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通过漳州‘寻访陈元光入闽开漳文化足迹’主题调研采访活动,介绍了开漳圣王文化的重要性和历史价值。文章详细回顾了陈元光父子南下入闽的历史背景、对漳州及闽南地区的开发贡献,以及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同时,文章还讲述了陈元光在军事上平乱、建州立治的事迹,以及其在文化上推广儒学、办学堂的贡献。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开漳圣王文化在闽南地区乃至海内外的深远影响,以及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纪念陈元光的文化遗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陈元光父子南下入闽的历史背景
陈政、陈元光父子奉旨率87姓将士南下入闽平寇,为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南迁,对福建闽南、粤东、台湾,乃至东南亚等地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观点2: 陈元光在漳州及闽南地区的开发贡献
陈元光在漳州建立治所,保境安民,促进民族融合,经济和文化得到较快的发展,使漳州成为鱼米之乡,风俗日益淳朴。
关键观点3: 陈元光的军事贡献
陈元光在军事上平乱、建州立治,维护了大唐版图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展现了为捍卫疆土安定稳定而英勇无畏、勇于献身的民族精神。
关键观点4: 陈元光在文化上的贡献
陈元光极力倡导文明,把兴儒学、办学堂视为‘救时之急务’,更重要的是把中原文化传播到闽南,促进了漳州文化的进步。
关键观点5: 开漳圣王文化的影响
开漳圣王文化在闽南地区乃至海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纪念陈元光,体现了对开漳圣王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正文
追寻千里开漳路
再叙千年圣王情
——漳州“寻访陈元光入闽开漳文化足迹”
主题调研采访活动纪行
向上滑动阅览
历史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脉。在漳州、在台湾、在东南亚地区,遍布各地的威惠庙,让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名字代代相传,也一直在提醒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开漳圣王文化是一份十分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挖掘、弘扬开漳圣王文化,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今年7月至8月,漳州组织开展“寻访陈元光入闽开漳文化足迹”主题调研采访活动。在各地宣传部、统战部、文旅部门、史志部门以及专家学者、文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调研采访团行程四千多公里,走访福建、河南、广东三省六市三十多个点,开展一场文明溯源、文化寻根,深刻感悟开漳圣王的文化张力。
我们深知,解读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文化现象,并非易事。诚如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涂志伟所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融合在一起,已无法截然分开,这也造成了人们在研究过程中不容易分清文化现象和历史实事”。因此,调研采访团不拘于历史的源流细脉,而是从“文化足迹”入手,以记录者的身份寻访,记录所见所闻的“文化现象”,探求每个故事中蕴藏的“文化意识”,力图通过新闻报道抛砖引玉。
在采访写作过程中,我们也学习、借鉴了一些干部、领导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让开漳圣王文化发扬光大。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人将目光聚集开漳圣王文化,共同守护传承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增加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漳州加快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提供文化支持。
一千三百多年前,年仅13岁的陈元光追随父亲陈政,带领87姓众将士,举家奉诏从河南固始南下,戍闽粤、开漳州、固闽南,开启了漳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文明发展的新篇章。
千百年间,这些中原汉人与当地归附的少数民族不断融合,最终孕育出独具地域特色的开漳圣王文化。
一千三百多年后,作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点核心内容,开漳圣王文化在闽南地区影响深远,并成为维系海内外,特别是海峡两岸同胞亲情乡谊、民族感情的重要精神纽带。
开漳圣王文化源于以陈政、陈元光为代表的入闽开漳先贤的戎马生涯和在开发建设中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文化与闽粤文化、海洋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晶。以护国安民为核心价值,以开漳治州文化、庙祀信仰文化、血缘祖根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等为主要特征,体现闽豫两地、海峡两岸同胞,乃至东南亚等地部分华人同血缘、一家亲。
为更好了解开漳圣王文化的由来与发展、服务“田园都市、文化名城”漳州加快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2024年7月至8月,漳州市组织开展“寻访陈元光入闽开漳文化足迹”主题调研采访活动。一支由宣传文化工作者、文史专家、新闻记者组成的采访调研团跨越四千多公里,走访三省六市,用手中的纸笔与镜头,回溯那段筚路蓝缕的入闽开漳历史。
有学者认为,“闽祖光州固始”是福建独有的一个文化现象,有永嘉固始、开漳固始、光启固始等区别——透视着福建特别是闽南人有着强烈的中原文化认同感,也印证了中原文化具有强烈的向心力。
固始,是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县。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光武帝刘秀取“欲善其终,必固其始”之意,封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固始因此得名。固始,位于河南省东南端,豫皖两省交界处,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隶属信阳市。固始历史上的多次大规模移民南迁,为我国东南边陲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农耕文明、中原文化。其中,唐朝初年,朝廷对闽粤地区尚未实现完全控制,后来由于南迁的北方汉人与地方族群的矛盾逐渐激化,在泉、潮之间,爆发了“蛮獠啸乱”。公元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旨率87姓将士南下入闽平寇,为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南迁,并于公元686年创建漳州,较唐末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开闽三王”早200多年,对福建闽南、粤东、台湾,乃至东南亚等地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也让固始被誉为“唐人故里、闽台祖地”。自唐朝至清朝,历朝对陈元光封赠褒扬达20多次,其中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敕赠陈元光为“开漳州主圣王”,加谥“忠毅文惠王”。
7月30日,采访团北上中原,寻根固始。
河南陈氏将军祠:
寄托固始人民对“开漳圣王文化”的热爱
由于年代久远,目前关于陈政陈元光出中原、入闽南的路线,以及陈政陈元光的祖籍地等问题,史学界仍有不同观点。但固始是最早与漳州开展“开漳圣王文化”交流对接的,1987年与云霄县缔结友好县。多年来,他们在当地开展一系列有广泛影响的文化活动。短短几天采访,我们无法对学术争议作出裁定,但从一个个采访点中,我们感受到固始人民对开漳圣王文化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对开漳圣王文化的研究传播不留余力地作出贡献。
虽然相距千里,但却一见如故。当采访大巴驶入固始县城时,随处可见的“开漳文化元素”,让采访调研团成员倍感亲切。陈元光大道、陈政大道、元光小学、魏敬公园……大到县城的主干道,小到宾馆电梯的宣传标语,仿佛都在告诉我们这群寻根人——固始与漳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于中国人来说,家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住所,更是故土,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深沉情愫。到达固始的第一站,我们将采访地点安排在陈氏将军祠。
河南陈氏将军祠
陈氏将军祠位于固始县陈集乡陈集村,远远望去,“闽粤千秋歌圣哲 乡祠百代祀将军”的对联醒目耀眼。讲解员陈燕告诉我们,陈政陈元光就是从此举家南下,此后嫡孙陈酆为怀念祖父陈元光、曾祖父陈政及纪念其功绩,专程回到祖根地固始,兴建陈氏将军祠和安山奶奶庙祭祀先祖。“可以说,这里就是陈政陈元光的根。”
据介绍,由于历史原因,陈氏将军祠遭遇破坏,只有一米门槛留存下来。俯身观察,历经千年的门槛呈现出黑灰色,如今因风化等原因,已看不见原本长条块的形状。
千年的风霜模糊了石门槛的纹路,却愈发透露出其沧桑和厚重。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AAA级景区,陈氏将军祠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海内外宗亲前往此地寻根问祖。
在陈氏将军祠的院内,卧着一块写有“龙湖”二字、中间凹陷的大石头。陈燕介绍道,“龙湖”是陈元光的号,儿时的陈元光在军功家庭教养下,学经史、习骑射,文武双全,13岁便得乡试第一名,深受祖母魏敬的喜爱。“相传这块龙湖石,因陈元光长时间坐在上面精读诗书,从而形成了凹陷的形状。”
不仅“龙湖石”的故事依然口口相传,祖母魏敬对陈政陈元光,乃至对入闽开漳历史的影响,也始终被铭记。固始第二站,采访团前往安山奶奶庙,这里供奉的“大山奶奶”便是陈元光祖母、年过七旬随军入闽息乱安邦的巾帼英杰魏敬。
采访团登上安阳山山巅东南高台。固始地处平原地区,周边山峰并不多,安山奶奶庙建在主峰海拔419.4米的安阳山上。
安山奶奶庙由门厅、大殿及左右厢房组成,门额悬匾“云霄庙”,两旁配以“护土开漳功勋卓著 一门忠烈万古流芳”的对联,瞬间将我们与固始的距离进一步拉近。讲解员说,悬匾中“云霄”二字正是取自魏敬夫人的号,所以安山奶奶庙也被称为云霄庙。
河南固始安山奶奶庙
“我们县名‘云霄’,或许由此得来。”听完介绍,云霄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方楚楚的喃喃自语,也道出了大家内心的疑问。
“虽然云霄县的‘云霄’二字来源有待考证,但是能在千百公里外的固始看到家乡的名字,让人倍感亲切。”云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郑晓松说道。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是华夏民族永远抹不去的故乡情结。
固始是中原地区向闽粤赣乃至台湾一带移民的肇始地和集中地。千百年来,固始南迁先民后裔渐次辗转播迁至东南亚及欧美各地,成为闽粤台人口主体和欧亚各地“唐人”的血缘和历史的一大源头。
固始是“开漳圣王”陈元光的故土。山川逶迤,隔不断闽南人对中原故土的浓浓眷恋。千百年间,散落在闽南大地乃至更大范围的南迁先民后裔,依然固守着归宗敬祖的理念,回祖地寻根谒祖,共叙亲情。
河南与闽南,固始与漳州,所隔千里,却因为陈政陈元光,有了跨越时空血浓于水的情缘。
站在元光大道上,我们怀念陈元光;站在固始,我们回顾历史。拳拳之心,昭昭在目。
683年迫寇投降,闽粤由乱入治,
此后二十余年无战事
陈政陈元光平乱、建州立治,以维护大唐版图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己任,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以国家统一为本质特征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为安定边陲而戎马倥偬,以身殉职,鞠躬尽瘁,充分体现了为捍卫疆土安定稳定而英勇无畏、勇于献身的民族精神。
陈元光的历史功绩首在“开漳”,但不仅仅在于“开漳”。由此我们把采访的视野拓展到“戍闽粤”“固闽南”。我们在采访中发现,不只在闽南,在闽中莆田、闽西漳平、粤东潮州揭阳等地,当地百姓也都以各种方式真挚地缅怀他们的功绩。
莆田仙游枫亭镇威惠灵著王庙:
相传枫亭是南下将士的“大后方”
在历朝封赠褒扬中,除了我们最为熟知的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赐予的庙额“威惠”外,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也敕赠陈元光为“灵著王”。
漳州市政协编纂的《开漳圣王文化》、云霄县开漳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汤毓贤专著《陈元光——开漳圣王 漳台圣宗》等资料均记载,入闽南下将士曾途经莆田仙游枫亭。
采访调研团来到仙游县枫亭镇,刚下车,年过八旬的枫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郑秋鉴便迎上前来,领着大家来到威惠灵著王庙旁的怀古亭。亭中立着一块石碑,刻着“仁惠尊王 陈元光故居”。
莆田仙游枫亭镇“陈元光故居”
谈起陈政陈元光父子,郑秋鉴老人很是激动。顶着烈日,他和我们说起了那里的故事:陈政率兵南下入闽后,敌众我寡,战事不利,便退守华安九龙山,并上疏朝廷奏请援兵。唐高宗派陈政之兄陈敏、陈敷率府兵及军眷5000多人入闽增援。陈政母亲魏敬也加入南下的唐军。途中,陈敏、陈敷兄弟不幸病故。魏妈葬二子于汉兴(今福建浦城)后,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挥师南下。仙游枫亭古时为驿站,是重要的交通要塞。援军途经仙游枫亭,魏妈便安置老弱病伤者以及随军家眷留驻枫亭陈庐园,随后统率精兵强将日夜兼程,赶到九龙山前线与陈政会师。
“清康熙《连江里志》、道光《枫亭志》中都尊称陈政为‘开枫大将军’,大家便可以知道陈氏父子在枫亭的影响地位。如今,枫亭镇仍有一处陈政衣冠冢。为了纪念陈元光,枫亭人便在枫亭陈庐园上建了威惠灵著王庙。很可惜,威惠灵著王庙和与其邻近的东岳庙、见龙书院在清初迁界时都被毁去。复界后,民间百姓在威惠灵著王庙原址将二庙一院合建,合祀东岳大帝和陈元光(仁惠尊王),附祀文昌帝君。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2004年民间百姓重新修建后的样子。”从老人的语气中,不难听出那深深的惋惜之情。我们仿佛听见了千年前固始将士挥师南下的足音,仿佛看见了当年将士们在此与家眷们依依惜别的感人场景。
广东饶平县陈元光纪念馆:
石壁山是“广济王”的中军营
两军会师后,将士结筏渡江,采取“招抚多数,围剿元恶”的战略方针,突破围追堵截,打通前进道路,得以进屯梁山之外的云霄火田,并在此一带建宅落居。陈政不负朝廷厚望,带领中原将士出生入死,历尽艰辛,“靖寇患于炎荒,奠皇恩于绝域。镇守闽粤之吭,泽被泉潮之野”,但因积劳成疾,于唐仪凤二年(677年)病故于军中。时年21岁的陈元光子承父业,执掌帅印,继续带领将士开发南蛮之地。
同年,广东陈谦联合“獠”民苗自成、雷万兴等人攻陷潮阳,潮州刺史常怀德飞檄向陈元光求援。陈元光接信后即挥师入潮,在饶平县黄冈镇石壁山南麓乌石鼓安营扎寨,以此为军事基地和要塞,为此后胜利平乱奠定了“地利”上的基础。
为了纪念陈元光,当地百姓在当时的“军事基地”原址上,开建饶平县陈元光纪念馆,并设立威惠庙,供世人追思。
广东饶平县陈元光纪念馆
饶平县陈元光纪念馆馆长陈俊杰告诉采访团:“这里北面背靠石壁山,南面地势开阔又临大海,向东毗邻诏安连通云霄,有利于粮草兵马军需后援,向西不远处便是蛮獠聚集地,可以形成威慑态势。由此可见陈元光的军事才能。”
据《东里志·卷二·境事志》和《广东通志》记载,陈元光数次入潮,俘获贼寇万余众,最终于683年迫寇投降,平定粤东啸乱,使岭南岭东自潮州至循州,得以安宁。陈元光因平寇有功,继任岭南行军总管。
陈俊杰介绍,潮州一战成为当时闽粤由乱入治的历史分水岭,此后二十多年间,从今福建莆田以南直至广东潮州、饶平,西至龙岩漳平,均无战事,为地方的文明进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元1168年,宋孝宗赐陈元光为“灵著顺应昭列广济王”。三年后,被称为“中国四大名桥”之一的潮州广济桥开建,时任潮州知州丁允元,便是陈元光麾下丁儒的后代。
找到了“开漳圣王”与“广济”的联系点,是我们潮州之行的一大收获。此后,在漳州诏安县陈元光纪念馆采访时,我们也看到了石刻的“广济王碑记”。此外,据漳州市委党校原历史学教授何池介绍,在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也曾建有祭祀陈元光的广济王祠,只可惜的是已毁于20世纪70年代。
“广济”二字,含义主要源自佛教经典,意为心怀慈悲,济世救人,同时也蕴含了儒家“兼济天下”的仁爱思想和宽广胸怀。而这,也正是千百年来闽粤人民对陈元光不断追思怀念的根源所在。
南宋绍兴之初,陈元光第十七代孙陈文隐从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入潮任揭阳县令,任满后携长子回归故里,留下次子陈十一定居揭阳,在此创“古溪里”,后裔繁衍成族,遂以地名代称,世称“古溪陈氏”。
古溪祠堂也称陈氏家庙,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仙桥街道永东村涂库古寨内。步入其中,最吸引人的无疑是梁架间保持完整的木雕装饰,其中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形态各异,历史人物、山水景观生动逼真,展现出高超的雕刻技艺。
揭阳市政协委员、文史工作者陈奕波介绍,据可考的资料显示,古溪祠堂创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左右,在明末清初被山贼烧毁后,经历多次重修。现存概貌为清雍正年间重建时的建筑体系,主体梁架结构部分为清光绪重修时更新。而家庙左右两边的木雕,分别由一师一徒两班人马相互斗技、雕刻而成。“正因家庙完整的建筑体系,体现特殊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古溪祠堂于2002年被广东省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从这里走出的陈氏族人,更是不计其数,其中不少是出仕为官的人才。”
漳平,地处九龙江上游。历史上,漳平归漳州管辖达1000多年,直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龙岩直隶州。
古时闽南地区森林茂密、山路崎岖,因此开通航道,成了获取山区资源的一大途径。为此,陈元光派遣部将刘氏三兄弟,率领将士开辟九龙江,“疏而达之北溪以上”。
九龙江成为沟通漳平山区与闽南沿海的主要通道。后人将刘氏三兄弟疏浚九龙江河道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称“功追神禹”。
为纪念九龙江北溪开拓者刘氏三兄弟,宋时朝廷敕封刘氏三兄弟为“九龙三公”。百姓则取《汉书·礼乐志》“至于万物不夭,天地顺而嘉应降”中“嘉应”二字,自发修建嘉应祖殿,祭拜三人。“九龙三公”也成了民间信仰,广泛流传于福建中南部的永安、大田、漳平等区域。
除此之外,在芗城的官园威惠庙、龙文的郭坑篁卿云英庙、李氏宗祠,诏安的岑头威惠庙、春官家庙,仙游的陈洪进故居,漳平的清香庙等地,我们都可以看到历史上各地百姓纪念固始南下87姓将士的文化遗迹。
龙岩漳平李氏宗祠
在闽台乃至东南亚地区,“开漳圣王崇拜”是一种影响广泛的民间信仰。民众对历史上曾经为国家、社会、百姓作过贡献的人物进行崇拜,其最高的形象即被视之为天人合一的“神明”。
唐永淳二年(683年),陈元光上奏《请建州县表》于朝廷,表示此地“地及七闽,境连百粤”。建州,是为了让“胡越百家,愈无罅隙”。
唐垂拱二年(686年)十二月九日,武则天颁诏“敕陈元光建州县”,在故泉州、潮州之间建置漳州,下辖漳浦、怀恩两县,郡治位于绥安县(今云霄县火田镇),同时任命29岁的陈元光“中郎将、右鹰扬卫率府怀化大将军、轻车大都尉兼朝散大夫、持节漳州诸军事、守漳州刺史、赞治尹、营田长春宫使者,其岭南职事如故。”陈元光再上奏《谢准请表》,以此“望阙谢恩”。
开漳圣王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护国安民。陈元光任漳州刺史25年,政治上,他建立治所,保境安民,唯贤是举,安抚“蛮獠”,促进民族融合。经济上,他寓兵于农,积极屯田,广收游散,大力推行均田制,兴修水利,围垦造田,通商惠工。文化上,他极力倡导文明,把兴儒学、办学堂视为“救时之急务”,更重要的是把中原文化传播到闽南,出现了“化蛮獠之俗为冠带之伦”。在陈元光及其部下将士和历代民众的不懈努力下,漳州日渐成为鱼米之乡,风俗日益淳朴,经济、文化得到较快的发展。
护国安民这个核心价值贯穿于开漳圣王文化形成、发展、传承全过程,展现在平乱开漳、血脉传衍、诗赋文表、信仰传承各方面。无论是魏妈、陈政、陈元光,抑或是一些重要的部将,他们的丰功伟绩,不仅有历史文献的资料佐证,而且被世代当地百姓所铭记,为之建立庙宇、开立族谱。
在云霄威惠庙、燕翼宫和漳浦威惠庙等有关“开漳圣王”文化的庙宇祠堂中,《请建州县表》《敕陈元光建州县》《谢准请表》这三份对漳州至关重要的历史文献都被装裱置于醒目位置,提醒前来参观的群众,“漳州”从何而来。
云霄威惠庙位于云陵镇享堂村元光路。庙前的照墙上印刻着“护国佑民”四个大字,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台盟中央原主席张克辉的题词。走进庙内,正门上悬的“威惠庙”木匾耀眼醒目。
“正所谓‘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这里说的漳江,便是我们云霄的漳江,而‘祀将军’的庙,就是云霄威惠庙。唐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上奏设立‘漳州’,最早的州治便是设于今天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漳州也因在漳江之畔而得名。”威惠祖庙文化组秘书长吴源鑫向采访团介绍道。按照《云霄厅志》记载,威惠庙最早建于唐嗣圣元年(公元684年)。“当时建庙时,还未建置漳州,而且1113年宋徽宗才赐予陈元光庙额‘威惠’,所以我们推测,当时这一寺庙最早安奉的应该是陈政将军,始称陈将军庙。而目前我们所在的威惠庙,是在明成化年间重建。”
陈元光平定寇患时,正处盛唐时期,中原地区生活富足,而闽粤边界尚处荒芜。陈元光和部将在漳拓土屯田,建设州县,传播中原文明。正是这样的贡献,让后世尊称“开漳圣王”。
燕翼宫为前院后座,前后三进二院。宫园内,一块饱受风雨侵蚀的碑刻静静矗立在一角。走近细看,依稀可见碑上篆刻着“重修开漳祖庙裔孙捐银名次碑记”。
陈元光第四十三世孙、云霄县陈元光故居燕翼宫管委会主任陈嘉川说:“这块碑石是目前燕翼宫发现的最有价值的文物之一,碑文内容是嘉庆年间各地区各姓氏为重修燕翼宫的捐赠记载。而行宫最早的历史,则要追溯到建漳的时候。”
“为何叫‘燕翼’二字?”采访调研团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陈嘉川解释道:“相传为武则天敕名‘燕翼’,取《诗经》‘诒厥孙谋,以燕翼子’之义而得名,希望为子孙的将来做好安排。”
除了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奉祀魏妈、陈政及夫人、陈元光夫人种氏和宁氏以及陈氏后裔陈珦、陈怀玉外,行宫两旁还展示有开漳87姓将士录。陈嘉川介绍,87姓中原府兵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南下平寇,并落籍泉、漳、潮等地,成为唐初福建及潮汕大开发的功臣,陈政陈元光家族从唐总章二年(669年)入闽平乱开始,到唐元和十四年(819年),前后历时一个半世纪,五世守漳,保证了大唐东南边陲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后世所铭记。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燕翼宫会举办云霄民间传统习俗“点灯”祭祖、迎开漳圣王巡安回府歇宵等活动。“在闽南语中,点灯与添丁谐音,寓意添丁进财,是当地人对开漳将士最朴质的祝福,也与‘燕翼’二字异曲同工。”
唐景云二年(711年),岭南蛮獠酋领又集众起事。陈元光闻警率轻骑出击,因寡不敌众被敌所刃,为国捐躯,享年55岁。得知噩耗,漳州上下军民悲痛,哀鸿遍野,朝廷嘉悼。唐先天元年(712年),玄宗皇帝赠陈元光“豹韬镇军大将军兼光禄大夫、中书左丞、临漳侯”,谥“忠毅文惠”。陈元光葬于绥安溪大峙原(今云霄县火田乡割布山),后因州治迁于龙溪,迁葬州治之北的九龙里松洲保高坡山。
唐开元四年(716年),玄宗皇帝诏准漳州州治迁至李澳川(今漳浦县城,时任刺史为陈元光之子陈珦),敕赠陈元光为“颍川侯”,并颁诏敕建“忠烈祠”,奉祀“颍川侯”陈元光及开漳先贤。庙址在州治西三里许(即今漳浦县城西郊的西宸岭金交椅山南麓),世称“西庙”,是最早官祀陈元光的庙宇。
来到漳浦县城西郊,采访调研团穿过威惠公园,穿过“盛德世祀”牌坊,拾阶而上,便来到漳浦威惠庙。
漳浦威惠庙园区
漳浦县威惠庙管委会主任陈宝钧告诉我们,陈将军庙初建时,仅单座庙宇与“盛德世祀”坊。后来增建寝殿(后殿)和前殿,又建有门楼三开间两层,前面又建有拦马桥和桥亭,文武官员至桥头即下轿下马,步行登阶而上,以示对“开漳圣王”的敬重。
盛德世祀,意为高尚的品德,为世代所祭祀。虽然无论是云霄的威惠庙、燕翼宫,还是漳浦县的威惠庙,在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后,都已是重修。但“漳江有庙祀将军”,漳州人始终没有忘记“开漳圣王”,不只是云霄漳浦,在漳州各县各区,乃至闽南地区、海峡对岸的台湾,普遍都建有威惠庙(或称王公庙、圣王庙),祭祀纪念这位开漳英烈、开漳始祖,香火历代不断,至今仍盛。
“盛德世祀”,不仅是当时的“圣意”,更是千百年来的“民意”。
唐景龙年间,受父亲陈元光影响,陈珦接受龙溪县令席宏之请,于北溪之滨松洲堡“与士民讲学处”讲学,教化民众、移风易俗,导士民于礼乐,开士子之茅塞,由此培育了大批人才,使得漳州这块原先的“蛮獠”之地,逐渐向云蒸霞蔚的中原文化看齐。
来到位于芗城区浦南镇松洲村的松洲书院前,只见门口篆刻着一副对联“持清净以临民,守无私以奉国”。松洲书院讲解员杨璐说:“这副对联是陈元光担任漳州刺史时豪情写下的治漳理念,上联表达了他希望当地的百姓在廉洁勤政的治理之下享受安居乐业的生活,下联则抒发了他满腔热血、忠心报国的家国情怀。这些都是当年陈元光追随父亲出征南下时的理想抱负。”
芗城松洲书院
松洲书院背倚石鼓山,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以砖木结构为主,呈现典型的三进式格局。走进书院,映入眼帘的便是位于中庭的威惠庙。杨璐介绍,唐贞元二年(786年),陈元光之曾孙、当时漳州刺史陈谟复徙州治于龙溪县永宁乡唐化里,书院前增建松洲大庙,也称将军庙,宋时改称威惠庙,祀陈元光及其部将。“松洲书院与威惠庙在建筑上合为一体,形成‘前庙后校’‘院庙合一’的格局,在如今我国现有书院记载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松洲书院最典型的建筑特色。”
目前有人称它是有文献记载的福建最早书院,也是全国最早的书院之一,也有人持不同观点。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江焕明介绍:“不管松洲书院是否‘第一’,但有唐开漳后,漳州文化进步却是事实。由于当时聚集了许多中原士兵家眷在此读书,后来,又由陈元光之子陈珦主持讲授,传播中原文化,久而久之附近民众受到影响,这里便成为面向大众授业的讲学处,后冠名‘松洲书院’。”短短几年重学盛行,翻开了中原文化在漳州传播的新篇章,开创了一代学风之先。据史料记载,漳州郡在唐代得科名12人,居全省第4位。
时代巨变,但精神不变。
寻根,是为知道自己从何而来,更为知道自己走向何方。只有了解开漳历史的纵深,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正如固始根亲馆的结语所写:所有的迁徙都凝结着关于故乡的印记,正是这些印记、梦想、奋斗和精神,照耀着后来者踏上前路,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成为梦想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