兰花香,一传再传,便成了公理。作为旁观者来喝,没有那么多年根深蒂固的先入为主。少数的一些本地人也解套陈俗,用自己的体会去审视它的味道。所以,也看到有人说过觉得它味道似桂花似干桂圆荔枝。对此,我也深以为然。蜜兰的甜是无争议的,但其甜似什么甜呢,本就属于甜花系的桂花是有几分像,而桂圆荔枝干制以后,鲜果状态时那些个性鲜明活泼的果香收敛下来,倒也有几分像。另外,一般冲到后几泡,淡下来的蜜兰尾水,个人觉得味道有些像橄榄的甘。至于兰香这种青花系的香气倒是在蜜兰里甚少遇到,却在轻做青轻火候的茶淡下来时,才会相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