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和君集团党委书记 田毅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9日习近平主持审议了两个重要条例,其中审议研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如何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转化为治理效能,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怎么看?
怎么干?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是当前国有企业的重大核心任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创新,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是央企国企的使命担当。面对国内外环境极其复杂的严峻现实,需要重点思考以下问题。
一、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从组织上、制度上、机制上确保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在坚持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方向上,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确保国有企业党委(党组)领导作用发挥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未来三年是关键期,要落实好顶层设计,抓紧研究制定改革行动方案,明确对标对表。要从国家整体战略出发,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要求,聚焦团结奋进和发展生产力,在制定国有企业十四五规划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做好统筹布局。
二、加强企业干部队伍建设,党建引领企业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干部培养机制、企业大学等,要与新时代的国有企业使命担当紧密链接。
要在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上下功夫,这是企业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是国企干部培养机制一以贯之的组织原则,国有企业要着力建设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在党务工作队伍的建设上,提出设立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企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选贤荐能,以轮岗,交叉任职等方式,培养年轻党员干部在一线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为党群工作群体职业发展通道全面赋能,激发创造力,把优秀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干部。
三、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找准基层党组织服务生产经营、凝聚职工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着力点,推进基层党建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目前状况从中央到地方,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有很多工作需要国有企业集中精力重点研究实践创新,从认识论到方法论,需要入脑入心的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规律,把握逻辑,把党建工作是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好,如何考核,风险识别。以创新工作法为目标,从传统经验中萃取,从实践工作中创新,把规定性动作做实,自选性动作做新,让党建工作更具时代性,更具吸引力,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就一定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四、党的工作是最大的“心“学,”是一项时间周期性发挥作用的长效工程,是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心智进而指导行为作用的一项伟大的事业,党建工作是涉及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的专业知识和方法论。
我们近年来的实践观察,适合新时代党建工作的优秀党务工作者极为缺乏,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迫在眉睫。职业能力的支撑需要学习能力强,有奉献精神,对党建工作的长期专注,学习研究与实践创新。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而且乐在其中。在统筹推进全面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要在薄弱环节中发力,亟待补短板、强弱项。要在固根基、扬优势的前提下,坚持问题导向,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担当作为开拓创新。
五、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建设,目前实践中认为,国企党建要突出政治能力建设,规范化、体系化、标准化。
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解决好国有企业“一岗双责”、创建党群岗位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出党建工作创新工作法和绩效体系建议,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创新;基层党组织生活、活动载体,学习教育、绩效考核、争先创优等一系列微创新等等。需要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多学科的能力支撑。党建工作是新时代的大命题,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需要与长期专注党建工作,扎根基层的研究型、实践性复合型专家内外协同,共同为建设好党的新的伟大工程,提供新时代党建工作方法论与创新实践。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创造性空间巨大,极具挑战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