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专业视角的规划资讯传播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FC农产品研究  ·  【棉花周报】棉市复工进行时 春江水暖谁先知? ·  2 天前  
微观三农  ·  春节过后“菜篮子”供应充足 价格平稳回落 ·  3 天前  
微观三农  ·  今日学习 · 在全社会弘扬严和实的精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活动丨大木作建造技艺研修班11月开课,清华同衡联手本意手作邀您开启匠人人生!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公众号  ·  · 2018-10-26 17:38

正文

十月初,我们发布了大木作建造技艺研修班的预报名,接到了很多木作爱好者的咨询,在本意与清华同衡的积极协调下, 开课时间最终确定为: 2018年 11月20日-24日 。如果你看过之前的课程介绍,就不要再犹豫了,名额不多,直接识别下方海报二维码报名吧。



建筑是 艺术 之母,中国古建筑无论是从视觉、听觉甚至味觉来说,都凝聚着历史的 灵气 。其中传统大木作的构造技艺,饱含人文智慧与科学的结晶,精巧与繁复之美,让人如何能不沉迷其中。 大木作研修班正是在追寻这份饱经风霜的魅力。



在现代都市丛林里,古建的安身之所寥寥无几。但我们要做 那么一群人,以保护传承大木作为己任,抱着极大的热情和责任感,将这门古老的知识传播出去,将木工工艺传承给更多的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大木作,热爱古建……让 梁思成先生《 中国建筑史 》中记载的古建筑,不再消逝……



大木作是足以永续循环再生的文化与精神,而传承这种精神是我们共同的 使命 。不借助任何钉子与粘合剂构造出千年不倒的木塔,这样的技艺,我们要传承下去!



在这一件事情上,我们邀你一起追求极致。清华同衡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与本意手作 两强联手 ,以最大的诚意,开设这一次的大木作建造技艺研修班。



本次课程将由专业的大木作老师为您讲授木作技艺的起源,亲手教授您木作技艺,也有机会参观 未来力文创园 ——一处大木作的修复基地,在这里,你将会看到上百年历史的大木作正在被修复,体验积累了20年以上的大木作修复实践经验;在这里,更有机会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参观 先农坛 ——北京古建筑博物馆,全面了解中国古建筑知识,参观 故宫 ,感受皇家建筑的雄浑与壮美;通过这次课程,你将会看到大木作传承的希望。




大木作课程主讲


刘喆

本意手作联合创始人,技术和创意总监

宝马MINI next 100 创意设计大赛全国冠军

纯手工独立工作室品牌“ unplugged 吉简”创始人


助教: gerGa

来自西班牙,建筑师专业


助教:赵飞

30年以上家具、古琴,制作经验老师傅


助教:喵叔

本意手作创始人

退休后忽然发现人生新目标的木工爱好者


匠人师傅


通过吉吉老师的示范讲解,亲自动手实践及学习讨论,零基础地做中学、学中做总共3天的实践课程,制作 1:20 大木作模型 。学员将会掌握大木作建造技艺,探索中国木结构建筑的魅力,希望对传统建筑结构的动手练习有助于启发在现代城市更新中的应用,期待一起探索,并和大家分享。



课程可中英文双语授课,小班教学(上限30人),以 传统榫卯 为木构件的结合方法,以传统模数制为尺度设计,纯手工制作学习,手把手的教你如何不用一个钉子建造大木作。



课程一共持续5天的时间,从大木作的起源讲起,以未来力文创园、古建筑博物馆与故宫古建筑群等 真实古建 为例,探索大木作的结构秘密。


清华同衡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遗产保护工作的落地与持续,本次培训基于实际工作中一线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文物建筑的管理人员古建筑专业知识的补足,传统技艺的传承,科学理念的传达,以及面向文化遗产爱好者的文物保护知识的普及。立足公益,打破专业门槛,实现公众传播。

课程全程,将由清华同衡遗产中心一线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师、设计师与学员互动交流,以沙龙的形式分享各地的实践经验与文物保护青年工作者的心路历程。 我们邀请了古建筑方面丰富经验的肖金亮博士,为大家分享文物保护工程与古建筑复原研究方面的经典案例。



课程安排


Day 1:11月20日

10:00起源、演变、工具、榫卯

12:00午餐

13:00未来力文创古建园区

15:00参访,与大木作大师座谈交流

Day 2 :11月21日

10:00结构、形式、模型讲解

12:00午餐

13:00屋顶、防震

15:00模型制作

Day 3 :11月22日

10:00模型制作

12:00午餐

13:00组合、安装

Day 4 :11月23日

故宫参观

Day 5 :11月24日

先农坛参观


学术分享课程讲师:肖金亮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专业,工学博士

国家文物保护责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清华同衡遗产中心副总工

主要工作领域:建筑历史研究,古建筑修缮,科技保护,文物保护设施设计,仿古建筑与文化地标设计

实践案例:北京恭王府府邸修缮,河南济源济渎庙修缮,北京圆明园九洲清晏桥梁修复,北京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游线调整与海晏堂蓄水楼抢险加固工程,隋唐洛阳城明堂、天堂、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等。

获奖情况:

全国人居经典方案综合大奖(2013);

北京市第十七届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软件综合三等奖(2013);

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2012);

智慧北京大赛优秀示范应用奖(2012);

北京市第十五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2项(2011);

北京市第十五届优秀工程设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筑设计优秀奖(2011);

第六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银奖(2011)

北京市第十四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2009)


参观课程讲师:朱宇华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博士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规划,古建筑勘察设计、近现代文物保护三方面领域的专家组成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