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扬子晚报
新鲜事、有趣事、不平事、离奇事、为难事,欢迎第一时间微信我们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新闻  ·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  昨天  
新华社  ·  这笔费用,上调 ·  3 天前  
广东民生频道  ·  视频曝光!高速几十辆车连环撞,最新情况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扬子晚报

万米高空中,医生用嘴为患病老人吸出800毫升尿液!

扬子晚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9-11-21 10:08

正文

“快!帮我拿个杯子来。”

医生张红说完,

对着一根导管吸了起来,

导管的另一头连着的

是一位躺在飞机客舱地板上的老人,

他吸出的正是老人膀胱中的尿液

这是发生在11月19日

从广州飞往纽约的

南航CZ399航班上的感人故事。


视频戳:


老人突发疾病,万米高空紧急寻医


11月19日凌晨1:55,南航CZ399从广州出发,飞往纽约。子夜时分,旅客们大都进入了梦乡。和往常一样,当班主任乘务长冯玲和同事们按照工作要求,一如往常的来回巡舱。


当航班离目的地还有6个钟头的时候,冯玲接到后舱乘务长的报告,说有位老年旅客反映自己的老伴无法排尿,急需医疗救助。冯玲马上赶到座位,发现患病老人情绪不稳定、直冒虚汗,立即安排乘务员在客舱广播寻找医生,并组织乘务组拿来机组休息室的被枕及机组休息位的毛毯,在服务台地板上铺了一张“临时救护床”。她一边慢慢地搀扶老人躺下,一边安抚着焦急的老伴:“老人会没事的,您放心。”


听到机上广播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医生张红与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医生肖占祥赶过来,马上对老人进行检查,两位医生诊断后认为: 老人膀胱大致存有1000毫升尿液,如不尽快排出,则会面临膀胱破裂的危险。 而眼下可利用机上急救医疗设备尝试进行穿刺排尿。在征得老人老伴同意后,两名医生立即开始准备,乘务组也尽力找来机上可用的医疗救助设备及物料,协助医生进行救治。


争分夺秒,两名医生联手诊治


3分钟后,肖医生利用便携式氧气瓶面罩上的导管、注射器针头、瓶装牛奶吸管、胶布自制穿刺吸尿装置,开始施救,乘务组也赶忙协助,将老人固定成侧身姿势,便于救治。然而因为客舱空间有限,将装置架设至高处的可能性较小,针头也过于尖细,无法因压力差自动引流老人膀胱内的尿液,加之因膀胱过度胀大,自主收缩功能减弱,使得穿刺引流进入瓶颈。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张医生想到用嘴吸出尿液,而这也是控制尿液排出速度与力度的最佳方法。 半小时后,医生顺利帮助老人排出700-800毫升尿液,老人病情得到缓解、情绪也逐渐平稳。



整整37分钟,张医生不间断为旅客吸出尿液,吐到杯中,肖医生也不停根据膀胱积尿情况调整穿刺位置和角度,确保最大限度排出积存尿液,乘务组也及时更换杯具,将排出尿液导入酒瓶,实时测量已排出尿量,帮助医生更好掌握旅客病情。两位医生与乘务长配合默契,紧张却十分有序地推进救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