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eiya
爱生活,爱成长,改变就趁现在,成长从心开始。meiya,畅销书作家,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他爱的是玫瑰,而你是蔷薇》《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等书。目前从事心理行业。创立豆瓣小站:鹦鹉螺成长团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幻世界SFW  ·  新刊速递 | ... ·  2 天前  
DataEye短剧观察  ·  DataEye短剧热力榜:6部短剧播放超3亿 ... ·  昨天  
DataEye短剧观察  ·  DataEye短剧热力榜:6部短剧播放超3亿 ... ·  昨天  
科幻世界SFW  ·  悼念向际纯:中国科幻绘画的开拓者 ·  3 天前  
河北青年报  ·  抖音、快手、微信同日宣布:下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eiya

是我,做出了一个选择

meiya  · 公众号  ·  · 2018-03-10 12:29

正文

01

我就是这样, 一个大写的主体“我”生活着


昨天公号做了美妆产品的广告,有几个网友发留言给我,说要取关,说我做的广告比较low,当然也掉了一些关注量。


刚开始,我心里有点难受,但是一想到,是自己做了选择,在接广告挣孩子奶粉钱与不接广告少挣钱之间选择了前者,所以被一些网友吐槽、掉粉就是选择的代价,再正常不过了。那为什么选择挣钱呢?因为我和孩他爸都自由职业在家带娃,而我选择了承担起更多经济上的责任。


这样一想,心里就平静和坦然接受了。


前几天我和丈夫一起去电影院,看了有孩后的第二部电影(一年半的时间,才看了两部电影)!


看完电影,我和大卫抱怨,自从养了孩子之后我们少了很多自己的时间,原本可以用来做自己喜欢事情(看电影、看书、旅行和写作)的时间都拿来带孩子,陪孩子了(其实在陪孩子的过程中也收获了非常多的快乐,下次我单独就这个话题写一篇文)。


之前有一些讲课和其他合作的机会找到我,我拒绝了。因为目前孩子太小还比较依赖我,我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课件的制作和完善上,也没法外出和孩子分开太久。


我有时也会想,如果没有生孩子、养孩子,这两年我会不会完成更多职业上的目标。


偶尔我会向丈夫抱怨一下自己带孩子太辛苦,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因为养了孩子耽误了自己职业上的发展,但是其实我的心里非常清楚,这是“我的选择”,是“我”在做自己的事情,发展自己的职业和带孩子、陪孩子之间选择了后者。


再具体点讲:

是“我”之前自己选择生孩子;

是“我”在生下孩子之后,选择花更多的时间自己带孩子,而不是把孩子推给老人带;

就如此刻,是“我”选择先哄孩子睡觉,等她睡着后,在电脑前面写这篇文。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我选择,我承担”的认知,能够时刻感受到自己作为自己人生主人的感觉,所以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生活总体上是比较满意的。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也一直是这样,以一个大写的主体“我”在生活,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走一条my way.


刚大学毕业那会在广告公司当文案助理,因为工资太低,我不仅在幼教中心兼职,还接一些广告文案写作的活,相当于打了三份工,每天都很忙很累,但我从不抱怨,也不觉得苦,我知道这是我的选择。


因为这段时间的努力,我存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五万,可以去西藏,可以一个人住一室一厅的房子。


后来,我跳槽了,薪水涨了几倍,我辞掉了幼教中心的兼职,白天在广告公司写文案,晚上回家在豆瓣上写文章,写书评,同时接一些广告文案的私活,依然很忙很累,但是我甘之如饴,因为我知道这是我的选择。


因为这个选择,我出 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本书,然后有了第二本,第三本书……


再后来,我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开始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的课程,立志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虽然那一整年收入都很低,有的时候月入只有一千多,好的时候也只有三四千,在金钱上我因为没有安全感而感到焦虑,但是我并没有太多纠结,内心始终很笃定,因为我知道这是我的选择。


因为这个选择,我现在可以靠心理咨询养活自己,养活孩子。


我们的生活是由过去和当下无数个选择组成的。正是我自己过往做出的选择决定了我现在的生活。


这种“主体我” 的存在感,让我能够在困难的时候依然坚持去完成一些事情,让我能够耐受住生活中那些大大小小的磨难和烦恼,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少了抱怨与不满,多了满足与感恩。

02

其实,你已经做出了选择


很多人抱怨自己的生活,怨天尤人,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正是因为缺乏这样一种“是我做了一个选择”的认识。


前几天有个来访者A,是个培训机构的女老师。


她大学毕业开始工作挣钱之后,父母便经常让她买东西,大到手机、家电,小到家里的洗衣液、卫生纸。


工作第二年,父母让她帮忙还家里欠亲戚的三万块。


工作第三年,父母让她出了几万块买了县城的房子。


后来弟弟谈恋爱了,父母让她给弟弟的女朋友买项链买戒指。


上个月父母打电话来让她出钱给弟弟买房子,因为弟弟结婚需要房子。于是,她拿给父母五万块。


每年过年她都会给父母两万块。有一年,在过年之前的三个月,她得了重感冒,反反复复不好,一个月没怎么上课,也没有去外面接私活,挣钱少了。那一年过年她只给父母八千,父母就不高兴,骂她不孝顺,骂她白眼狼,一点也不关心她病了一个月。


她工作六年,一直努力工作,每年挣十几万,可是现在存款一万都不到,全部给了父母和弟弟。


她快三十岁了,父母也不催她谈恋爱,似乎还希望她不要谈恋爱,不要找男朋友,继续努力工作挣钱。


她在讲诉的过程中,总是强调父母只把她当赚钱的工具,一味的索取,一点都不爱她,父母的这些行为非常伤害她。


她问我:“父母怎么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呢?”


我说:“事实的真相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爱孩子。” 我问她:“你父母这样对你,你有做什么吗?”


她说:“做什么?你是指什么?”


我说:“比如,拒绝父母的要求。”


她答:“没有。从来都没有。”


于是,我说:“也就是说,你在面对父母提的那些要求时,你做了一个选择,选择尽全力满足他们,而不是选择拒绝他们?”


她愣了一下,陷入沉默。


我说:“你能说说你在做这个选择时,你是怎么考虑的,或者是怎么想的吗?”


接着,我们的咨询由此深入下去。




来访者B,是一位女士,在孩子一两岁时就想着离婚,现在孩子快十八岁了,还没有离成,可是她依然很想离婚。


年轻时,她迫于年龄压力,和相亲的一个男人认识一个月就闪婚了。这个男人比她大十岁。婚后发现丈夫思想刻板,为人迟钝,彼此缺乏共同语言,两个人在一起,常常没话可说,情感生活匮乏。她的婚姻生活非常痛苦和压抑,两个人早已是无性婚姻的状态了。


当初因为孩子小,想离婚时,她说服自己为了孩子不离婚。


随着孩子长大,她的工作越干越好,收入增多,而丈夫的收入十年都没有变。她想离婚还是离不成,倒不是丈夫不肯离婚,而是她害怕如果离婚了自己挣的钱要分一半给丈夫,房子也要分割,她也害怕离婚后自己对丈夫会有很深的愧疚感,觉得他又老又穷,自己抛弃了他。


她觉得自己的婚姻生活一团糟,跟丈夫关系冷冰冰,无话可说,可是无法离婚,人生很痛苦。


通过咨询,我让她看清楚一个事实, 这么多年每次她在做离婚or不离婚这道选择题时,她都选择了不离婚,或者暂时做出了一个选择,相比离婚,她选择呆在这样痛苦的婚姻关系中,目前这样的局面是她选择的结果。


我让A和B看到她们自己做了一个选择,不是说她们目前的痛苦是自作自受,而是让她们看到自己其实一直拥有选择的自由,也一直在做选择。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有选择的自由时,也许他的生活不会马上变好,但是内心那种无力无奈,自己是受害者的感觉都会减少,会看到自己的命运“操之在我”,会看到 基于某些原因自己做了选择,并且因为这个选择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和代价。


03

一个成熟的人,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


很多人抱怨父母喜欢控制和干涉自己,却不愿意看到,是自己选择被父母控制和干涉,而不是选择拒绝和抵制父母的控制和干涉,坚持做自己;


很多人抱怨另外一半对自己很不好,却不愿意看到,是自己之前选择了这样一个人,之后在对方对自己不好的时候,选择了继续维持和这个人的关系;


还有很多人抱怨养孩子太辛苦,怪孩子妨碍自己享受自由的人生,认为是孩子造成了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却不愿意承认,在此之前是自己选择生养一个孩子,而不是孩子求着他们把他生下来。


很多人发出类似的抱怨,将自己的不幸全部推到别人的身上,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深深体会到自己作为自己人生主体的存在感。


当一个人很深刻地意识到“是我做了一个选择”,正是“我自己做出的选择决定了我现在的生活”时,他便不容易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也不容易怪罪别人造成了自己的不幸。


与此同时,他能够感受到自己主宰自己生活和命运的力量,那个命运的主人“我”是明确而有力量的,有能力选择,也有能力承担起每一个选择背后的责任。


一个成熟的人, 往往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 除了他发现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外,还因为他认识到 每一个人走的路,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选的,生活是一场愿赌服输的游戏。


每一秒,我们都有机会做出改变,做出选择。真正决定命运的,不是运气,而是选择,每一个经由“我”做出的选择。


今天,你为自己选择了什么?



注:图片来自豆瓣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


近期热门文章


为什么你想爱又不敢,得到又假装不在乎?

看见,就是爱;回应,就是爱

亲密关系的秘诀:一表达需求,二接纳不同,三双方共同努力,寻求双赢,四重复以上三个步骤。

为什么是我改变?他呢?

你的内部动力被偷走了吗?

每一个婚姻中的女人都需要一张自我关怀清单

三观不合,也可以很幸福,关键在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