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MT
计算机(11.6%):
上周计算机行业大幅上涨,科技方向大幅反弹
。
英伟达FY24Q4再超预期,季度营收&毛利率续创历史新高。下季指引营收240亿美元(±2%),超市场预期的219亿美元,YoY+234%。毛利率76.3%±0.5%,超市场预期的75.1%。需求方面,各方多模态大模型训练投资额、推理需求能否进一步承续算力增长,AI应用是关键。竞争方面,AMD快速崛起以及大厂(云厂商、AI公司和互联网公司)自研芯片等。
超微电脑利润率、市占率提升的幅度减缓,本轮股价拉升目前主要来自估值提升,国产AI服务器投资性价比提升。长期看,由于AI芯片供需失衡的局面逐渐缓解,且定制化架构逐渐完善,国内AI服务器利润率提升有望复制超微电脑此前表现。对比之下,超威电脑当前PE估值性价比有所下降,利润率改善趋缓,国内AI服务器供应商投资性价比提升。
Groq开放产品免费试用,生成速度或创新高。基于Groq自研的一种名为张量流处理器(TSP)的新型处理单元LPU,Groq每秒生成速度接近500 tok/s,超过GPT-4的40 tok/s。Groq LPU当前依然面临部署成本等问题,但随其迭代,依然有机会成为AI算力挑战者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电子(6.0%):
上周电子行业大幅上涨,科技方向反弹。
2024年2月21日英特尔在加州举行首届IFS Direct Connect 2024活动,并宣布打造专门为AI时代而设的系统级晶圆代工业务。活动邀得多位科技巨头高管和政要站台,包括美国商务部长作为开场发言嘉宾,微软和ARM的CEO、博通、联发科、以及EDA巨头Cadence和Synopsys的高管等,并以OpenAI CEO为压台嘉宾。微软CEO在会上宣布与英特尔合作大规模生产基于18A制程的芯片。
根据IDC最新公布的数据,4Q2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2亿台,环比增长7%,同比增长8%。这是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3Q21~2Q23连续8个季度出现同比下滑后在3Q23同比增速大体持平的情况下,在4Q23第一次出现相对有力的复苏反弹。
通信(11.1%):
上周通信行业上涨,科技方向反弹。
通信行业近期催化明显增多,算力领域,英伟达业绩再超预期,数据中心业务同比增长四倍引领美股及国内光模块公司大涨,海外科技巨头大模型的不断迭代带动算力投入形成正反馈。国内方面,国资央企将人工智能纳入全局工作,国内大模型及算力领域厂商持续追加相关投入,相关智算需求有望持续高速增长。卫星领域,北斗+天通开始公开招募合作伙伴;小米发布新款终端支持卫星通信;海外方面,最大商业通信卫星“木星三号投入使用”。政策方面,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会议认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是国资央企发挥功能使命,抢抓战略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重点关注三大运营商。
传媒(13.4%):
上周传媒板块上涨,科技方向反弹。
AI催化不断,催化1):国资央企加快拥抱AI。近期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央企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强调央企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深刻变革,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带头抢抓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10家央企签订倡议书,表示将主动向社会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催化2):首部AIGC系列动画片将在央视播出。首部中国原创的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将于2月26日起在总台综合频道播出。《千秋诗颂》共26集,每集约7分钟,从美术设计到动效生成,再到后期成片,均为AIGC辅助制作。我们认为AI视频商业化落地可能超预期,预计【广告素材】【短剧】【互动剧】等短片段类视频内容与AI结合受益更为明显,如AI替换部分场景/生成不同结局等,可能会是最快落地和商业化的方向;IP在AI视频趋势下价值会更凸显。
催化3):英伟达成立具身智能实验室,AI+游戏或加速。
(图片来自网络)
房地产(4.5%):
上周地产小幅上涨,但基本面仍偏弱。
上周(24/2/17~24/2/23)34个重点城市新房合计成交150万平米,环比+1274%;其中,一二线环比+1228%、三四线环比+1968%,主要由于上周春节基数原因;2月累计一手房月成交同比-67%,较1月-71pct;其中,一二线同比-65%、三四线同比-80%,分别较1月-64pct和-135pct。行业中期库存处于低库存阶段,但结构中老库存及短期无效库存均在走高。
(图片来自网络)
主要政策新闻:宏观方面,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要增强土地要素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央行宣布5年期以上LPR下降25Bp至3.95%,1年期LPR维持3.45%。住建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视频调度会议,指出截至2月20日,全国29个省份214个城市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共涉及5,349个项目,已有57个城市162个项目已获得银行融资共294.3亿元,较春节假期前增加113亿元;会议强调各地要精准提出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各商业银行对不予放贷的项目向金融监管部门报送“无法贷款的原因”,由城市政府及时协调解决,确保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开发建设,严防资金被挪用于购地、偿还债务或其他投资。
银行(6.1%):
上周银行板块上涨,高分红继续进攻。
2024年初以来,通过降准50BP、大幅调降5年期以上LPR,叠加地产相关政策的回暖,积极稳定市场预期。另外,下调5年期以上LPR在减轻居民贷款负担的同时,也有助于稳定长期投资以及房地产市场需求,从而有望带动宏观经济预期回暖,对银行业资产质量持续稳健形成支撑。我们预计2024年财政政策有望持续加码。为了配合财政政策落地,货币政策方面或将保持宽松态势。未来仍需重点关注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情况。
非银(2.8%):
上周非银上涨,主因市场反弹。
2/18~2/19,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就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包括1)建议严把IPO准入关,加强上市公司全过程监管,坚决出清不合格上市公司,从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加投资回报。2)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规范各类交易行为,提升制度公平性。发展壮大专业投资力量,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3)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坚定不移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夯实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证监会主要领导调整后,相继召开系列座谈会、调研走访营业部释放了监管关键时期共建市场、持续发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政策暖意。
2/20,沪深交易所提出六大举措加强后续量化交易监管:
一是
严格落实报告制度,明确“先报告、后交易”的准入安排。
二是
加强量化交易行情授权管理,健全差异化收费机制。
三是
完善异常交易监测监控标准,加强异常交易和异常报撤单行为监管。
四是
加强对杠杆类量化产品的监测与规制,强化期现货联动监管。
五是
进一步压实证券公司客户管理责任,完善与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协作机制,加强对量化私募等机构的交易监管等等。
六是
交易所将加强与香港交易所的沟通,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明确沪港通北向投资者的报告安排,将北向投资者量化交易纳入报告范围。我们预计未来对量化交易监管将保持严的基调和“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各方面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将持续完善。
医药生物(2.1%):
上周医药板块上涨但幅度较弱,主因业绩预告仍有压力。
2024年2月22日,国家流感中心发布2024年第7周第792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2024年2月12日~2024年2月18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7.6%,高于前一周水平(7.0%),高于2021~2023年同期水平(2.7%、2.6%和1.8%)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5.7%,与前一周水平(5.7%)持平,高于2021~2023年同期水平(2.0%、1.9%和1.9%)。流感样病例再抬头但流感阳性率下降,多种病原体交叉感染。近两周的流感样病例出现再次抬头回升的趋势,但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结构也在持续发生变化,呈现多种病原体交叉感染的复杂态势,包括甲流乙流、JN.1新冠变异株等。
近期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传统制药企业2023年业绩表现呈现分化态势。部分企业受益于新产品上市放量,收入规模及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部分企业受原有业务集采、长期资产及存货减值、固定资产折旧摊销金额增长等因素影响,利润端整体波动较大。创新药企业随着核心产品陆续上市后实现商业化,营收端同比大幅增长;在研管线持续推进,一些产品多处于临床阶段/商业化初期,研发投入整体保持较高水平,利润端暂时还处于亏损状态。
医疗设备景气度较高,如内镜、基因测序、家用康复等赛道2023年业绩表现亮眼,高值耗材板块在2023年下半年受医疗合规有所影响,在老龄化强需求、集采逐步出清、新产品创新迭代导入市场和诊疗恢复背景下,后续成长持续性预期较强,低值耗材及体外诊断板块受新冠管控变化影响、海外需求不振等影响,2023年业绩探底出清,2024年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
(图片来自网络)
▉
境外市场
港股方面,
港股上涨,恒生指数上涨2.4%,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7%,
港股市场基本面、资金面稳步修复,中长期配置性价比提升,建议关注后续政策面动向。美联储短期降息预期回落,不改全年降息周期大方向,静待后市港股流动性修复。美联储1月FOMC会议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5.25%~5.50不变,整体表述偏鹰,鲍威尔也表示美联储不太可能有信心在3月份降息根据CME最新预测,市场预期美联储3月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16.0%,5月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2.2%,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8.5%。我们认为,短期内港股市场基本面、资金面仍有压力,但随着海外降息开启、国内资本市场政策加码,港股市场中长期配置性价比持续增强。
美股方面,
美股上涨,标普500指数上涨1.7%,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4%,主因美股科技股催化不断。
AI算力行情持续演绎。英伟达公布超预期业绩,单周上涨8.54%,盘中一度站上2万亿美元市值关口,费城半导体指数单周上涨1.93%。微软、谷歌、Meta均跟随指数小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