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德芬空间
来自腾讯微博认证资料:张德芬,华语世界首席心灵畅销作家,著有《遇见未知的自己》,并译有《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 @张德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我为女孩们做“暗器”,每月卖出一千件 ·  昨天  
青年文摘  ·  姑娘,你为什么那么焦虑? ·  3 天前  
Kindle电子书库  ·  BBC、HBO出品:《权游》后又一部神剧,网 ... ·  4 天前  
冯唐  ·  时间都无法打败的爱情,是什么样?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德芬空间

父母的爱情故事对你的影响有多大

张德芬空间  · 公众号  · 美文  · 2016-12-12 20:33

正文



爱情不是依附,爱情是各自独立坚强,然后努力走到一起。


在感情中,你经常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温柔体贴,还是独立自主?


在成长中,你遇到的什么人影响了你的爱情观念,他给你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有的人说:“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影响了我们的爱情模式”,但其实我们完全拥有能力从父母的互动模式走出来,开始属于自己的感情。


谁影响了你对感情的态度?


如果我问,你最早的爱情教材是什么?我想,你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在我看来,很多人最早关于爱情的教材,其实是来源于父母。

 

  • 恩爱的父母,可能是正面的教材,看着父母亲“秀恩爱”长大的孩子可能会想,以后我也要找个像父亲或母亲一样的亲密爱人。


  • 而不够恩爱的父母,往往会成为反面教材。那些认为父母之间不存在着真爱的孩子,在成长的耳濡目染之中,对于爱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认知。

 

例如,告诫自己以后千万不能找一个像父亲或母亲一样的伴侣;对爱情缺乏信心,对异性存在着偏见或敌意;否定自己对于爱情的需求等。

 

父母的日常互动、关于爱情的观点,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电影《前度》中的周怡,父亲早逝,母亲经常告诉她,最喜欢的那个,永远都不是身边的那个。


周怡带着母亲“爱的箴言”,面对爱情时,习惯性地缺乏自我反思,总是期待在重新选择中寻觅到真爱。

 

直到母亲旅游归来时,才重新解释,“我没说过身边的那个不是自己最喜欢的那个,我是说,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已经不在身边了。”


你如何被父母的爱情模式影响?


很多人在谈到自己失意的爱情故事时,会带出父母失意的爱情故事。

 

他们经常从两代人的故事中,寻找出千丝万缕的关系,最后大致得出的结论是,自己深受父母爱情故事的影响。

 

例如,从小目睹了父母亲吵架的孩子,长大后发现难以和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父亲经常对母亲施暴的孩子,最后找了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丈夫结婚了等。

 

对他们而言,父母亲亲的爱情故事像是一种命运式的诅咒。父母亲亲失意的爱情故事,是如何给孩子带来心理影响的呢?


归根到底,常常表现在父母亲未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例如,孩子因为没能得到父母亲亲足够好的照顾而难过、失落;孩子因为父母亲亲感情的恶化而提心吊胆;孩子因为未能改变父母亲亲的感情而沮丧、自责等。

 

目睹、经历了这揪心的一幕幕,孩子往往表现出:缺乏安全感;过早地承担了不该属于自己的责任;在爱情观上,认同了家长中的某一方,带入了一些偏见等等。

 

种种微妙的心理变化,在意识与潜意识层面影响着孩子日后面对爱情时的选择及相处模式。


父母的爱情故事,只是千千万万故事中的一个



因为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孩子们在面对父母的爱情故事时,往往会有强烈的代入感。例如渴望父母感情改善,为其中一方抱不平等。

 

事实上,世间有万千个爱情故事,而父母亲的爱情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

 

假如能够褪去我们自身的角色,回归到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我们会发现,在父母失意的爱情故事中,他们彼此在情感经营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其中,往往不是一方单方面的过失。

 

父母本应该处理好的关系,却处理得不恰当。伴随着多重关系的卷入,孩子直接或间接地成了受害者。

 

有多少父母因为常年吵架,疏于对孩子情感上的照顾;有多少父母会在孩子面前诋毁对方,只为把孩子拉到自己的阵营;有多少父母对孩子灌输了消极的爱情观……

 

对孩子而言,想要打破父母爱情故事的“诅咒”,首先自己要能够从他们失意的爱情故事中解脱出来。


属于你的人生,可以为自己而活


父母的爱情故事属于他们,而自己的爱情故事,是由自己书写。明确两者的界限,才能开始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电影《念念》中的育美,生活在父母悲剧式的爱情故事中。父亲性情懦弱却又暴虐,常对母亲施暴。后来母亲带着育美改嫁,却因难产而死。育美从小对父母亲怀有深深的怨恨。

 

长大后的育美带着对父母的怨恨,与男友阿翔相处时,感情一直处于紧绷争执中,当得知自己怀孕后充满了恐惧,害怕男友不接受,担心自己不能做个好妈妈,终日惶恐而不安,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医生。

 

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后,育美在意象中见到了当年弱小的自己,感受到了来自母亲的爱,终于在内心深处与母亲达成和解,走出母亲死亡的阴影,选择了相信爱情,相信自己。最后她顺利生产出一个健康的孩子,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如同育美一样,当明确了自己与父母的界限,将彼此的故事分离之后,自己也将获得更多心灵上的自由。


走出悲伤,要经历的三阶段


面对父母失意的爱情故事,如果自己仍旧有过多的情感卷入,则需要将卷入的情感抽离出来,与父母和解。



电影《回到被爱的每一天》中,艾伶因为母亲去世不到半年,父亲在未征求自己意见的情况下再婚,对父亲产生了怨恨,觉得父亲不爱自己,并怀疑父亲是否真的爱过母亲,带着怨念离开家乡小城,只身北漂。


北漂的过程中,艾伶认识了善良、温和、包容、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的姜和,两个人坠入爱河。相爱的每一天,甜蜜而美好。


姜和对艾伶情感上的呵护、关怀,及循循善诱,让艾伶能够尝试着主动走近父亲,观察父亲日常生活的点滴,与父亲交流,最终深刻地理解了父亲,与父亲得以和解。对艾伶而言,与父亲和解,是属于她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


那些受到父母亲失意爱情故事伤害的孩子,如果仍旧对父母亲亲怀着怨恨的情感,在属于自己的故事里,通常也会带入阴影与恐惧。




对他们而言,要真正走出过往的创伤,通常需要经历“怨恨-和解-新生”三个阶段。

 

1.怨恨


在这个阶段中,作为受害者,自己对父母的一方或双方心怀怨恨。

 

可以说,对父母亲的怨恨是很多人在成长中可能会出现的情感。很多人走不出父母亲的爱情故事的套路,也是因为依旧带着卷入式的情感,停留在这个阶段。

 

其实,怨恨并非完全消极的情感,怨恨的背后,隐藏的是对得不到的爱的渴求。爱有多深,恨有多浓。

 

例如,一个长期目睹了父亲对母亲实施家暴的女孩,从小对父亲恨之入骨,然而长大后却在冥冥中找到一个有家暴倾向的丈夫结婚。透过怨恨的情感,我们能够看到其潜意识里对父爱的渴望,潜意识中依旧带着想改变父亲的想法。

 

假如怨恨是真实存在的,或许我们不需要急着去否认,去逃避,去掩饰。更重要的是能透过怨恨的情感,看到父母亲失意的爱情故事的背后,那个幼小的、带着创伤与对爱的渴望的自己。

 

2.和解


在这个阶段,能够通过与内心深处的父母亲亲得以和解,不再沉溺于对父母亲亲的怨恨之中。

 

和解的前提是表达,深埋的怨恨只有在内心深处被充分得以表达,承认怨恨,并释放出来,才能得以解脱。承认自己是受害者,看到自己的创伤,才能够疗愈自己。


  • 与父母和解,意味着能够站在父母各自的成长框架中看待他们的关系,看到父母曾经也是受害者;


  • 与父母和解,意味着能够明确界限,把父母爱情故事的主导权还给他们;


  • 与父母亲和解,意味着真正放下对他们的怨恨,承认自己渴望他们的爱并从内心深爱着他们。


与父母的和解,并不一定需要在现实层面上来进行的,很多时候通过在内心深处深刻的情感体验与表达即可达成。这也是很多人通过催眠或参加了家庭系统排列后,能够放下自己过去的怨恨和执念的原因。

 

3.新生


在这个阶段,从父母亲的爱情故事中解脱出来,还原自己的视角,书写属于自己的爱情故事。

 

新生,是承认自己对亲密关系的需求,敢于面对和追求亲密关系,张开自己的怀抱,迎接爱情的拥抱。

 

真正的新生,是吐故之后的纳新,不再沉溺于过去的爱恨情仇,不再沉溺于对未来情感的焦虑与恐惧,而是真正地活在当下,跟随内心的真正的声音,开启属于自己的全新的生活。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寻觅一个能够给自己带来足够安全感的伴侣,同样有助于自己走出父母亲情失意的爱情故事。


在爱情中,当对方有足够强大的安全感时,可以包容、滋养、修复自己内心的创伤,让自己更深信爱情,从而放下内心的怨恨,与父母亲和解,与自己和解,进入一段真正亲密的关系中。

 

把父母失意的爱情故事看作一部电影吧,也许电影剧情并没有那么美好,让我们一度潸然泪下。但是当我们理解剧中的主人公时,回归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中,我们依旧能够相信爱情,相信我们能够寻觅到属于自己的亲密爱人,书写属于自己的爱情篇章。

 

愿创伤随着成长修复,怨恨随着岁月化解,幸福贯穿专属你的爱情故事。


作者 | 郑秋强,暖男心理咨询师,一枚有意思的文艺青年。微信公众平台:PSY小强(ID:psyzqq)。


···


小时空修心课,今晚更新


本期主题:戴面具那么累,为什么不能心安理得做自己?


本期内容: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可不可以不要说强势的话,不要说狠话。但是,当需要为自己划定界限的时候,我们必须用行动表示出来。换句话说,你要忍得住一时之气,然后还是去做你喜欢做的事情。


希望大家能够在心里找到那片乐土,能够让你在那里心安理得的做自己。

记得,理直气壮的为自己划清界限,但是不要说狠话。




小时空修心课 · 总第26期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马上订阅“小时空”


小时空修心课

12月13日会有神秘惊喜,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