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博物馆头条
倾力打造博物馆行业第一新媒体集群,是“中博热搜榜”系列榜单首发平台。拥有博物馆头条(视频号)及“文博头条”“美术馆头条”“文博发展大会”“馆长圈”“中华文博共享平台”等专业发布矩阵,每日速递文博艺术行业前沿动态、权威数据、独家访谈等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上海交通大学邱惠斌教授JACS:共轭聚合物纳 ... ·  昨天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3D打印与鞋业应用创新论坛(3月28 ...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35岁以下博士,符合条件可“免评审”直接给予 ... ·  2 天前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可持续环保材料论坛(5月2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广西大学龙雨教授团队《Compos.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博物馆头条

博物馆宠物友好:溪柴火软蛮毡暖 我与狸奴去看展

博物馆头条  · 公众号  ·  · 2024-08-05 08:46

正文




随着宠物在现代家庭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开始探索如何让宠物成为参观体验的一部分。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开放政策,更是一种文化创新,旨在通过宠物的视角重新诠释历史与艺术,为观众提供新颖而富有情感的观赏角 度。

除此以外,生活在历史建筑中的小动物,为封存的厚重历史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它们的形象可能会出现在博物馆的导览册、文创纪念品上,成为连接古今、传递温情的文化符号,激发人们对历史、自然与生命的多重思考。

携宠观展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

2024年7月19日,“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正式对外开放,同时,为本次展览特别打造的“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场景”系列活动—— “博物馆奇‘喵’夜”。 首场活动于7月27日晚举行(每周六晚举办,共10场)。这一活动允许观众携带宠物猫一同参观展览——这在全球综合类博物馆中 尚属首创 。并且为了活动的举办,进行了相关配套服务的筹备,值得借鉴和参考。






博物馆奇“喵”夜



为每位观众都购买了一份活动保险并特邀有资质的外科医生驻场以紧急处理观众意外



与经验丰富的专业宠物医疗机构合作,安排宠物猫执业兽医驻场及宠物猫医疗服务车辆停驻馆外,以便进行急救



馆内工作人员将接受有关宠物猫的专业培训,由宠物行业人员协助运营



提供猫友好装置、猫寄存处、猫咪情绪稳定剂和猫推车等贴心服务



活动结束后,将对全馆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和除臭处理,以确保第二天的正常开放参观



和东航正在积极尝试推进宠物航班上线,前期观众可通过宠物托运的方式先行抵达。



不少宾馆酒店提供宠物友好服务,可以通过相关旅游软件进行查询预定。






活动须知


和美术馆

由CPCRA宠业渠道发展大会和“和美术馆”共同发起的携宠观展活动,7月21日登录广东佛山顺德和美术馆。

携宠参观


通过艺术的媒介,此活动巧妙地将对宠物的关爱升华为对生命共存哲学的集体反思,为现代文化生活描绘出一幅温馨而具启发性的新图景。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国外的“携宠观展”也有实践,但对“宠物“是有要求的,须是服务犬,并且在展厅中不能有喊叫等打扰其他游客的行为,既体现了博物馆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对宠物主人人文关怀的体现。






图片来源:小红书@梦馨小胖妞

共享文化空间

传统观念中,博物馆往往是庄严而静谧的场所,似乎与活泼好动的宠物格格不入。然而,宠物友好观展模式打破了这一固有印象。通过设立特定的参观时段、规划宠物专区以及实施严格的卫生与行为规范,这些博物馆确保了所有访客都能在和谐的环境中享受文化之旅。宠物在这里不仅是陪伴者,更是体验者,它们的存在为博物馆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生命力。


延续历史新生命

宠物不仅能够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增添创新元素,还能通过它们与历史名人的联系,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一些名人故居里的宠物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比如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是展示李叔同——弘一大师书法作品的园林建筑,李叔同是中国近代艺术大师和佛学大师,多才多艺,学识精深。而弘一大师与猫的渊源为如今的故居增添了额外的魅力。


0 1
历史渊源

弘一大师李叔同本人少年时对猫非常喜爱,据说他在外地往家中寄信问安时,首先会问起自己爱猫的近况。他在寄给别人的信封上,也会别致的以“猫部”作为落款,按名字来看,应当是李叔同对自己与爱猫这个小集体的昵称吧。

猫部

或许是因为这一渊源,纪念馆成立后这里就成了猫咪的乐园,许多猫咪来这里繁衍、生活,目前已经十几代了。


这些充满灵性的“叔同先生的猫”,它们在接受人们善待的同时,也把善意反哺于人们。


























0 2
教育活动

随着“猫部”队伍的壮大,李叔同故居将喜爱“叔同先生的猫”的人齐聚起来,通过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来弘扬李叔同先生珍爱生命、众生平等、向善向好的人文情怀。“猫部文艺大使”摄影大赛、“猫部IP”设计大赛、品大师传奇人生—为“李叔同的猫”征名等一系列活动应运而生。



2023年冬季,“猫部咖啡”正式上线,在这里,每一杯咖啡,都有专属的精美明信片和定制印章,游客们可以一边品味咖啡与香茗,一边欣赏海河美景,感受孕育“海河之子——李叔同”的津沽文化的博大与厚重。

猫部咖啡



小小“猫部”映射出人间的真、善、美,也成为故居吸睛、打卡的重要元素。“到大师家里做客”“看叔同先生的猫”越来越成为游客走进故居的理由和期盼。

0 3
文创开发

“文创”是文博之旅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物化表达。故居还携手天津美术学院谭勋教授创意团队,结合“猫部”主题,推出特色文创新品:七色琉璃猫、“猫部”冰箱贴等,每一件都承载着对李叔同先生的尊敬和追忆。


今年夏天,故居特色文创雪糕正式出品,该产品有香草、蓝莓、巧克力三种口味,造型为中国风团扇,故居的进士第、叔同先生的猫、猫部等文化元素,悉数展现,雪糕棒上刻有李叔同先生“放下”、“知止”、“越来越好”等嘉言书法手迹和李叔同故居纪念馆logo,食用后还可以当做书签。该款拥有李叔同文化元素的雪糕,一经上市便受到游客们的青睐。


数字藏品


社会教育新课堂

许多博物馆选择馆内的猫咪作为社会教育的“小老师”和吉祥物,围绕这些毛茸茸的小居民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通过讲述猫咪与博物馆的历史故事,或是出版相关书籍和纪念品,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观众对历史和艺术的兴趣,同时也传递了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积极信息。



观复博物馆


观复猫是指观复博物馆收养的一群猫咪,这些猫咪原本大多是流浪或被遗弃的,被博物馆收养后成为了博物馆的一部分,并且在网络上也拥有了一定的人气。观复博物馆是由马未都先生创办的,中国第一家向公众开放的非国有博物馆。北京观复博物馆也是北京有名的撸猫天堂。 观复猫们不仅生活在博物馆内,还经常出现在博物馆的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它们有自己的微博账号等社交媒体渠道,甚至还有一些周边产品和图书出版物。这些可爱的猫咪们不仅为博物馆增添了活力,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流浪动物的问题。




观复猫们是一个大家庭,都是偶然的原因,它们来到了观复博物馆做馆长,馆长们之间有亲疏远近,有喜怒哀乐;它们与我们之间是员工之间的默契;它们与客人之间是宾客之间的客套;它们与这个世界之间是生灵的存在与自由;我们过去从未想过,它们与我们有什么不同,而我们与它们有什么相同?

——马未都




“白相”地点:

上海观复博物馆


“白相”时间:

7月6日、13日、20日、27日;8月3日、10日、17日、24日(都是周六的夜晚)


猫里猫气来白相

除了去到北京的观复博物馆可以随时与猫猫互动,上海观复博物馆7月和8月的周六还推出“猫里猫气来白相”夜游博物馆活动。


观复猫

Guanfu Cat

观复博物馆自1997年开放以来,2003年非典期间迎来了首只猫咪“花肥肥”。马未都先生在一次雨天将其带回博物馆,并赋予它名字,从此开始了博物馆与猫的故事。随后,博物馆陆续收留了更多的流浪猫和弃养猫,并于2005年起正式聘请它们担任“馆长”和“馆员”。这一举措不仅成为了博物馆的特色,也吸引了众多猫奴们的关注。近年来,“吸猫”亚文化的兴起和文创产业的发展,使得观复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如今,“猫馆长”和“猫馆员”们已经成为博物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不仅为了欣赏藏品而来,更为了与这些可爱的“馆员”互动。



伊豆猫博物馆


日本伊豆猫博物馆号称是“世界上惟一最完整的猫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里,游客们能够在与猫互动的过程中深入体验猫的神秘世界。这里汇聚了约20种不同品种的40只猫咪,包括一些来自全球各地的珍稀品种,游客可以与它们自由互动,享受一段真正的心灵治愈之旅。


博物馆还详尽地介绍了已灭绝的猫科动物,如“剑虎”,以及世界各地的野生猫科物种,让游客能够了解到猫科动物丰富多彩的历史背景。

此外,博物馆内还展示了大量以猫为主题的艺术品,包括玩偶、绘画和玩具等,这些艺术品定会让爱猫之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与猫猫互动

人文关怀新风尚

博物馆中的猫咪,往往拥有自己独特的故事。有些是流浪猫被收养后,在博物馆找到了新家;有些则是很久之前就与博物馆结缘,代代相传,成为了“家族”的守护神。它们见证了博物馆的兴衰变迁,与古老的展品一同呼吸着岁月的风尘,随着网络的普及,不少博物馆猫成为了网红,拥有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它们的生活照、趣事分享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为博物馆带来了额外的关注度和访客。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以它们特有的方式,成为了传播文化、增加博物馆亲和力的桥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