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松饼、肉松蛋糕、肉松面包……最近多个声称“肉松用棉花做的”谣言视频在网络上热传,以肉松作为配料的糕点挨个“中刀”。昨日,一段“男子怒斥店员售卖棉花肉松面包”的小视频又传遍了微信朋友圈,为“棉花肉松”事件再添一把火。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上周发布《“棉花肉松”谣言来袭!告诉你肉松饼比肉松便宜的真相》一文进行辟谣。同时,各地的食药监、涉事企业纷纷发布检测报告,澄清真相;警方也迅速行动,浙江永康一男子因对某品牌肉松饼造谣被依法刑拘7天。
然而,辟谣仍然没有“跑赢”谣言。网上的谣言继续发酵,传播愈演愈烈,不断有人上传视频,证明自己买到了用“棉花肉松”做的点心。记者粗略统计,此类视频在网上已有二、三十种版本。
昨天热传的小视频中,一名男子进入一家面包店内,要求购买“肉松面包”。该男子在选取一款肉松夹心面包后,要求店员再提供一碗水。在遭到店员拒绝后,他坚持要求把肉松“洗一下”,甚至还试图闯入面包店内部工作区。最后,男子如愿对肉松进行了水洗检验,他认为肉松水洗后出现的絮状物是“棉花”,并怒斥“这么大个店,居然搞一些棉花来卖”、“还卖给小孩子吃,我要把这个视频放到小学的网上去,看以后还有没有人来买你这个面包”,并对整个店面进行拍摄。
视频中男子从肉松面包中取出肉松
视频中男子用水清洗后的肉松
上面这个最新的“棉花肉松”视频与之前流传的谣言视频有些不同。网友猜测,这或许是一位消费者看了网传的谣言视频后认为受骗了,愤而去店里讨要说法,并试图曝光黑心商家的事件。这种“消费者受骗”类的案例,一经发出便触动了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引发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转发。
记者关注到,在“塑料紫菜”、“塑料大米”、“塑胶面条”、“塑料粉丝”等谣言视频中,视频版本比较单一,造谣者也往往只露出一只手,刻意隐藏了拍摄者的身份和拍摄地点等要素。而在这一轮“棉花肉松”谣言视频传播中,视频五花八门,甚至还有拍摄者自拍容貌、公布籍贯姓名等信息。这些拍摄者中有些或许只是普通消费者,他们受到谣言视频影响,也进行了“水洗肉松”的实验;但由于缺乏科学辨识的能力,人云亦云,将视频上传网络。当然,其中也不排除部分人存在博眼球、吸引关注的目的。而这种二次、三次传播又强化了谣言的欺骗性,出现“消费者误导消费者”的现象,使得“棉花肉松”的谣言呈现出链式传播的特征。
为了搞清楚水洗肉松后的白色絮状物究竟是什么,记者也进行了一次实验,模仿的是网传的“水洗肉松蛋糕”谣言视频。
拉丝蛋糕含棉花肉松的谣言视频
记者在市场上购买了一种与视频里相类似的“肉松拔丝蛋糕”,将其中一个蛋糕放进水中,捏碎后进行搓洗,最后滤出网传视频中称之为“棉花”的白色絮状物。
左侧为实验用小蛋糕,右侧为记者清洗后出现的白色絮状物
水洗白色的絮状物为什么看起来这么像棉花呢?记者采访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烘焙公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沈华。他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平时家里吃的肉都是块状或条状,里边的纤维比较粗;而肉松为了口感需要,往往会将其加工为蓬松絮状的细小纤维。蓬松的细小肉松纤维在水洗后会变成絮状物,乍一看很像白色的棉花纤维。
沈华表示,网上流传的“棉花肉松”视频,业内人士一眼就能看出是谣言。首先,棉花的蓄水能力很强,在食品加工的时候,很难将其与别的东西混合加工。其次,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放入嘴里会嚼碎;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是不可能嚼烂的。如果真有商家将棉花冒充肉松,就会很容易被消费者识破。
数十个版本的“棉花肉松”视频还在网上发酵,不仅打击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还给相关行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据报道,涉事品牌“吉利人家”已遭遇经销商退货、下架、取消订单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0万元左右。其他的食品生产厂商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有不少企业已选择向当地公安报案,要求查处造谣者。
近年来,涉及食品安全的谣言层出不穷,影响较大的有“塑料紫菜”、“塑料大米”等。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的食品安全谣言占了45%。食品安全谣言为何大行其道?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少伟分析认为,这与新媒体的发展密切相关。信息传播门槛降低,谣言的传播手法也从之前的图文演变为现在的小视频传播,操作简单且更有信服力。而且视频谣言通过一些微信朋友圈传播之后,熟人间的关系也容易让人打消怀疑。此外,也有专家认为,食品安全类谣言的大行其道,背后反映出网民科学素养的不足、对于食品安全现状的不满,以及对于监管部门信任感的缺失。“棉花肉松”事件较为典型,不少权威媒体都发布了辟谣文章,相关的监管部门也公布了对涉及产品的检测报告,但不少网友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些信息,以致“棉花肉松”的谣言愈演愈烈。
刘少伟表示,遏制食品安全谣言的传播需要各界力量的参与。比如,监管部门一定要加强信息的公开和交流,致力于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相关的企业也要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重塑消费者的信任。对于消费者而言,也要改变观念,培养自己科学素养,对食品安全方面的传言不能无条件地相信和转发。此外,食品安全类谣言危害很大,事关社会稳定,政府部门对造谣者也要加大追查和处罚的力度。
编辑:卜曼玲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