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过后,资本市场表现振奋,内地市场包括我们的香港市场,美国市场,都纷纷上涨。而周五晚间又传来好消息,
两边的代表团谈的不错,事情正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
。
几乎于此同一时期,美联储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恢复购债计划!
从10月15号开始,每个月购买600亿美元规模的国债,至少要延续到2020年第二季度。
这就是传说中的量化宽松,又再次重现江湖!这是当年挽救金融危机使用的大招,美联储又一次拿了出来。
量化宽松(QE)就是大家说的印钞票,或者开着飞机撒美钞。
这事具体是怎么操作呢?其实就是美联储拿着自己印出来的钞票,到交易市场上去购买国债,作为一个超级大买家,几百亿砸出去,国债价格常常被这种大个头推上去,当价格涨上去后,国债能提供的回报率就下降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市场利率下降。
当市场利率下降,往往对应着资本市场、房地产等的上涨,而利率下降,实体拿到更便宜的资金,也常能带来经济复苏。
除此之外,量化宽松这事,还有两个重要的看点:
第一,
重要的事只做不说
。它不像官方的利率降低,每六个礼拜开个大会,而且每次变动都得跟都全世界宣布,无论是加息还是降息,都要吵架,一定都有人不高兴。而购债这个事,它可以相对低调,只做不说,直接通过干预市场,直接改变市场利率,只要达到降息的最终目的,只要能到罗马,走哪条路都行啊!
第二,量化宽松除了能把利率摁下来之外,最重要的,
钱是直接印出来的
,钱变得更多了!这可比降息更来劲,也更加的实质性!
这件事情会产生什么结果呢?美国的专业投资者们正在逐渐形成一种共识:美股虽然还在上涨,但是内含的风险正在上升,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估值已经抬到历史最高水平,而经济增速下滑,利润向头部企业集中,而多数普通企业的盈利是下降的,这其实就是内蕴的风险;第二,在连续降息之后,美债的收益率越来越低,再加上联储又进场抢生意,债券的投资价值变的更低了。在事实面前,想要更高的回报,出海是必然的选择。而放眼海外,能容纳巨额资本,同时经济增速向上,
满足这两个条件,中国市场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天时地利都在。监管也正朝着对外开放的方向,大门越开越大。证监会已经明确宣布,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时点,2020年开始执行。老外们,正准备拿着美联储印的钱,跑步入场啦!
相信你,可能嗅到了未来的气味,已经能隐隐感受到了一些什么。
事情说完了,你已经大体知道了最近发生了什么,那么接下来,更重要的就是如何去开展行动。我们来谈谈什么才是明智的行动。
前任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有本自传叫《行动的勇气》,讲他们拯救金融危机的那些经历。今天不讲书,只说这本书的名字,就非常有意义:行动的勇气。
曾有记者采访巴菲特:您过去所犯的那些错误,往往都是因为什么呢?巴菲特回答:
大多数不是行之而错,常常是因为知而不行。
(Most of our mistakes have been mistakes of omission rather than commission)
即使作为投资泰斗的巴菲特,都称自己常常没有积极去行动,常常患有“吮拇指综合症”,那更不用说我们了,可能更需要具备“行动的勇气”!可是这话虽如此,知易行难啊,简直是太太太太太不容易了!
在国庆期间,大家都刷了三部电影,很多朋友都看得热泪盈眶,回忆我们的过去,也展望我们的未来。我们有巨大的人口、齐心协力的执行力、有巨大的市场,还有不断提高的科技实力,扪心自问,每个人心里其实都清楚的很:
未来的机会就在中国。
可是面对每天的新闻,我们的内心OS常常是这样的:资本市场是如此动荡如此波动如此的不确定,我再观望一下吧!两边谈判结果还没出来呢,我等结果出来再说吧!最近市场不太平,哪里好像都不安全,我还是先观望一下吧!
相信每个人都遇到过这种心情,确实非常不爽也极其焦虑,那到底怎么才能明智的行动呢?
贝索斯曾经分享过一个有关行动的理念,
一件事如果成功的概率有70%,你就可以考虑开始干了。
别人问他说,为什么70%就干呢?为什么不是90%或者100%呢?
他回答说:如果80%,或者保证能成功,那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人人都去干了,哪还有你的机会呢?换句话讲,就算你也有机会也能干,那么做人人都认为正确的事、必然会成的事,最终的结局必然是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利润率不断下降,这种事做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很显然,在投资中,以上这个规律完全有效,当事情谈完了,当局势确定了,往往对应着市场的大幅上涨,我们在犹豫中,已经完美错过了机会 (
相关
链接:
一周总结:
只有同理心和创造价值,才能让你得到想要的东西
),而市场,也已经不再打折了。
因此,树泽认为,行动的勇气,不是匹夫之勇,它需要明智的策略,它至少包含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