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人物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人物周刊  ·  “韩江获诺奖,像是扇向韩国某些人的一记耳光” ·  2 天前  
南方人物周刊  ·  第六次中东战争,正在暗处打响 ·  3 天前  
南方人物周刊  ·  从小学这些,孩子想不成才都难! ·  5 天前  
环球人物  ·  刷屏的“神仙颜值”,你还记得吗?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人物周刊

当90后插画家决定二创《千里江山图》,如何寻古画新?

南方人物周刊  · 公众号  · 人物  · 2024-10-15 12:06

正文

“由于纸张和材质的脆弱性,颜料也会随时间褪色,这些珍贵的古画无法像其他文物那样经常展出,大多数人只能从照片或复制品欣赏国画的美感,却无法真正领略到那种细腻的笔触和色彩的魅力。”鹿菏希望通过对古画的二创,用新的艺术形式,把这些经典名作传承延续下来,让传统更年轻,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 柏诗

如何将一部美国奇幻爱情电影,与一幅意境灵动的中国水墨画联系在一起?

泼洒于画纸的水墨上,分层罩染深浅不一的石绿、花青,晕染出空濛氤氲的水底世界,墨青色的人鱼与身穿红墨色裙子的艾丽莎,仿佛正坠向水底,又似在水中起舞……这是鹿菏为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所画的中国风海报,不仅俘获了导演的心,更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喜爱。

这位90后插画家,在“出圈”被更多大众熟知之前,已经凭借极具中国风韵和奇幻色彩的插画风格,吸引了无数粉丝,深受绘画爱好者的追捧。连载小说《浮生物语》的水彩绘本,神话小说《山海经·候人兮猗》的插画,皆出自他之手。《山海经》则是鹿菏从小就捧读的古籍,痴迷古典文化、喜欢收集各类传统民间故事和中国神话传说的他,常常沉浸在这些瑰丽奇异的故事中,并想象自己用画笔画下来。

后来,水彩、水墨便成了他最擅长的绘画风格。成为一名插画艺术家后,鹿菏始终在思考如何运用手中丰富的创作工具,将浩瀚的神话故事和恣肆的想象世界化为笔下的作品?










灵感:从古典神话到现代山水

鹿菏,是他为自己取的笔名,来自两个他所喜爱的古代祥瑞神兽,轻盈灵动的鹿和高洁优雅的鹤,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仙界使者。《山海经》、《聊斋志异》、《中国神话史》等等书中的人物和故事,皆是创作的灵感来源,亦培养了鹿菏联翩的想象力。凭着对绘画的虔诚和对故事的热爱,以鹿菏之名画画的他,一点点勾勒出自己瑰奇俊逸、想象卓绝的中国风世界。


“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了与古代绘画直接对话,读出传统文化艺术中更丰富的细节,鹿菏不断地去观摩文物古迹、博物馆和美术馆。他前往敦煌石窟,欣赏跨越千年的壁画艺术,“我的风格主要来源于敦煌壁画的装饰性元素,及延续下来的中国神话奇幻风格,通过线条和色彩斑斓的氛围,抓住大家的眼球。”


2017年故宫推出《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年度大展时,鹿菏亦从外地赶来,加入到长长的队伍中,只为一睹《千里江山图》的真迹,“扑面而来的就是无比强烈的震撼感,不是尺寸上的震撼,或是极致的精细度,而是它所传达出来的自然之美和人文关怀。”


鹿菏在现代生活中也时常追寻并邂逅自然山水和古典审美。除了画画,他也热爱旅行,时常穿梭于各地山水之间,尝试用多元创作工具将自己被自然激发的灵感一笔一画勾勒出来,既有画布上的水彩手绘,也有宣纸上的水墨山水,还有平板上的板绘插画。鹿菏并不抗拒尝试新的绘画形式,“我希望通过不同的笔法和绘制技法,自然细腻地把山水之美呈现出来。”


 图 / 画师鹿菏作品


无论是传统文化艺术,还是山水人文生活,都为当代年轻人及其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历久弥新的艺术养料。“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以前大家可能更喜欢国外的艺术作品。但现在大家对于自身文化的自信,开始挖掘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魅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在90后鹿菏的眼中,无论是自己从事的绘画创作,还是歌舞剧、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都是文化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年轻艺术家为代表的中国年轻人正主动从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中寻找对话及创作的灵感和多重可能性。



创作:从二次创作到天生会画


这种可能性,正在鹿菏的笔下一一实现,化为一幅幅意境灵动风韵淳厚的国风画作。他用手绘插画《海童子》再现了《搜神记》中于永夜星河升起的海童,也用板绘插画《迎仙客》创作了曾在敦煌壁画中见过的九色鹿传说,又在电影《大圣归来》的同人海报里刻画了一个不一样的大圣形象。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曾令他惊叹的《千里江山图》。

 图 / 《千里江山图》局部选段

“由于纸张和材质的脆弱性,颜料也会随时间褪色,这些珍贵的古画无法像其他文物那样经常展出,大多数人只能从照片或复制品欣赏国画的美感,却无法真正领略到那种细腻的笔触和色彩的魅力。”鹿菏希望通过对古画的二创,用新的艺术形式,把这些经典名作传承延续下来,让传统更年轻,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同样关注传统文化、希望以科技之力焕活传统艺术、也关注每个人的数字创作需求、希望以技术创新赋能艺术创作的华为平板,与鹿菏“一拍即合”,共同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的二次创作。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千里江山图》中,既有细腻展现自然之美的青绿山水,亦有生动描摹人文之美的市井生活,“王希孟把市井生活画得非常精细,有些人物甚至只有指甲盖大小,却充分展现了北宋时期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我觉得这幅画不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憧憬,还有对生活的期待。”

 图 / 画师鹿菏正在翻阅资料

为了传达出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鹿菏在动笔前再次从书籍古画中寻找北宋市井生活的线索,《宋画全集》、《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等等,都是他研究宋朝古画和古代人文生活的资料。他收获了很多有趣的发现,“宋朝人出行主要靠骑驴,我觉得当时会有租驴这种行当,就像我们现在的共享单车。再比如北宋时遇到熟人不愿意打招呼的话,就可以拿团扇遮面,也非常有趣。”鹿菏笑道,“非常适合我们这种社恐”他希望在自己的二创作品中也将这些有趣的事儿画下来。

 图 / 画师鹿菏使用华为MatePad Pro进行创作

“《千里江山图》虽然是工笔画,但同时也是传统的水墨画,所以勾勒就很重要。”为了高度还原水墨效果,让线条更细腻、富有质感,鹿菏使用了天生会画App全新的水墨笔刷,无论是画山体还是树木,用它勾勒出来的线条都很精细。“再通过流体笔刷晕染,颜色便会像水彩或水墨一样自然地延展开,不会有明显的笔触,这也是艺术创作过程中因为不确定性才有的惊喜。” 用数码板绘画出手绘的质感,曾是板绘创作最大的难题,但华为MatePad Pro 12.2英寸的金丝帛画布解决了这个难题。下笔时,鹿菏感受到每一笔都会与流金丝帛底纹产生交互,让他可以更加专注于画面细节,而不用再去思考怎么减少“数码味”。

实现色彩自然晕染的前提,是具备古画中丰富的颜色组合。“因为《千里江山图》用的颜料都是非常珍贵的矿物颜料,为了保护环境也好,节省成本也好,像石青、石绿这些高品质的青绿色,现在越来越昂贵了。”

 图 / 画师鹿菏在天生会画App中使用“跨应用取色”功能

那如何还原这些颜色呢?华为MatePad Pro 12.2英寸的跨应用取色功能可以跨应用调取原画的色彩,恰到好处地帮鹿菏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跨应用取色功能,在二创时可以让颜色达到所需要的深度和彩度,也能让颜色变化更加丰富和微妙。” 

为了提高创作效率,鹿菏运用多图层来实现颜色的浓淡分层,制造出深浅不一的青绿色调。实现山水布景后,鹿菏开始思考如何将他的有趣发现加入画面,为二创增添更多人文趣味。“如果可以把画布放到足够大,就能把人物或非常小的物件描摹得更加精细。”

 图 / 画师鹿菏使用天生会画App对画作进行分层

华为 MatePad Pro 12.2英寸专业创作平板的价值再次突显出来,在8K拟真画布自如缩放的赋能下,他把骑驴老翁和用团扇遮面的女子画了进去,“商品经济繁荣的宋朝,冰杨梅或者雪泡的梅花酒这些冰品,都是古人消暑的必备。”所以鹿菏在画中还加入了在冷饮摊买冰杨梅的小孩儿,得益于天生会画App 8K画布下极大的分辨率,从孩童脸上洋溢的笑容到冷饮摊上的冰杨梅,这些微小的细节都能被精细地呈现出来。

通过二创,鹿菏不仅再现了工笔重彩下精妙的青绿山水之美,也将那些易被忽略的古代生活趣事惟妙惟肖地呈现在当代读者眼前。二创搭建起了一场古与今的对话,让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得以连接,也让这幅插画变得更为生动活泼。



艺术:文化、科技与人的可能性

“古画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它是传统艺术的瑰宝,更在于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任时代流转,“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始终是社会风貌的一面镜子,也是与社会相伴而生的产物。在跨越古今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得以窥见人类走过的一个个时代中不同社会的文化、科技与生活。

回望千百年来的文明发展史,不难发现,艺术史和科技史如同两条互为映照的璀璨星河,在彼此融合的过程中,共同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工具。以艺术史为坐标,可以看到从纸张画布、画笔颜料等创作工具的迭变,到水墨、油画、水彩、多媒体等艺术类型的演进,再到摄影、电脑、平板、3D、AI等技术对绘画保存与创作的革新,科技始终在为艺术赋能,激发更多创意潜力,创造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可以随时随地在灵感迸发时绘画,曾是古今无数艺术家所梦想和追求的创作自由,如今,科技让这种想象变成了现实。鹿菏希望通过这次在天生会画App上的二创激活更多人对古代文化和生活的想象,更激发大家对文化传承与绘画创作的兴趣。

 图 / 画师鹿菏二次创作的《千里江山图》

艺术是一门活的语言,新技术为当代艺术爱好者提供了新的创作密码。在华为MatePad Pro 12.2英寸上,艺术家们不仅让古画焕发新生,更是以当代生活为灵感,创作出一幅幅佳作。这既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深刻诠释了不管岁月如何更迭,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始终不变。

无论是充满烟火气息的古代生活,还是充满科技智慧的现代生活,艺术始终为人们提供了描摹心中理想世界、通往自然观照与人文关怀的桥梁,而科技为这座桥梁竖起新的阶梯。时间,将一幕幕历史描摹成画;科技,让历史焕发崭新的生机与活力。华为平板一直在关注每个人的数字创作需求,不断打破科技与艺术的边界,通过“天生会画”数字创作大赛,以专业创作的科技实力赋能每一位创作者,致力于让更多人在数字创作中体会艺术的魅力和创作的乐趣。

从“取色古今,共绘山海”鼓励大家还原《山海经》里的奇幻世界,展现中国的神话美学,到“城市高光,星闪点亮”启发大家关注自己置身其中的城市生活,用绘画点亮城市记忆,每一届“天生会画”大赛的主题,都彰显了华为平板对文化、艺术与人的关注,以“科技”之笔抵达无限可能。

9月26日,华为正式开启了2024天生会画数字创作大赛,以“共绘自然”为主题,鼓励每个人从自然万物中汲取灵感,通过数字绘画创作捕捉世界独特的美。正如《千里江山图》所展现出的古人对自然的憧憬,身处现代城市的我们,也越来越频繁地去公园和野外亲近自然,在“万物有灵且美”的启示下,重新理解了“人”美好生活的所在。自然给了我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天生会画”的你我通过“共绘自然”得以描摹出这份生生不息的自然之美。 

正如博伊斯所言,“当我说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时,指的是社会艺术:一种新艺术出现,每个人不仅能够参与,而且必须参与。”这正是“天生会画”项目所倡导的创作理念与价值,创作无门槛,人人都是艺术家。这次,就从画自然开始吧!期待所有创作者在“天生会画”大赛中提笔挥洒,落笔生辉。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