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最靠谱的方法就是做足量的调查,在某一行业里面抽取足量的年纪相仿的人,并且至少要满三十岁。
为什么至少三十岁呢?
因为不经过时间的沉淀,谁都说不清楚谁比谁厉害,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本科生工作十年,研究生工作七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的差距已经可以看出来了。
但即便做了足量的调查,也难以逃离个案的特殊性。
想要知道问题答案的你,一定想我告诉你,谁比谁厉害。
比如想找工作的你,一定想我告诉你,工作经验比学历重要。在考研的你,想让我告诉你,研究生有加速器。
但我的回答可能要让你失望了。
对于某些行业来说,学历确实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情,比如对于某些应用性学科来说,工作经验肯定比理论知识实用的多。
而对于一些科研机构或者部门来讲,理论知识反而比工作实践重要。
十年之后的差距,不是你的学历决定,全在于你的内心,在于你有没有愿意突破自己、挑战自己的决心。
一个有点想法的人,早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自我发展路径,借鉴成功者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寻找自己的道路,至于是大学毕业考研还是找工作,早已了然于胸。
而将信将疑的人,由于不确定自己的喜好,没有发掘出自身的潜力,于是在考研和工作中纠结许久。
倘若一个有想法的毕业生选择找工作,即便后来发现考研会使自己的发展前途更加广阔,也会将手上的工作放一放,努力拿到研究生学历,让自己再上一个台阶。
换言之,一个上进的人,会借助身边所有的力量,甚至会主动寻找突破自己的路径,以实现人生的飞跃。
厉害的人看的远,愚笨的人只盯着自己的脚尖。
从网上看到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
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当你选择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物时,真相就与你背道而驰,于是你也就慢慢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就像现在在找工作的你,当听到考研还不如工作的建议时,心里会比听到另外一种答案舒服的多。
而考研的你,也希望别人告诉你,学历是块敲门砖,自己的选择会更多。
外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们请来一组人,告诉他们,化妆师会在他们脸上化上一道可怕的疤,并要求化完妆后让他们去街上走一圈。
当这群被“化妆”的人在街上走动回来以后,心理学家询问他们的感受,这些人都回答说,
他们觉得街上的许多人都在关注他们脸上的疤,人们的眼神都很异样,有嫌弃,有恐惧,有惊讶……
可当他们拿到镜子时,却发现自己脸上什么都没有。
当你选择相信某一种想法时,身边无数佐证你想法的因素都会被你放大,那些真正反映事实状态的因素,反而会被你忽略。
所以,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研,都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你能走多久,爬多高,全凭你自己。
无论做出哪种选择,都记得不要辜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