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光明日报
思想品格 人文情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梅特涅的信徒  ·  困龙翻身与刘秀脱困 ·  昨天  
生物探索  ·  Nature Medicine | ... ·  2 天前  
生物学霸  ·  北京高校,拟整体搬迁,将腾退 5 个校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光明日报

建设家乡,比别人更多一份责任

光明日报  · 公众号  ·  · 2025-01-27 08:37

正文

编者按

真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本报刊出的 《扎根西部,新时代学子这样选择!——甘肃高校毕业生西部创业的故事与启示》 (点击阅读原文) (点击阅读短评) 这块“巨石”,荡起的“巨浪”经久不息地冲击着无数学子的心房。


读者来信、来电一波又一波涌向本报编辑部,或真诚倾诉对扎根西部学子的敬仰、或深情讲述自己对西部的向往、或发自肺腑地表达拟投身西部的干云豪气……

我们从中选取部分予以刊登,期待这份责任担当在更多的人心中激荡、激荡、再激荡;期待这份家国情怀通过你我传递、传递、再传递;期待“投身广袤西部,铸就无悔人生”成为全社会的风尚!
【连续报道】


光明日报编辑部:


最近一个多月来,我生活里多了一个很大的乐趣:读贵报 《扎根西部,新时代学子这样选择!》 系列报道。作为一个甘肃学子,一个在东部求学7年最终选择回到西部的青年,我在你们的报道里找到了太多共鸣、感动和信心。


曾经,我为自己未来究竟去向何方而迷茫。对于家乡,我有着深深的眷恋。然而,正像报道里描述的那样,身边亲友都觉得“去北上广、去东南沿海才算出息,守着家乡这‘土窝窝’有啥前途”。这样的话听多了,内心难免有些纠结。


这种纠结,一直延续到我在浙江大学历史学院读研究生毕业前夕。


2023年底,在学院举办的一场座谈会上,我诉说了内心的纠结。学院党委书记卢军霞老师的一席话点醒了我:“文元,如果你都不愿意回到生你养你的土地,那外地学子还愿意去吗?我们的大西北,谁去爱护、谁去建设?”于是,我下定决心,回到兰州参加面试,成为甘肃省委组织部的一名选调生。


从清丽柔美的西子湖畔回到奇骏巍峨的崆峒山下,我感触最深的,是家乡早已今非昔比。无论是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还是闲适悠然的人文环境,抑或不拘一格吸纳人才、不遗余力支持人才的创业环境,都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这里是我们年轻人干事创业的一片热土!


踏上工作岗位不久,我便迎来了一次挑战:2024年8月中旬,我们单位联系的平凉市崇信县新窑镇西刘村突遭特大暴雨,部分村民财产受到损失。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党员突击队,扑到一线去,多方奔走联系物资、走访慰问受灾群众。当我们冒着暴雨把援助物资送到乡亲们手中时,当党旗在救灾一线高高飘扬时,我的心里油然生出一种使命感、责任感。


春节后,我就要去参加渴望已久的驻村工作了!我相信,农村基层是我们年轻干部锤炼本领、提升自我的广阔舞台。只要沉下心、扎下根,一定能用脚下的泥土,换来服务群众的真本领。


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必将在我们的接续奋斗中变为现实。时间也将证明,建功西部将是新时代学子无愧人生的选择!


甘肃省委组织部2024年选调生、浙江大学历史学院2024届硕士毕业生 闫文元



读者来信邮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来信↓


投身西部,我做好了准备!





光明日报编辑部:


《扎根西部,新时代学子这样选择!》 ,贵报的这篇报道太“燃”了!文中那些青年扎根西部、服务基层的奋斗故事,让我坚定了为西部贡献青春与智慧的信念。


报道中提到,很多高校都以各种方式涵育学子的家国情怀。的确如此!我的母校也为学生们创造了很多了解西部、奉献西部的机会,其中最令我受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和“大国边疆”育人工程。从2021年起,我先后深度参与了这两个项目,前往中西部地区6省49区县进行访谈调研。


调研中,我收获了太多太多难忘的记忆。


……


点击阅读全文

这股劲儿,源自对西部的热爱!





光明日报编辑部:

我是一名新疆特高压电网的运维人员,长期坚守在电网运维一线。作为光明日报的忠实读者,我一向很留意贵报对青年人拼搏奉献、建功立业的报道。特别是这段时间贵报持续推出的关于鼓励青年扎根西部就业创业的系列报道,让我内心满是共鸣与振奋!


通过报道,我“认识”了一位位在西部热土上追逐梦想的青年:董宏亮、柴秀云、白涛涛……他们平凡而动人的奋斗历程,让我不禁想起自己和同事们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


点击阅读全文

在西部,我找到了人生的支点





光明日报编辑部:

前不久,在几位同学的推荐下,我读了贵报报道 《扎根西部,新时代学子这样选择!》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追着看系列报道……

我从小在家乡河北长大,很早就树立了一个志向:去最能发挥自我价值的地方,做利国利民的事业。

2020年从天津大学硕士毕业时,我便首选去西部就业,然而阴差阳错间没能如愿。不承想,就在2020年下半年,我就职的公司派人去产业援疆,惊喜之下,我立即站了出来。此后,作为项目一线负责人,我在新疆于田待了近一年时间。

……


点击阅读全文

更多来信,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西部最艰苦的地方,我的青春在绽放》( 点击阅读原文

《忘不了在西部的那些岁月……》( 点击阅读原文

《期待大境界的学子续写新疆传奇》( 点击阅读原文

《主动报名到新疆的学生越来越多》( 点击阅读原文

《来西部,书写你自己的芳华!》( 点击阅读原文

《为投身西部的年轻人点赞!》( 点击阅读原文

《回乡创业,我真是回对了!》( 点击阅读原文

《奉献西部的情怀,我们会传承下去》( 点击阅读原文

《到西部去!我盼着出发的日子》( 点击阅读原文

《做西部教育的“接棒人”,攒劲得很!》( 点击阅读原文

《能在西部挥洒青春,这辈子值了!》( 点击阅读原文

《我为奔赴西部的“队友”骄傲!》( 点击阅读原文

《这种光,正是新时代学子应当追寻的!》( 点击阅读原文

《这漫天星辉,会照亮孩子们未来的路!》( 点击阅读原文

《西部,因我们这些“种子”而绿树成荫》( 点击阅读原文

《扎根西部,此生无悔!》( 点击阅读原文
《西部,有成就自我的无限可能!》(
点击阅读原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