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大西宁的前世今生
在历史的尘埃里隐隐发光
别着急,小编这就来好好给你盘点下……
西宁的历史秘密
西宁市区所在的这片小盆地,西汉时被汉武帝作为军事据点命名为西平亭,唐代这里叫鄯城,安史之乱后,吐蕃从唐军手中夺取了鄯城,那时候,城池四周山上林木参天,青翠葱茏,所以吐蕃族称此地为青唐城。青唐城群山环抱,地势险要。当时西夏国兴起,控制了河西走廊一带,来往于宋朝与西夏城之间的各国商队、使臣常常遭到掠夺,于是绕道改走青唐城,再由青海湖南部经柴达木盆地西去。青唐城遂成为了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上的重镇。
“西宁”之称始于见史是在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那个时候还没有我大青海,是属于甘肃行省的哦。在此之前,西宁古称“湟中”,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随着元朝军队的进入,另有一些中亚人和西域人迁入,西宁慢慢变成了一个多民族居住区。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割宋元旧城之半,傍湟水另建新城。明清两代西宁城修建了孔庙,开始注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辛亥革命以后,西宁成了马麟、马麒、马步芳等军阀统治的中心。直到1928年,才以西宁等七县设青海省,定西宁为省会。
水是万物之源。大西宁和水有关的那些街,你能说全吗?
☆水眼洞街
水眼洞街实际上是“水眼头”,后来的水井巷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命名的。原来南山寺根水渠的一条支流经渔场台,通过今水井巷南端城墙下的一个洞眼,流入城内,供城内居民清扫及城内菜园灌溉使用。因此“水眼头”竟成了这一区域的地名。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人在此购地建屋,一些作坊相继设立,人称这儿为“水眼洞街(包括今上人民街部分地区)”。五十年代,西门城楼及城墙被拆毁,路面拓宽拉直,面貌一新,改称“水井巷”。
☆官井儿街
官井儿街即今民主街,是一古老的街道。西宁虽处湟水南岸台地,常年干旱少雨,但地下水却比较丰富,据考古发现,这儿就有两千多年前挖掘的深达十余米的水井。今民主街原来有一口水脉旺的井,属公众所有,所以称“官井儿”。有人在此终生以打水、送水为业,许多老年人对此尚记忆犹新。解放后,街名改为“民主街”。
☆饮马街
饮马街得名于左营军马饮水一事。旧时西宁城区虽地处湟水南岸台地,但地下水却比较丰富,先民们早就掘地成井,汲水使用。明初改建西宁城后,不久即将防守西宁卫的左营游击(明清两代武职官员级别名)署设在这里。此外,还建有兵卒营房和能圈养800多匹战马的马厩和料场。当年今饮马街地区就有一眼水脉旺的井,井旁设有一长溜石槽,作为军马饮水之用。汲水兵卒轮流摇动辘轳,清澈的井水不断被倒进槽里,湿漉漉的街道渐渐被叫作“饮马街”。
☆玉井巷
(玉井巷里有个井字 也算跟水“沾亲带故”啦 哈哈哈)
玉井巷在明代为驿军驻地,即驿站,原名叫驿军巷。清代,西宁府的监狱就设在此处,监狱关押未判决的犯人。当时,禁止老百姓通行,故名"狱禁巷",狱内有古井一口,亦俗称"狱井"。
1929年监狱撤销,随将这一片土地作为公产拍卖,有一盐商购得一处开设盐栈,为了图个吉利,更"狱"为"玉",遂称玉井巷。
另据民间传说:监狱撤销后,这里的房屋和空地都卖给了私人,老百姓才开始在这里通行,后发现原监狱内那口古井的井水清澈透底,饮之味甘适口,身凉心爽,井口用白玉石砌成,距井口三步之外,有参天古榆一棵,叶茂枝繁,倒映井中,宛如青龙一条在井中游回。老百姓奔走相告说井中有龙,是吉祥之兆,便取名为"玉井巷"。
在西宁周边地区,散落着许多古村堡,它们各有特色,各有成因,有的以开发这个地区的家族命名,有些以地形地貌特点命名,有些以曾生存在这里的主要动植物命名,也有一些古村堡(落)是因为曾驻留在此地的历史人物而命名。
☆王姓兄弟留名河湟
在西宁南川有一个王斌堡,与徐家寨隔河相望。在西宁东川有个王同堡,如今已改名叫小寨村。它们与今天的贵德王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个村堡的名字皆来源于同一个家族。西元末,四方豪杰并起,江西宜兴人王猷参加了朱元璋的红巾军并屡立战功,深受上司赏识。明王朝建立后,在西部边陲实行军屯制度,王猷和他率领的军户作为正规军屯,驻扎河州。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王猷奉命赴甘肃文县征剿叛乱,不幸在战斗中阵亡。后来,王猷的长子王华承袭了王猷的职位,调往归德(今贵德)军屯实边,之后这个地方就被称之为‘王屯’。王猷的次子王斌奉命到了西宁南川驻防,与旁边老幼堡和伏羌堡形成三足之势,共同守护由南向西的交通要道。王斌的后裔遂成当地望族,人们称其驻地为‘王斌堡’。王猷三子王同驻防西宁东川,驻地被称之为‘王同堡’。
☆毛伯胜:一个消失了的古地名
很多人都去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城关镇,却很少有人知道城关镇过去叫“毛伯胜”,这个名称的由来,还要从一个名叫毛忠的副总兵说起。明朝正统十三年,一个部落造反,十年来使得武威、永昌、永登、西宁等地岁无宁日。时任副总兵的毛忠率兵出击,大败对手在今大通城关镇地区。因为战绩卓越,之后毛忠被封为了伏羌伯。后来,人们路过今城关镇时就会说这里是伏羌伯毛忠取胜的地方,口口相传下就简化成了‘毛伯胜’,后来‘毛伯胜’就成了这里的地名。
除此之外,西宁四中附近的地区毛胜寺地名的来历,也与毛忠有关。毛忠在今大通县城关镇获得大胜后,为了纪念他的功劳,老百姓就为他建立了生祠(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以追怀他的恩德,建了生祠的地方就被称作了毛胜寺。当时很多人祠寺不分,就把毛忠的祠堂称为毛胜寺了。
☆庙沟:纪念李淳
在大通县娘娘山北面有一条山沟,人们叫它庙沟。它的来源与明朝千户李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李淳是湖北襄阳府人,其先祖李忠贤曾随明朝著名将领徐达、常遇春多处征战,战果累累,还曾受到朱元璋的召见,被赐戴太子管,封琼花侯、骠骑将军。并恩准可以世袭西宁指挥同知,被人们所羡慕。李忠贤的后人李淳继承父亲西宁指挥同知的职务之后,因勇而有谋,又被加封为忠勇将军。据史料记载,李淳不仅武功卓越,文采也很好。《大通县治》记载着李淳的一首诗《咏古镜》:昆仑一片光,摩作倚天剑;若得试一用,太平立可见。将李淳豪迈的潇洒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靳育德说。明朝正德年间,李淳奉命平叛,经过现在庙沟时,因“山险而狭”,大意轻敌不幸中箭身亡。李淳阵亡后,明武宗朱厚照感叹:“朕之忠勇臣也。”痛惜之情,溢于言表。朱厚照钦准为李淳在阵亡处立庙祭祀,人们称之为“李王庙”,李淳的后人后聚居于此。
随着岁月的流逝,李王庙的繁荣已不再。上世纪80年代时,还有高3米、宽10米的李王庙遗址。后来,当地村民因为取土整地,那些遗迹就被挖完了。庙沟因此得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安西堡:刘锦棠的驻军大本营
如今的西宁市五四大街小学书声琅琅,很少会有人将这里与曾经的驻兵之地联系在一起。五四大街小学曾经是著名的安西堡的一部分。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廷派湘军统领刘锦棠率军六千进入西宁,刘锦棠选定在城西(今五四大街小学一带)为驻军大本营。自此,这片原本居民稀少、农田遍地的城郊偏僻之地,告别了清静,响起了军士操练的呼喝之声。光绪四年(1878年),安西军提督喻胜荣在刘锦棠军队原驻地修筑了一座比较坚固安全的城堡,因为是安西军所筑,故称“安西堡”。安西堡长宽各两里,背扼西川口,左控北川,右制南川,是守护西宁的重要营地。因为是军队驻地,所以老百姓也叫安西堡为“大营盘”。一直到了清朝覆灭,安西堡才渐渐被拆除。百余年后的今天,安西堡的遗迹早已荡然无存。
西宁的文化秘密
1.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三足鼎立哪家强?
☆青海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对口支援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14所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
☆青海师范大学建于1956年。学校已形成具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学科专业覆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艺术等9大门类,已成为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教师教育、高原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级藏汉双语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院校、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全国汉语言水平测试(HSK)主考单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入选单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青海省主节点院校、CALIS青海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青藏高原建立最早的高校,是新中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校占地面积949.5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2亿元;图书总数134万余册,其中汉、藏文四个版本的大藏经4套。
2.西宁虽然地处边陲,是少数民族居住地,但也出了不少历史文化名人 ,这几位你知道吗?
☆青海的第一位进士—李贞德
-他是是青海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位进士。
-他除了是我省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功名获得者之外,还是一位爱民的好官。
-他作为青海土官后裔的,生来就可以享受世袭的官位,不用考取功名自然也可以锦衣玉食。然而,他却“喜读书,不事华饰”,孜孜以求,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可以说,他为当时的青海文化人树立了榜样,自他之后,一些文化人逐渐考取功名,步入了仕途。
☆“西平名儒”来维礼
他在青海文化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誉为“西平名儒”。
-他呕心沥血,与当时河湟名流一同撰写《西宁府续志》原稿,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的诗词著作《双鱼草堂诗集》中“落落英英,飘洒俊逸”一句,诗人基生兰赞叹“诗笔清新句更工”。
-他在五峰书院、湟中书院、凤山书院任教多年,为青海教育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在河湟地区的历史文化名人中,来维礼比较具有代表性。他热衷科举,认为一旦取得功名,便能“广厦庇寒士”。但是,经历了岁月的风风雨雨后,他最终致力于青海的文化教育,授业育人,桃李满园。
☆妙音情韵“西部歌王”王洛宾
- 他是享誉世界乐坛的音乐人,青海是他诸多佳曲妙韵灵感的源生地;
-他在青海娶妻生子,青海在他的血脉中早已成为第二故乡的代名词;
-他半生遭际坎坷,但在青海的金银滩草原,他收获了比宝石还要珍贵的至爱真情。
你想知道我大西宁还有什么生活、饮食、经济中不广为人知的秘密吗~
且听小编明天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