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姚尧
坐观天下而拥抱时代,背靠历史以眺望未来。洞察本质,预测趋势。研究战略,把握机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外场日志:躬身平凡 成就不凡 ·  20 小时前  
Python开发者  ·  OpenAI ... ·  昨天  
Python爱好者社区  ·  爬虫行情变了,差别真的挺大。。。 ·  昨天  
Python爱好者社区  ·  《Machine Learning ... ·  3 天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DeepSeek 被放弃了,阿里牛逼!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姚尧

3月28日股市前瞻

姚尧  · 公众号  ·  · 2019-03-27 18:57

正文

今日上证指数上涨25.62点,收盘报3022.72点,成交量为2951亿元,如下图所示:

今日大盘小幅上涨,可是成交量却再次萎缩,萎缩到近来极为罕见的不到3000亿元。因此,在连续下跌之后出现的这根缩量小阳线是不具有趋势性意义的。当然,在指数没有向下跌破颈线之前,我们也还不能断言阶段顶部确立,目前只是观望。


在最近几篇文章中,姚尧都提到“ 不到金融危机爆发,绝不重仓买入。 ”于是就有相当多读者留言询问关于金融危机的事。其实,我们预言2019年会爆发金融危机已经预言一年多了,其中的逻辑推导也说过很多遍,对于长期关注姚尧的读者来说,这实在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读者如果觉得有必要,还是多去翻阅以前的文章吧。


我记得胡雪岩有句名言,大意是说:“做生意就要以小博大,十万银子作百万的生意,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这就是会做生意。”的确,七个盖只盖七个坛子,这的确是太死板了。只要运筹得当,用七个盖子来盖八个坛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可问题在于,当你尝到用七个盖子盖八个坛子的甜头后,就会忍不住想要用七个盖子盖九个坛子,十个坛子。而且你会想,他们没本事,七个盖子只能盖八个坛子,我厉害,我手快,我可以盖十个坛子都不穿帮。

在这种心理的诱导下,你盖的坛子会越来越多,风险自然也越来越大。可是,这时候别人都在夸你了不起,说你是神手,是天才。你自己呢?也觉得自己是个天才,觉得自己绝对没问题,天天陶醉于自己的非凡神手,而且总想创造更高的记录,引发更多的震撼、崇拜和尖叫。


中国古代有个非常有名的对联,上联叫:“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下联叫:“心似脱缰野马,易放难收。”当人性的贪婪尝到了加杠杆的甜头后,想让他停下来是很困难的。既然有了那开头,就必定会导致后面的坛子越来越多,直到某一天,他完全盖不住,就崩盘了。


当然,在具体实践中,穿帮的那一刻经常会表现为偶然性——可能是他临时生病请假了,可能是他临时跑去上厕所了,可能是狂风大作把门吹倒了,凡此种种,人们常称其为“黑天鹅”。可事实上,如果你能够看问题看得更深刻些就会明白,当七个盖子,盖七十个坛子时,穿帮是必然的,完全不是什么黑天鹅。


现在的全球政经局势就是这种局面,坛子太多,盖子完全不够用,所以穿帮是必然的。至于你要问究竟是那个坛子穿帮,那是另外一个话题,我们还需要细致深入探讨,有一定的想法,但还不能下断言。可是,必定要有坛子被穿帮,对此我们始终是坚信不疑的,而且时间不会拖得太久。在2017年底,我们就说2019年要穿帮,现在我们依然持这个观点。

今天跟大家推荐一本书,我在去年的6月18日写了篇文章,叫《 为什么说偷袭珍珠港是美国的苦肉计? 里面提到一本书:

具体内容就不再赘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重读我那篇文章。我想说的 ,这本书现在有中文版了:


今年的2月27日,北京巴别塔公司的负责人刘洋先生联系到我,说是看到我写的“偷袭珍珠港”那篇文章,提到了赫克特·拜沃特这本书,而他们公司刚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然后寄了一本给我:


摘录书里的两段话给大家看:

大家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作者的观点早在1921年出版《太平洋海上霸权》时就已经想清楚了,到1925年改编成军事小说《太平洋战争》,而书里写的,1926年怎样怎样,1930年怎样怎样,全部都是他的想象。但是,这个想象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乱想,而是根据他所掌握的知识和洞察作出各种合理的分析推演,事后证明他的很多推演都被实现了,所以这本书的副标题叫作“被实现的美日战争预言”。


必须要声明一点,今天跟大家分享这本书纯属友情推荐,我除了拿出版方的一本赠书之外,再没有拿他一分钱的广告费(而且也没承诺会推荐)。老读者都知道,姚尧在战略学上的花的功夫比较深。那么,请问什么叫作战略?按照一般学术性的解释,战略是和战术相对的,战略更强调全局和宏观,战术更侧重于局部和微观。这种说法当然没有错了,只是显得有点平淡,在我看来,战略就是建构在深刻洞察之上的预测和想象,你去看古今中外所有的战略家,是不是都有这个特点?他一定是看问题非常深刻的,而且非常具有想象力,非常擅长预测未来,而《太平洋战争》就是在以军事小说的形式在做战略推演。


而就在《太平洋战争 》出版的十年前,主席在1916年7月25日给同学萧子升的信中写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