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大学堂
与传统严肃的讲历史的不同,这里有最新鲜有趣又有料的历史秘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1967年被冷冻,期待2017年被复活的美国 ... ·  19 小时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李世民为什么用司马懿的故事刺激李靖?君臣二人 ... ·  2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孙思邈有个千古名方,专清体内各种的湿气、痰浊 ... ·  6 天前  
循迹晓讲  ·  11月15日-18日 | ... ·  6 天前  
循迹晓讲  ·  11月15日-18日 |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大学堂

朱元璋命大臣猎熊,汤和不去,汤和亲信:把熊字拆开看看

历史大学堂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11-06 08:00

正文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加关注不迷路


明太祖朱元璋在生前确定了配享太庙的十二功臣,其中包括六位王爵和六位公侯。

排名在六王中的第五位是文韬武略的东瓯王汤和。

汤和与朱元璋同乡,比朱元璋大三岁,早年便和他一起起兵,可以说见证了朱元璋从一个贫苦少年走向皇帝的全过程。

汤和既有智慧又勇猛,与其他开国功臣一样,他的征战足迹遍布东南、四川、漠北及西北,多次负伤而始终无怨无悔。

然而,相比徐达、常遇春等战功赫赫的将领,汤和的功绩显得略逊一筹。

因此在洪武三年,他仅被封为中山侯,年俸为一千五百石。

直到洪武十一年时,才升封为信国公,岁禄增至三千石。

汤和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总能在朱元璋面前摆正自己的位置,尽管两人之间偶有不快。

汤和有个嗜好,就是贪杯,醉后常口无遮拦,有时甚至会发些牢骚。

朱元璋知道后非常不满,这种不拘小节的态度也可能影响了汤和的封赏与官位。

在洪武四年,当傅友德、汤和、廖永忠等人分别领兵进军四川归来时,朱元璋大加赞扬傅友德和廖永忠,却批评汤和行动迟缓、态度不积极,令汤和惶恐不已,叩头谢罪不止。

次年,汤和在北伐中失利,幸而朱元璋未予追究,但仍在提升其为信国公时暗有所指,提醒一番。

随着年岁渐长,汤和处理事务更加谨慎。

一天,朱元璋兴致勃勃地邀请当年的功臣们围猎。

出发前,他情深意切地说道:“大明江山今日之成,实赖众卿努力,如今的荣华,自当与你们共享。”众臣闻言无不动容,感慨万分。

然而,到了围场,却有侍卫禀报说有猛熊出没,当地百姓称其力大凶猛,危险异常。

面对这样一个表现忠勇的良机,谁也不想轻易错失,纷纷自荐除熊。

唯独汤和默然无语,朱元璋好奇询问缘故,汤和答道:“臣年事渐高,力不从心,自去年起更怕刀枪利刃,恐心惊胆颤。臣愧对圣恩,求陛下见谅!”言罢,他面色苍白,连忙跪地请罪。

朱元璋见状,并未加责,反而令人对他多加照拂。

回到府中,手下人不解汤和失去立功良机,有亲信甚至埋怨他,但汤和只是淡然一笑,并不多言。

后不久,朱元璋开始大规模清算开国功臣,几近株连全数,唯汤和一人得以幸免,其家族亲眷亦得以保全。

这时,汤和才对众人说道:“‘能’少一点贪欲、怨怼、仇恨、愤懑,把‘熊’放下才是智慧之举。抓‘熊’犹如自投罗网,看似猎得实则成猎物。”人们这才领悟汤和的高明与用心良苦。

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汤和因持“能”弃“熊”的智慧之策,表明自己无意于威胁朝廷,最终得以安享晚年,寿至七十。


· 完 ·


/ 推荐阅读 /

成吉思汗死亡之谜被揭开,死法过于羞耻,连史书都不敢记载


朱元璋批奏章到深夜,宫女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粥,朱元璋怒吼:粥留下,人斩了!


发现更多皇宫秘闻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紫极女史】


点亮“在看”,让历史不再是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