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张女士四处就医,尝试了多种自我调节方法和药物治疗,但始终未能找到解决之道。直到她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及耳鸣专科门诊,才被确诊为“
血管源性搏动性耳鸣
”。
张莲花介绍,
半年前,每当入睡时,她的右耳中会传来与心跳一致的“咚咚”声,如同火车车轮的声音,吵得她无法入睡,但感觉头右偏时有所缓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声音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发响亮
,成为张女士生活中的一大困扰。
在历经半年的就医无果后,她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长沙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及耳鸣专科门诊寻求帮助。接诊的龚巍主治医师为其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最终确诊患者是“血管源性搏动性耳鸣”。
搏动性耳鸣是
一种由头颈部器官、心血管或其他结构异常所产生的声音,
通过骨结构、血管或血流传送至内耳,使患者感受到与心跳一致的节律性声音。
这种耳鸣分为血管源性和非血管源性两种。
血管源性搏动性耳鸣主要由血管结构异常或血流加速导致血流紊乱所产生;而非血管源性搏动性耳鸣,可能由腭帆、鼓膜张肌、镫骨肌等肌肉的阵挛、咽鼓管异常开放、颞颌关节病等因素引起。患者的高分辨率CT扫描提示了其可能病因,其右耳的乙状窦存在憩室,突入右侧乳突气房,而这可能是她搏动性耳鸣的“罪魁祸首”。
-
突聋:
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一种主观性的耳鸣。
注意:
突聋后72小时内是黄金治疗期,治疗越早,听力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引发的耳鸣声音可高可低,可间断也可持续,症状表现与其它耳部疾病有许多相似之处,隐匿性较强。
特发性耳鸣:
指原因不明的耳鸣。耳鸣的声音类型较多,如蝉鸣声、嗡嗡声、轰隆声等。
特发性耳鸣急性发作时,要积极治疗,尽可能在早期治愈。如果治疗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通过检查也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这时尽量与其和平共处,可通过调整心态、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进行缓解。
主要用于治疗主观性耳鸣。声音掩蔽疗法是医生根据患者耳鸣的类型、频率和响度,选择相匹配的特定声音,作为掩蔽声,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聆听一定时长的掩蔽声,可以达到抑制耳鸣或缓解耳鸣症状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声音掩蔽疗法是因人而异的,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小贴士】
耳鸣患者应及时就诊,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排查有无危险情况,并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