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无态度 不设计
本原创视频著作权属于
建E室内设计网
不得删改、盗用
▼
李想
唯想国际创始人/董事长/创意总监
▼
“人有肌肉记忆,也有心理创伤记忆。
我很害怕如果不成功会给自己带来心理创伤记忆,
所以我告诉自己,我必须要做好。”
因为天生是一个自信的女孩,
所以李想在打算创业的时候就对自己很肯定。
可是身边更多的声音在说:
“你不可能成功的,成为一个成熟的建筑师,
至少要40岁。”
她不相信,
为什么事情总要在大众认知合理的状态下进行?
“如果我去做,一定能做好。”
“最美书店——钟书阁”
是李想创业初期接触的项目,
也是她第一次接触的室内设计项目。
接到这个项目作为一个专业建筑师来讲,
当时她的内心是很排斥的。
但也许因为天生对某件事情的认真度和责任心,
最后真的交接成功后,
还是尽了自己最大可能去完成它。
从建筑专业的逻辑思维来看,
做建筑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室内设计上。
设计“钟书阁”是李想的一次大转折,
她成功地学会了“跨行”,
并且竟然很享受室内设计的过程。
因为这样的工作不仅能够发散她的思维,
并且可以快速表达出来。
▼
建筑出身的人,
不仅是工作狂人,
还极其的刻板?理性?
当问及到李想在紧张的工作节奏中
会如何给自己解压的时,
她提到了在公司和家里养的猫,
每当看到这些小家伙,
心底会一下子柔软起来,
任何焦虑的事情都能放下来。
“如果上海房价不贵,我真的愿意有一个院子,
里面养很多动物。”
(笑)
对于家里的小动物而言,
李想一定是一个可以寄托的主人。
而对于自己公司的员工而言,
李想坦言自己一定不是一个好老板。
但她不会去用奖励或惩罚的方式,
去把“公司游戏规则”规定地那么清楚。
对于骨子里感性的她,
只愿意尽可能地去善待一起成长的伙伴。
▼
对设计、对员工、对动物,
李想用了90%的心,
而对于自己的生活,
她大笑:“一切从简。”
在我们想来,
作为设计师,
那么自己的家一定是极美的。
可李想的家,
从开始装修她就没有参与过。
唯一的要求是:施工快速!
“全部刷成大白墙,
不要吊顶、全部工程灯......”
现在住进去一年多了,
因为更多的时间会花在办公室里,
客厅竟还只有一个书柜、一架钢琴、一张按摩椅。
“无法招待自己的朋友到家里,
因为没有地方坐,只能坐地上。”(大笑)
其实从英国留学开始,
李想对自己生活要求便是“极简”。
画图桌上只放需要的东西,
学校组织游学,
也经常会被她旷掉,
她宁愿看会书、看场电影或者和朋友聊会天。
工作了之后还是会愿意多走出去看一些东西,
因为确实需要学习得更多,
来支撑自己在设计上的高追求。
▼
对于现在的她,
很多客户已经会给予绝对的鼓励和信任。
而这些来自各方的期盼,
给她越来越大的压力,
但她也很乐意,并且享受着这些挑战。
扎哈·哈迪德是李想最喜欢的建筑师,
那股子在工作上的执拗劲儿,
还真的是很像。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
李想
一直独自打拼,
并且坚持了很多年了。
“我觉得自己没有理由说我不做设计了,
我想把它当成终身的、一辈子的事情去做。”
— E
ND
—