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开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错刀  ·  宁德时代,吓坏整个车圈 ·  15 小时前  
财联社AI daily  ·  DeepSeek爆火后,美国科技巨头面临灵魂拷问! ·  19 小时前  
财联社AI daily  ·  DeepSeek爆火后,美国科技巨头面临灵魂拷问! ·  19 小时前  
厦门网  ·  DeepSeek官方声明 ·  昨天  
厦门网  ·  DeepSeek官方声明 ·  昨天  
安徽交通广播  ·  南京地铁10号线故障仍在抢修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开复

李开复:做我的女儿,不必乖

李开复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8-08-09 17:30

正文





在我年少时,父母对我的管教既开明又严格。30岁时,当我自己也成为了一名父亲,我承袭了父母对我的管教观,敢于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做决定。我的大女儿李德宁擅于文学诗歌,小女儿李德亭自信活泼、善于创作。对于女儿们的教养, 我并不是以教出“乖巧”的孩子为目标,而认为“积极”是教养中最重要的事 。我常对她们说: “做我的女儿,不必乖,但要积极。”







只是听话不是优点




我不认为孩子只是乖、听话就是好事 。教养子女有许多需要重视的原则,但如果我只能挑选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我会说是培养孩子的积极性 。有了积极性,其他的特质如理智、快乐、自信等等,就可以自然而然随之掌握。


今天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那些消极被动,只是听话,或害怕处罚的孩子,他们进入社会往往会觉得非常地迷茫,不知所措,会习惯性地需要别人告诉他们怎么做; 但当一个孩子有自己的主见,无论是读书,还是找工作、找兴趣,都会知道该怎么办。




讲理比听话更重要




许多父母希望孩子乖,乖就是听话,听话就是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相反地,我希望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做最乖的小孩,绝非是我培养小孩的目标。 但如果乖是善解人意、懂礼貌,这些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作一个孩子的优点, 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我要她们做讲理的孩子 。这两者的区别就是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盲从,而不见得懂道理; 而讲理的孩子会在你有理时听话,那才是我们想要的!

虽然我相信启发式教育,但是我也相信孩子需要管教,需要规矩。我理解的“规矩”有四个特征:

一、定规矩的时候应该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而不是让孩子盲目地服从规矩;


二、孩子应该在不违背规矩的情况下有完全的自由;


三、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讲好的惩罚;


四、规矩越少才越能起到启发的作用。



如果你不告诉孩子原因,孩子不会因为你说的一件事是对的或是错的,就在心里深深记住。 设立规矩却又不讲为什么,一方面,小孩子无法学习自律;另一方面,孩子会把父母定位为独裁者,认为父母不会通融。 如果你定了一个他无法接受的规矩,他要么就认为你不好,要么就会叛逆性地想去做什么。


如果规矩定得太死板,孩子违背了,就要来处罚,孩子听话就会变成一个他律性的,而非自律性的。 他律性的规矩恰恰就会让孩子变得消极被动,只有自律性的规矩才可能让孩子变得积极主动




孩子越大规矩越少




我觉得孩子越小的时候,可能越需要这些所谓的规矩, 但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要学着信任孩子 。当然违反了规矩是要惩罚的,但规矩应该越少越好,尤其孩子越大,规矩要越少。


我们家到底有多少规矩?其实我想不出来太多,可能不会超过三四件事。比如她们出门的话,我们会一起定一个时间,希望她们能够在那之前回来;在计算机和网络上不能与陌生人聊天;要讲礼貌,尤其见到长辈要站起来;还要负责任,自己的房间自己要收拾干净,吃完饭要把碗拿到厨房。这些可能是我们会去要求的。


很严重的像是喝酒、吸毒、打人,我觉得不用立规矩了,这是非常清楚不可以做的。她们也懂得这是不可以做的,所以我们不用去重复。另外,我们也不会因为她们违反了规矩,就马上处罚她们,偶尔忘一次就处罚也太严厉了。但是前提是要讲跟孩子讲清楚这些规矩, 违背规矩之后先提醒她们,多次提醒无效之后才会考虑处罚。




气愤之下先叫停发怒处罚伤害大




和谐亲子关系还有一个 互相体谅 的问题。比如说,孩子最近脾气不好,有时会对家长大喊大叫,家长是否会去考虑是不是因为青春期荷尔蒙的作用? 一定不要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


如果孩子做了什么不对的事,家长又在气头上,讲道理是讲不通的,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你打他一顿,骂他一顿,大概也没有什么用处。 还不如叫停,等双方气消之后再来讲道理。


我有时也会脾气不好,也在两个女儿小的时候打过一次孩子,但事后很后悔。并不是说她们没有做错,不该得到惩罚,而是觉得这样对她们的成长有负面影响。 身体的疼痛是可以很快复愈的,但如果伤了她的心,她会想,“父母是不是不爱我了?”或者亲子关系会变得有隔阂,让孩子觉得无助。


其实孩子学父母并不是只听规矩,她们会看你怎么做,而不是听你怎么说。 如果每次孩子做了不好的事你都跟她们大叫甚至说出不好听的话,孩子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原来生气的时候就应该这么说话。慢慢地她们就会耳濡目染,学会这些坏习惯。 所以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




97%的时间在做孩子的朋友




其实, 我最多3%的时间在考虑纪律与处罚,97%的时间是去理解孩子 ,了解孩子,做她们的朋友,鼓励她们,帮助她们。 如果父母把管教当作主要手段,那是注定要失败的。


我的大女儿喜欢写小说与诗歌,我会帮她去修改、出版,并与她一起分析哪一篇写得好。小女儿比较顽皮,喜欢拍一些好笑的照片,我就会跟她一起录一些好笑的事情,拍一些好玩的短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